APP下载

景洪市低热坝区菜稻轮作技术

2021-07-10陶学英李春艳杨春道

云南农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瓜菜大田尿素

陶学英,李春艳,杨春道

(景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景洪 666101)

水稻是景洪市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2009年前保持在1.33万hm2以上,占粮食播种面积的70%,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2009年以来,随着热带水果等高效经济作物的扩展,全市水稻种植面积不断缩减,占比大幅下降,至2019年种植面积只有2.67万 hm2,占粮食播种面积的14.67%,年总产稻谷1.6万t,远远不能满足当地常住人口的口粮之需。随着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粮食生产安全受到威胁,发展新的粮食高效种植模式,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总产,已经成为粮食生产的大趋势,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景洪市近年种植冬早瓜菜近6666.7 hm2,在瓜菜收获结束后的4月底至9月中下旬,60%的冬早瓜菜种植田出现休闲或种植玉米等其它作物。探索菜稻高效轮作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提高瓜菜和粮食单产、增加总产,对保障粮食安全,发展农业经济,稳定边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景洪低热坝区是个天然大温室,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冬早瓜菜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新路子。在政府和农业部门的推动下,21世纪初以来冬早瓜菜种植得到长足发展。

冬早瓜菜的播种节令主要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中下旬,12月底开始收获,翌年3月下旬至4月底收获结束。以辣椒栽培为例介绍冬早瓜菜后种植水稻模式。

1 辣椒栽培

1.1 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适应性广,抗病性好,适宜保护地栽培,生长势强,产量高,供应季节长,适销对路,耐储运的中早熟辣椒种植品种,如二金条、湘研15号等品种。

1.2 早播培育壮苗

在9月中下旬,水稻进入成熟期抢时早播育苗。亩大田用种量为100 g。种子用0.1%硫酸铜浸种5 min,捞出冲洗催芽后播入备好的营养钵内,每钵2~3粒,播后盖一层细营养土。采用小拱棚加遮阳网育苗,雨天盖膜,晴天雨后揭除覆盖物,注意控制温湿度,控苗徒长;辣椒苗2片真叶时及早定苗,每钵留1株壮苗,定苗后浇一次稀薄人畜肥。选用阿维菌素和代森锰锌喷淋,防治蚂蚁、蚜虫、白粉虱、立枯病、猝倒病等苗期病虫害。

1.3 整田,施基肥,理墒

水稻收割后及时排干积水,深翻晒垡,用拖拉机犁耙精细整田。耙田时亩撒施腐熟农家肥3000 kg、土杂肥2500 kg;按30 cm间距理墒,亩用复合肥50 kg +熟饼肥150 kg +尿素20 kg +钙镁磷肥50 kg+硼肥1 kg混合均匀条状撒施,墒面宽100 cm,墒沟宽30 cm的标准用拖拉机犁翻理墒,墒面平整土细无杂物,中央拉一条滴灌带,覆盖深色地膜控草,压实四周封膜闷墒2~3 d。

1.4 移 栽

当苗龄达30 d及时移栽。在墒面按大行距60 cm,小行距40 cm,穴距28 cm的规格双行错穴定植,亩栽4000株。一般晴天下午16:00后或阴天、雨前移栽为好。移栽时用绿亨1号3000倍液浇定根水,防治根腐病和枯萎病等。

1.5 大田管理

定植后5~6 d施1次肥,亩追施人畜肥1000 kg或尿素5 kg,移栽后15 d进入开花坐果期,亩施尿素10 kg加饼肥50 kg或复合肥30 kg,每采果1次用微滴灌方法亩追施尿素10 kg +水溶性复合肥30 kg一次,并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液肥,开花坐果期土壤要保持湿爽润潮;花果期染根腐病和枯萎病时,用绿亨1号3000倍液灌根;染炭疽病和疫病用绿亨2号600~800倍液叶面喷施;染病毒病用病毒A或病毒K 600倍液灌根或喷施;茶黄螨、烟青虫、蚜虫等为害用辛硫磷100倍液防治。

1.6 采 收

青椒在谢花后20 d即可采收。采收要根据收购要求而定,当果实达到收购标准时及时分批采收。

2 菜后水稻栽培

菜后实行机耕、机耙、机插、机防、机收全程机械化生产。

2.1 选用良种

选用优质高产抗性好的品种如滇屯502、宜香1979、花优7021、野香优2998等。

2.2 培育机插秧苗

秧苗素质好坏是机插秧成败的关键因素,好的秧苗必须具有较好的整齐度和均匀度,根系盘结,形成毯状秧块。

2.2.1 秧床盘土准备

选择邻近大田、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地面平整的地块做秧床,每亩大田需6 m2秧苗。就近取杂草少、土壤疏松、肥沃、偏酸性的蔬菜种植田表土,经过筛后,按每个秧盘用细土2.5~3 kg +20 g复合肥充分混拌均匀,配制营养土堆闷备用。

2.2.2 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浸种灵、使百克等浸种进行种子消毒,预防种传病害。种子催芽至破胸,凉干播种。

2.2.3 适时播种

在4月中下旬瓜菜收获接近尾声时进行育秧。采用“富尔代”自走式秧田育秧播种机育秧,一次性完成装盘土、播种、覆土、扫平、摆放秧盘等一整套育秧流程。播种量每盘杂交稻90 g、常规稻130 g,每亩大田需22盘秧。播后平铺遮阳网,防暴雨冲刷,秧苗立针时揭去。

