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工程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1-07-09吴丽丽龙思晨赵卫平朱红光

山西建筑 2021年14期
关键词:导师制本科生导师

吴丽丽 龙思晨 赵卫平 朱红光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1]:“大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在以往的大学教育中,老师与学生有80%以上接触都是在课堂中完成的,更有一些学生除了上课之外就再也没有和老师接触过。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许多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机会十分有限。与此同时,相较于中学来说,大学阶段的课程都有“内容多、难度大”的特点,而土木工程专业相较其他学科实践性更强,除在课堂授予专业知识外,还应在业余时间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2]。因此,更需要学生与老师的密切交流和沟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1 对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内涵的理解

2004年12月,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推行导师制,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3]。高等教育质量主要包括教学质量、科研质量以及社会服务质量。随着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日趋增多,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以授课为主,渐渐开始难以满足我国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4]。学者一致认为, 本科生导师制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有效制度[5],该制度能够以学生为中心,点对点、因材施教,制定适合学生自身兴趣的培养方案。同时,该制度的育人理念在理论政策、培养规划上与党的育人方针有力切合[6]。一方面,导师通过座谈交流等方式,能与学生深入交流,全面了解学生的爱好和特长,有针对性地给予建议和帮助;另一方面,导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科研素养[7]。结构化访谈和大样本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导师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未来规划指导上起到积极作用[8]。

在此背景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后,和自身优势相结合,在本科导师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概念,发展出了一套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本科生导师制是对本科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进行跟踪式的管理和培养。在刚入校时会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分别指派一名导师对学生进行学术指导和实践活动,也在生活、思想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第一年的任务主要是导师和学生培养感情。为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和生活情况,导师定期与团队的学生见面谈话,在给予关心的同时,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第二年主要是进行科研选题实践。导师会从学生的情况、自己的研究课题等方向,为学生量身定制适合他们的培养目标和方案,这样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第三年将会进入大学生创新计划阶段。以具体项目为依托,学生完成科研选题工作后,自主完成项目,导师主要进行指导工作,通过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等手段来训练学生。通过这些关键环节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提高本科阶段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2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模式下的实践

在学习的时间、地点、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导师制可以为师生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在课堂教学外,学生也能储备更多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9]。基于本校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背景,通过近几年在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模式下的实践,提出了以下几点主要做法。

2.1 建立立体式的导师制培养机制

在大学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不够稳定,比成年人来说更为敏感复杂,学生会由青涩走向成熟。再加上大学的环境与中学时代截然不同,不论学习环境还是生活环境都是新的,因此,同学们中间容易出现许多问题,如何帮助他们走过这段时期,建立一个由所有导师制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的微信、QQ群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网络聊天平台既可以创建亦师亦友的关系,缩短了师生的距离,也可以加强不同年级之间的沟通交流,博士生带硕士生,硕士生带本科生,“传帮带”同样顺理成章地移植到学生之间的互动中。对于刚刚入学的新生来说,第一次独自在新的环境中生活与学习,少不了对这所学校、这座城市以及对未来的迷茫,高年级学生能以切身经历告诉低年级同学少走弯路,一些课程学习的要点等,导师在这个过程中则需要给他们引导,让同学们尽早树立起大学的目标和人生的规划。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他们遇到的问题更多的是来自于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这个时候就需要导师更多地靠近他们,用心与他们沟通,时时给予他们鼓励与支持。立体式的导师制模式拉近了同学们之间心与心的距离。

除了通过线上的方式了解学生,在线下多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也是很重要的。定期的导师制会议就是一种很好的见面方式(如图1所示),把各个年级导师制同学召集到一起,大家把各个阶段的问题摆出来集中解决,相较于线上来说,效率更高,效果也更好。其次,就是以活动为载体,与学生进行线下的互动,氛围更加轻松随意一些,比如聚餐、户外郊游等活动,在这样的欢乐的场景中,同学们更愿意分享自己的生活近况与当下所遇到的问题,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近了。

