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发展瓶颈、转设机遇与转型路线
2021-07-09李海冬
[摘 要] 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独立学院纷纷谋求“独立”。转设后的独立学院更长远的谋划在于自身的转型升级。首先,对制约独立学院发展的制度性瓶颈与破解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其次,结合广东独立学院转设发展现状,根据SWOT法分析了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同时提出广东独立学院的转型升级策略:把握机遇、找准定位、强化内涵、错位发展、办出特色,并明确了广东独立学院的发展路径:积极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树立独立学院转型发展典范。
[关键词] 独立学院;发展瓶颈;转型机遇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广东省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策略的SWOT-AHP实证研究”(2018GXJK258);2020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独立学院转设高校教师发展路径与能力评价研究”(2020GXJK487)
[作者简介] 李海冬(1980—),男,江西景德镇人,硕士,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人事处讲师,主要从事高教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0-0037-04 [收稿日期] 2021-03-04
一、引言
1998年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和1999年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兴办,开辟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之先河——独立学院[1]。随着几十年的发展,独立学院纷纷迁址办学,谋求独立,以“普通本科高校”面目示人欲望强烈[2]。独立学院发展到目前状态,继续前行需要甩掉诸多羁绊,更长远的谋划在于转型升级。转型策略选择、学校目标定位等均涉及独立学院的命运,其中存在诸多理论问题需要进行深层次探讨。由于独立学院分布非常广泛,各个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又极不平衡,独立学院在不同地域运作、管理模式上差异性巨大。本文取样限定在改革开放桥头堡的广东省(作者所在地),将对广东省独立学院的转型发展提供路线图。
二、独立学院的发展瓶颈与突破
(一)制度性瓶颈:独立学院发展中的硬伤
独立学院发展遇到瓶颈,主因在于办学主体不明朗。主要办学形式如下:有些是母体全部操盘,形式为“校中校”;有些刚开始因为教育部26号令,只是形式性地引进少量民间资本,办学主体是母体操盘;有些完全由民营资本投资人运作,母体仅仅收取管理费;有些是民间资本投入,教学以及管理全部交由母体。
无论以哪种举办模式、谁在主导,独立学院快速发展过程中隐藏的弊端逐步暴露。其一,独立性缺失。独立学院不独立是既定事实,与母体高校、投资方、政府之间产权归属不清晰,利益纠葛错综复杂,纷争常见诸媒体。其二,发展定位模糊。由于脱胎于母体办学,举办专业、教学管理大多沿袭原有公办高校,错位发展,纸上谈兵。其三,投入不足。绝大多数独立学院投资方从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出发,盲目扩大规模,忽视教育质量,对学校规范运作及内部硬件投入不足,从而引发学生满意度降低和办学声誉下降。其四,师资队伍不稳定。独立学院顶层设计“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导致管理层常常蓄意迎合资方低成本决策意图,无法保障日常教学正常运行和专业师资队伍稳定,在教育主管部门对本科教学专业合格评估中,屡屡使用“造假、忽悠”动作,几成常态。
以上四项顽疾是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中遇到的制度性瓶颈,成为独立学院进一步前行的绊脚石。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此类学校才能健康成长。独立学院后续的前行与发展,命之所系已然落脚于“转设”。
(二)转设:独立学院的新机遇
为何要转设?学者孙豫峰、郝晓璐和王晋丽对此做过充分研究,个中原因应归于解决如下几个法规问题:“法人地位未落实、产权归属不清晰、体制机制不顺畅、经费管理不规范、内部治理不健全。”[3]2009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渡期方案的通知》,转设指导性文件出台。通知规定,“独立学院可以转设为民办院校,合并或并入公办院校、民办院校或终止办学”,并规定过渡期为5年。但是,转设工作并不顺利,时至2019年,全国265所独立学院中仅有70余所成功转设.转设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办学条件难以满足本科院校的教学要求。为了加快独立学院的转设步伐,2020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再次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教发厅〔2020〕2号),其中第一款就是:支持将独立学院转设纳入省级高校设置规划,优先受理转设申报,不受数量限制、不设受理时限,成熟一所、受理一所,依法依规加快办理进度[4]。
作为新兴办学模式,经过20多年的摸索,独立学院继续前行遇到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想要突破发展瓶颈,经多方智慧凝聚,达成“转设”共识——独立学院必须“独立”。唯“转设”,这类学校才能在高等院校多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下得以存续,才能脱胎换骨,有长足发展。独立学院转设机会百年一遇,学校发展到了十字路口,如何找准自身战略定位,突出内涵与特色,快速适应新变化,都是独立学院面临的新问题,事关每个独立学院的生存、壮大与发展。
(三)转型:历史的必然
伴随转设,更加关键的是独立学院的转型发展,这是一个硬核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三点:其一,高等院校转型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综观世界高校发展历史,转型发展一直是主角,历经了从初期的教学型为主到教学科研并重,再到目前(始于20世纪80年代)渐行渐近的“创业型”大学。其二,转型是独立学院提升办学水平的第一步。转设仅是组织架构变迁,转型意味着内涵式提升,事关高水平发展,事關“你”能否优秀、出类拔萃,个中轻重一目了然。其三,高校转型发展是国家战略。目前逆全球化逐渐抬头,高校转型升级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独立学院这个先天有缺陷的群体更要砥砺前行。2019年2月,国家直至2035年的教育提升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由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其中针对高等教育提出持续推动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的要求。随着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的变迁,中国高校特别是独立学院转型升级已然迫在眉睫,不得不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