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着名家学写作之首尾呼应

2021-07-09王晨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首尾呼应升华梵高

王晨

首尾呼应是文章的结构手法之一,也叫首尾照应、首尾圆和,旨在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完整。于内容而言,可以使文章主题更加突出,主旨更加明确,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

记叙文、抒情散文等多用首尾呼应的结构方式来布局谋篇。如下面这篇文章——

【左读名家经典】

星 夜

他把好几幅画在地上摊开。小店原本就挤,三张画铺在地上,我们就不能转身,一转身就要踩到画布上了。这一幅,我指着梵高的《星夜》。他说,一百块。我说,六十块。他做出夸张的痛苦表情,指着地上的《星夜》说,你看看你看看,画得多么好,画得多么像,就是颜料钱也不只六十块呀,小姐。我说,那好,我们再逛逛。他一把拉住,说,算了算了,就六十块吧。

我走出小店,踏入画家村的街。一整条街都卖画,颜色缤纷,琳琅满目,气氛像成衣市集,只是挂得满坑满谷的不是衣服,是画。据说是一个奇人在这深圳的边缘荒村专门模仿梵高的画,画得多,画得像,以致国际媒体都纷纷来采访这中国深圳的梵高。没几年,荒村已经变成画家一条街。梵高的画,人人能画,从这里批发到香港的小摊上,和开叉的旗袍、绣着五彩金龙的衬衫、缎料的面纸盒等等中国风味礼品混在一起,卖给观光客。

回到家,我把《星夜》摊开,仔细端详。从色彩和结构来说,仿得还真像,该有的笔触,显然一笔都不少。我是否能被这幅《星夜》感动呢?

爱上《星夜》,是有过程的。住在大海旁每天看日落月出,就发现有一颗星总是在黄昏时分早早出场,那样大,那样亮,那样低,使我疑惑它是不是渔船顶上的一盏警示灯?是不是一架飞机停在空中探测气候的动向?是不是隐藏在山头里只有云破时才看得见的一盏隐士读书的火?那颗星,低到你觉得海面上的船桅一不小心就会勾到它。

有一天黄昏,一个天文学家在我的阳台上,我们一同看那轮绯霞绚烂的夕阳在星的陪同下,从云到山到海,冉冉层层拾级而下。他说:海面上看金星好亮。

我大吃一惊,啊,原来它就是金星,维纳斯。无知的人,朝朝暮暮看着它,却不知它的身份。今天知道了,跟它的关系可就不一样了。

我赶忙上网去看梵高的《星夜》,因为我记得,他画的是金星。

梵高在法国南部的精神疗养院里,写信给他的兄弟:今天早上,天还没亮,我在窗口看了很久,窗外什么都没有,唯有一颗金星,好大的一颗星。他说,夜,比白天还要活,还要热烈。

如果我失眠,披衣起身,走进沁凉的夜里;如果我凑巧走过一个大门深锁的精神病院,那么我一仰脸就会看见在黑沉沉的大楼上有一扇开着的窗,窗口坐着一个孤独的人,正在注视着大地的荒芜和人间的荒凉,只有夜空里的星,有火。他说,看星,总使我神驰。

我问自己:我们摊开地图,指着其上一个小黑点,然后就可以搭乘火车到那个点去,为什么我们到不了那颗星呢?我们难道不可以搭乘死亡到星星那一站?

37岁的梵高真的买了一张死亡的单程票,说走就走了,行囊里只有煎熬的痛苦和无可释放的热情。《星夜》,在我看来,其实是一幅地图,梵高灵魂出走的地图,画出了他神驰的旅行路线:从教堂的尖塔到天空里一颗很大、很亮、很低的星,这颗星,又活又热烈,而且很低,低到你觉得教堂的尖塔一不小心就会勾到它。

我会被深圳画家村的《星夜》感动吗?换一个问法:如果科学家能把一滴眼泪里所有的成分都复制了,包括水、盐、气味、温度。那他所复制的,请问能不能被称做一滴眼泪呢?