2.2 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

大学不像中学一样所有的重心全部都放在学习上,除了学习课本中的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学会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然而,当代的大学生中流行着一些错误的观念:上了大学就轻松了。正是被这些错误的观念所影响,一些同学上了大学之后,不重视学习,整天沉迷于游戏中,一个学期下来挂了不少科,严重的甚至影响到了毕业。这对于人才的培养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就十分重要。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来说,大部分学生面对的最大问题主要有两个:首先是没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其次就是不能够坚持学习计划。对于第一类问题的学生,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好的学习方法作为参考,比如可以给学生分享一些导师自己在学生时代好的经验,也可以让高年级的同学给低年级的同学讲解一下不同科目的特点,分享一些经验。对于第二类问题的学生,可以多给予一些关注,帮助其激发学习的内动力。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同组的同学与之结成帮对,一起上自习,时常相互督促。在这样的模式下,同学们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并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一些同学还分别获得了各类各级的奖学金。对于实践过程来说,大部分学生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实践时间过短,训练不到位。对于这类问题,导师可以设置具体的实践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活动,增加了实践的机会,学生就可以充分发挥动手能力。

2.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果学生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就具有了一种最重要、最宝贵、层次最高的能力,当代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都离不开创新思维。习近平同志指出:“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因此,导师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本科院校而言,本科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体现方式,而科研成果的发表是科学研究的主要体现方式。众所周知,教学和科研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本科教学过程中不能缺乏科研支撑,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也不能脱离教学[10]。

目前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授课过程中,课堂上学生无法充足地得到自由发挥的空间,这就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无法发展。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鼓励学生们参加学科竞赛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如建筑结构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教学实践过程中,这些竞赛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在这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升创新实践的能力,懂得团队合作的精神,拓展综合素质。学生们无论在竞赛中获奖与否,都可以从中获得许多宝贵的经验。其次,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学术讲座或研究生的学术活动,参加这类学术活动不仅可以让本科的学生提前了解研究生如何开展科研活动,为日后深造奠定基础,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对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鼓励他们通过大创项目加入课题组和研究生一起参与到具体的科研活动中去。而且鼓励同学们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之一。在学术交流活动中,学生可以了解到相关专业领域的一些最新进展,可以帮助学生开拓眼界,拓展思维。

2.4 关心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除了学习之外,在课余时间也要适当的放松,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各种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中去才能保证身心的健康,更好地融入到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一方面,文体活动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魄,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们在大学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艺与活力(见图2);另一方面,大学里有社团、学生会、团组织等学生组织,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这些组织中,能够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大学生不仅能够充分展示和培养自己的特长爱好,丰富大学生活;还释放了学业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得到了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和组织、表达能力的机会,这必将为今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5 不畏困难,勇敢战“疫”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由于疫情,所有教学工作只能在网上进行,导师作为学生们的大家长,这个时期更需要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心骨作用。

首先是学习方面,由于疫情的影响,学生们都无法回到学校学习,只能通过线上开学的方式来进行专业课的学习。所以,高等教育形态也随之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土木工程专业,在疫情影响下教师的授课模式也做了相应调整。通过宽带网络教学、数字课程平台授课取代传统的教室授课,远程答疑解惑取代常规课堂答疑[11]。线上的学习不同于线下,在线上开学老师无法和学生进行面对面地互动,不能很好地掌握学生上课时的具体状态。相较线下学习来说,线上学习需要更高的自主学习能力,直接影响线上学习效果。因此,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需要加强培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12]。由于没有了足够的约束,对于一部分自律能力不够的学生来说,学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作为导师需要时常通过网络、通讯等方式,如微信群、QQ群以及腾讯会议等方式,定期和学生联系,指导学生制定阶段性的学习计划,督促学生提高自律能力,以此来保证线上学习的学习质量。

其次,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疫情压力下,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焦虑、恐慌、紧张、忧伤等各种不良情绪,学生如果出现,导师应该及时疏导。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导师有义务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及时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可通过深呼吸、听音乐、做运动等多种途径来消除不良情绪。同时,导师要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正确看待疫情,养成沉着冷静的良好品质。

与此同时,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也同等重要。经常督促学生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个人和居家的清洁卫生。同时,还要鼓励同学们每天适当地开展室内的锻炼活动。因为保持每天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3 结语

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是贯彻党的育人方针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高校来说,导师制也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木工程专业实施该模式以来,学生发表论文的数量,参加学科竞赛获奖的数量以及升学率与就业率等方面都有了不小的提升。但是,目前该模式仍处于实施和摸索的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继续探索,将本科生的指导与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导师制优势,努力提高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

猜你喜欢

导师制本科生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住院医师对“全程导师制”教学效果评价反馈分析
“导师制”模式在呼吸内科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手外科新人职医师的专科渐进式导师制带教模式探讨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V eraW an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