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1-07-09蒋颖芬

教育界·中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微课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蒋颖芬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微课凭借着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受到了许多教师的青睐,被广泛应用在教学当中。在小学阶段,教师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课堂的辅助教学、课后复习以及课外阅读的延伸,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本文就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微课作为新兴的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教学中,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便利。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加强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等方面的培养,更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微课可以把课本上枯燥的文字内容转化为生动的小视频,教师将一堂课的内容浓缩进一个几分钟的视频中,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进行多样化、个性化以及趣味化的制作,让课堂学习更具有活力和趣味。教师还可以提前发送微课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内容,给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微课具有短小精悍、内容丰富以及生动形象等特点,能够充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一、利用微课进行有效预习,打下坚实基础

课前预习是教学的基础,有效的课前预习能够大大提高课堂学习质量和效率,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学生通过微课进行课前预习,在正式上课前先对课文的大概内容与结构段落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并将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到课堂上师生一起解决,使课堂学习更具有针对性,更高效。且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学生已经对课文有一定的了解,能有利于教师对课文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从而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课文中的生字词、重点字词放进微课,并做好拼音标注,让学生在课前先跟着微课纠正自己的读音。在微课中将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注释等以文字辅以图片的形式播放,能有效激起学生认字的积极性,还与学生的形象认知思维方式相符[1],从而加深学生对字词的理解。

例如教师在教授《柳树醒了》这篇课文之前,先制作一个微课,将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字词如“雷、醒、软、枝”等进行注音和讲解。每一个字词都搭配一张生动的图片,如雷可以搭配打雷的图片,醒可以搭配树枝萌芽的图片,软可以搭配一个柔软事物的图片,枝可以搭配花枝丫的图片,让学生能够将字词与实物相联系,理解字词的含义。在学生朗诵完生字词后,教师要求学生跟读、跟写,引导学生掌握生字词的字音、字形以及含义,为课堂学习打好基础。预习完生字词后,教师再将课文的故事情节、描述的景象等在学生能够理解的范围内简要地做成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在正式上课前先对课文中的柳树、春天、生长等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制作微课时,还可以对课文的作者以及创作背景进行简要描述,就像在讲故事一样,让学生大概了解课文的整体情感,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教师根据《柳树醒了》这篇课文的具体情况,将生字词、故事情节以及创作背景这三部分的内容制作成一个5-8分钟的视频,让学生在上课前能够利用教师提前制作好的微课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为正式的课堂教学奠定稳固的基础,拥有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利用微课辅助阅读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微课对课文进行导入和讲解,声色兼具的微课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难懂的知识点细化,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加强学生对课文重难点的理解。教师利用各种教辅资料制作微课,再利用微课讲解课文的重难点,加强学生对课文的掌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以《日月潭》一课为例,教师根据课文的各种资料以及学生的需求制作一个简短的微课,通过动画的形式将日月潭的景色图片以及课文中的生字词、描写手法等内容浓缩进视频中,利用视频导入新课,让学生们可以通过视频观赏到祖国的风光,尤其是日月潭优美的景观,在学习课文中关于日月潭景色的描写时,能够具有画面感,引发学生兴趣。随后教师提出符合课文内容的问题,如,“日月潭是什么样子的?”“日月潭这个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呢?”“日月潭美在哪里?”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答案。这样的导入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有一定了解。导入过后,教师再利用微课讲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将日月潭的由来以及课文中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搭配上符合其意境的图片,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让学生能更轻松地掌握文章的重难点,提高课堂质量。

特别是在讲解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较为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时,教师利用微课辅助阅读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长城》中对于长城的描写有许多成语和生词,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在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的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微课进行导入,学生可以在微课中一览长城的风光,感受鬼斧神工的建筑所带来的震撼。教师在微课的最后提出问题:“看到长城的第一感受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加强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在進行重难点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长城》中所涉及的各类修辞手法与景物描写通过视频讲解的方式让学生观看学习,教师在旁边进行补充,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利用微课进行课后复习,做好查漏补缺

课后复习能够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印象,还能查漏补缺,完善学生对知识的多方面掌握,巩固基础知识。低年龄段的学生相对来说忘性较大,所以,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要更注重课后复习的环节,利用微课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率。微课可以反复回放,实时暂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微课的播放速度,也可反复观看,查漏补缺,巩固知识。教师将微课发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自主复习后,仍需要实时跟进学生的复习情况,及时地解决学生在复习中遇到的困难。

例如在复习《父亲的菜园》一课时,教师先根据课文的重难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以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来将一些重点的、学生写错频率高的生字词纳入微课中,并将课文的故事情节、修辞手法以及中心思想等内容压缩到微课里。《父亲的菜园》这篇课文的重难点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对人物语言以及动作的描写手法,教师可以将文中描写父亲语言动作以及精神品质的语句段落单独截取出来,在微课中逐句进行分析,深入讲解并归纳总结出各描写手法的特点。如果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没能掌握文中的描写手法,可以在课后利用微课进行反复学习,直至掌握为止。学生在利用微课进行课后复习时如果遇到难题或产生困惑,除向教师提问外,还可以通过社交软件,例如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与其他同学在线交流[2],进行思维碰撞,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复习的能力。学生根据教师制作的微课进行课后复习,配合课后作业来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

四、利用微课延伸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在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课外阅读也是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教师在利用微课教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并重,不断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例如在学习《小英雄雨来》这一课时,教师需要考虑到故事背景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对文中所描写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形象等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让学生了解特定年代下的时代特点,再结合真实的历史背景与历史故事让学生真正理解这篇课文。课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将一些与《小英雄雨来》的年代背景或故事情节相似的课文,如《狼牙山五壮士》《黄继光》《刘胡兰》等文章收集起来,创建一个微课资源库的链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丰富知识

储备。

在学习《父亲、树林和鸟》这一课时,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树林的美和小鸟的可爱,同时,父亲对小鸟的喜爱也让学生有所触动。教师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通过互联网查找一些关于“人与自然”主题的文章,如《珍珠鸟》《藏羚羊的跪拜》《自然之道》《飞吧,海鸥》等,将它们收集起来发送给学生,利用微课对这些文章进行简要讲解,让学生对自然主题的感悟更深刻。教师还可以寻找一些相关的名著,如《鲁宾逊漂流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海底两万里》《老人与海》等,利用微课对名著内容进行简要概述,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拓宽语文视野,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教师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课堂辅助教学、课后复习以及拓展课外知识,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课是新兴的教学手段,教师将其应用在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运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班英秋.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4):500.

[2]何思敏.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少男少女,2018,02(12):40-41.

猜你喜欢

微课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