(作者龙应台,选自《野火集》,有删改)

读有所思

深圳画家村仿作的《星夜》,勾起了作者对梵高原作《星夜》的感动,激起了作者的强烈共鸣与审美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梵高生命体悟的认同。

行文中,作者两次设疑,先是“我是否能被这幅《星夜》感动呢”?到了倒数第二段,作者又说“我会被深圳画家村的《星夜》感动吗?”反复设问,体现了作者思考的深化。前一次思考,怀疑自己能否被赝品打动,同时留下悬念;后一次思考,在结尾含蓄地给出答案:作品可以复制,但感情不可复制,感动不可复制。

结构上,前后呼应,使文章首尾勾连,行文连贯紧凑,令人回味。

思有所悟

运用首尾呼应法写作,同学们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首段设悬,结尾呼应

首段设置疑问,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结尾照应开头,升华主旨。如,《紫藤萝瀑布》的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接下来写“我”停下脚步的原因,以及所见所感所悟;结尾“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不仅照应了开头,还起到了升华主旨的作用。

2.回复呼应

这样的文章一般首段点题,作者的情感就蕴含在文题中,文章大多也会围绕作者的情感展开,结尾时再次点题,升华主旨。如《白杨礼赞》的开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照应题目,作者的情感也蕴含其中;结尾“……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直接抒情,再次表明作者的态度,升华主旨。

3.因果关系的首尾呼应

因果关系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首尾呼应的用法,常常是在文章开头交代事情的起因,结尾交代事情的结果,前因后果,一目了然,使文章读来条理清晰。

4.問答式首尾呼应

即首段提出问题,于结尾解答。如张亚凌《好老师的模样》一文,首段独句成段提出问题——“怎样才算好老师”,尾段“深深鞠躬,轻轻说话,随时看护,以身示范,应该就是好老师的模样吧。每每想起李叔同的音乐课,我就脸颊发烫,愈加小心。”结尾不仅仅是对首段的回答,更是巧妙地以情感变化来深化主题,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右写典范作文】

翻过那座山

◎展京兰

八百米的跑道,犹如一座巍峨的大山,矗立在我的面前。

在别人眼里,体育考试是一门提前告知了题目的试卷。可对我来说,却比登天还难。

这一切,都源于我的体重。我是一个胖子,因此跑步一直是我的弱项。像往常一样,又到了八百米测试的日子。天阴沉沉的,太阳也将脸庞藏在云朵之后。我看着面前的跑道,一阵眩晕。

老师一声令下,只见班里的男生犹如一支支离弦的箭,冲向前方。跑道上,他们一个个奋力直追;跑道外,一群女生正大声地喊着加油。而我,坐在草坪上,抠着草坪里的橡胶颗粒,心里怦怦直跳。前几次的测评,我没有一次成绩达标,每次都是半途而废。很快,男生的测试结束了。有人如凯旋的战士,兴高采烈;有人如战败的公鸡,垂头丧气。而我,紧张得心都快要跳出来了。但该面对的还是得面对。站在起跑线上,我的手不由自主地扯着衣角,脚不停地在地上踱来踱去。

天好像更阴沉了,还不到下午五点,却感觉马上要天黑了一样。忽然,老师的哨声响起,前面的同学瞬间冲了出去,我也紧随其后。一开始,我奋力追赶,迎着风,憋着气。虽然凛冽的风如刀子一样刮在脸上,但我并没有太在意。渐渐地,我的体力明显有点跟不上了,转头一看,后面果然没有人了。

我的脚步不由得慢了下来,风似乎也没有那么凛冽了。

这时,我的后背不知被谁轻推了一下。回头一看,原来是体育老师,他正用手推着我的后背。“再努力一把,你已经比前几次好多了,你看,就快到终点了,要是这个时候放弃,你刚刚的努力就白费了。”听着老师的话,看着老师那满是期待的眼神,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调整呼吸!”老师在一旁边跑边喊。

呼气……吸气……呼气……吸气……我不再关注还剩下多少路程,只是努力调整呼吸。

“到了,到了!”同学们的呼喊声在我耳旁響起,一回头,终点早就在我身后了。缓步放松之后,我躺在了草坪上,风吹散了乌云,太阳露出了璀璨的笑脸。

八百米的跑道,犹如一座巍峨的大山,依然矗立在我的面前,但这次,我站在了山顶。

(陕西富平县实验中学)

点评

小作者在开头把八百米的跑道比作一座巍峨的大山,形象生动;接着写了自己在“翻山”之前以及“翻山”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突出了自己对“山”的恐惧;最后写自己在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挑战自我,战胜自我,最终取得了翻“山”的成功。结尾呼应开头,巧妙地写出翻“山”的结果,升华主旨。

猜你喜欢

首尾呼应升华梵高
贪吃蛇升华记
梵高的世界
《星月夜》和梵高
被盗窃的梵高
胡娟:奉献也是自我升华
首尾呼应
神奇的“首尾呼应”
是非“大数据” 喜忧两相倚
教育下一代 升华老一代
关心下一代 升华老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