2.2.4 秧床管理

播种当天灌透水,自然吸干,播种至移栽前盘土保持湿润即可。秧苗2叶1心期每个秧盘用尿素3 g对水均匀浇施,浇肥后用清水喷淋洗苗。移栽前5 d用75%三环唑、15%吡虫啉等药剂喷雾防病虫,带药移栽。机插秧苗采用中小苗带土移栽,一般叶龄在3.5~3.8、秧龄20 d、苗高15~18 cm即可移栽。

2.3 大田栽培管理

2.3.1 机耕整田

蔬菜收获后清净地膜、滴灌带、立架。瓜菜秸秆用机械打烂还田,耕耙平整田块,达到田平泥化,泥浆沉实1~2 d后机插,保障能浅插并减少飘秧。

2.3.2 合理密植

移栽规格30 cm×12 cm,亩栽1.8万丛,每丛栽3~4苗,亩基本苗5万~7万苗。机插要栽浅、栽匀、栽稳,力争达到深浅一致,达到缺秧少、飘秧少、伤秧少,每丛苗数均匀。缺秧较多的田块,在栽后2~3 d进行人工补栽。

2.3.3 科学管水

全生育期进行干湿交替、以湿为主的灌溉。机插秧苗较小,栽后至活棵的水分管理尤为重要。坚持薄水移栽,稳苗后及时灌水护苗,水层保持在苗高1/2,忌长时间深灌,以免造成根系、秧心缺氧死苗,分蘖期间歇露田湿润灌溉;孕穗至抽穗期浅水灌溉;灌浆结实期干干湿湿灌溉;收割前10 d断水吸干。当茎蘖苗数达到有效穗数的85%即亩茎蘖数达16.6万(10株/丛)时撒水晒田至稻株叶色变黄、翻白根,抑制无效分蘖发生。

2.3.4 合理调控肥料

瓜菜田未被利用完的剩余肥料量较多,且翻埋的瓜菜秸秆腐烂后可提供部分水稻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不施或少施基底肥,亩施钙镁磷肥20 kg +硅肥20 kg即可。栽后5~7 d亩施尿素5~7 kg,促进分蘖早生快发;拔节期看苗酌情亩施尿素5~10 kg+硫酸钾5 kg作穗肥,主茎剑叶长出1/2时亩叶面喷施50%硫酸钾肥5 kg作粒肥。

2.3.5 除草

机插稳苗后,亩选用5%丁草胺颗粒剂50 g+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 g或53%苄嘧˙苯噻酰可湿性粉剂30 g,或50%苄·丁·异丙隆可湿性粉剂40 g拌肥或拌土10 kg撒施,能有效控制稗草、千金子、莎草、牛毛毡等主要杂草的为害,且对机插秧苗安全。亦可在插秧10 d后亩投放10日龄肉蛋兼用型麻鸭15只进行除草,并能起到除虫、除螺、中耕及施肥等作用。水稻抽穗期将鸭收回笼养。

2.4 勤查病虫早防控

景洪市水稻主要病虫害为“三病三虫”,即稻瘟病、纹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和稻秆潜蝇、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绿色综合防控的原则。在病虫为害初期选用高效低毒药剂采用无人机全田飞防。稻田用药时将鸭收回。

2.4.1 稻瘟病

在分蘖盛期、始穗期选用三环唑、稻瘟灵、咪鲜胺、丙环唑、春雷霉素等喷雾防控叶瘟、穗颈瘟,兼治稻曲病。

2.4.2 稻纹枯病

在孕穗至始穗期选用爱苗、井冈霉素、稻瘟康等喷到稻株中下部防控。

2.4.3 稻细菌性条斑病

在孕穗期和抽穗期这两个发病高峰期,一旦发现发病中心及时开展防治。选用叶枯唑、绿乳铜、噻枯唑、宁南霉素等药剂。可兼治白叶枯病。

2.4.4 稻秆潜蝇

在移栽前4~5 d和移栽后20~30 d用毒死蜱喷雾防治。

2.4.5 稻纵卷叶螟

在1龄虫期(田间叶片开始出现缩尖时)及时选用氟虫氰、毒死蜱、阿维菌素、Bt复配剂等喷雾防控,施药时间以早、晚为好。

2.4.6 稻飞虱

在低龄若虫发生高峰期、分蘖期选用吡氟嗪酮、吡虫啉、噻嗪酮等喷雾防治。

2.4.7 福寿螺

对机插秧为害重,插秧后至晒田前是福寿螺为害的主要时期。可采用人工捡螺摘卵、养鸭除螺;药剂防治选用四聚乙醛、三苯基乙酸锡、氯硝柳胺等药剂诱杀或毒杀。

2.5 适时机收

稻谷适宜的收获时期为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此时谷粒变黄、稻穗上部1/3的枝梗干枯、穗基部变黄、籽粒发白变硬。做到“九黄十收”,可有效地将产品最大限度地收取,过早或过晚收获将影响稻谷产量和稻米品质。

水稻收割后及时排干积水,深翻晒垡,做好冬早瓜菜种植备耕。

昆明市玉米/蔬菜轮作

猜你喜欢

瓜菜大田尿素
国际尿素市场交投清淡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大田百余名留守儿童有了“爱心家长”
一瓶水的微笑
“大田后生仔”歌唱家乡
菜农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SODm尿素和普通尿素肥效对比试验
瓜菜种植大户温来宏
吴庄驴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