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沦陷时期抗战宣传画的艺术风格及影响研究

2021-07-09王翼扬霍楷

湖南包装 2021年3期
关键词:宣传画侵略者抗战

王翼扬 霍楷

(东北大学,辽宁 沈阳 110819)

1 东北沦陷时期抗战宣传画的艺术与社会背景

东北沦陷时期,中国民族的文化艺术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在硝烟中觉醒。基于强烈的民族情感,东北沦陷时期的宣传画,呈现出政治叙事性质。在这段长达14年的傀儡政权殖民统治期间,伪满政府不断美化其侵略政策,宣传自己亲满亲日,同心同德,为时局服务的虚伪思想[1]。控制东北地区报刊媒介,建立资源局弘报处——一个所谓的文化统治中枢,用来宣传其伪善的建国施政策略。在整个社会里,到处都充斥弥漫着谎言和压迫,看不到希望,这极大撞击着一些艺术家的精神世界,他们和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在压迫中坚持创作,条件艰苦,处境危险都不足挂齿。用宣传画做武器,用最纯粹的形式抒发真情实感,讽刺批判日本侵略者的虚伪。在“硝烟”中觉醒的宣传画,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民众以正确的引导,凝聚民心,团结民众。“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入侵东三省。无数百姓居无定所,颠沛流离。在这种情况下,众多爱国志士看到东北人民遭遇的痛苦,心中极为痛楚,他们纷纷站起来,用自己的力量来唤醒广大百姓被摧残的意志,激起心中的爱国情感,他们化笔为戈,绘制出大量的宣传画,这些宣传画,真实地反映出百姓的苦难和日军的横暴,讴歌爱国志士的孤胆雄心,画面充满感染力。

2 东北沦陷时期抗战宣传画的分类和特征

2.1 东北沦陷时期抗战宣传画类别分析

东北沦陷时期抗战宣传画大多数为木版宣传画(图1),受到当时艰苦朴素的创作环境影响,物料资源匮乏,没有什么绘画工具可以选择,木板是当时处于特殊时期生活中最常见的载体,木版刻画也恰巧是作为当时宣传画较好的载体。宣传画大多以叙事性为主,在绘画理念上,注重传达出当下生活的颠沛流离,日本侵略者的虚心假意,爱国人士的英勇孤胆。不管是哪种主题,均传达着一种激扬、澎拜的情绪。而木刻版画拥有天生的装饰古朴感和渲染力。木刻版画的创作搭配黑白色系,黑白对比明显,整体体现出绘画者的情绪,使得绘画者的情感转化为视觉感官上的冲击,再加以突出的造型,让观者很容易体验出宣传画中的精神及思想,进而产生共鸣,引发反思。除了木刻版画以外,东北沦陷时期抗战宣传画还有其他呈现形式,例如招贴画、烟画、报纸刊物等形式[2]。烟画是一种小巧、方便携带的宣传画形式。在卷烟画纸中,背面会有简短的文字,用来介绍正面所绘制的内容。报刊画则是以报纸为承载体,在报刊上印刷宣传,以期带有救亡抗日的宣传画可以跟随这种随处可见的载体传播到更多的地方。东北沦陷时期抗战宣传画是一种相比于刀锋剑雨来讲,较为隐晦又十分犀利的抗争、呐喊、自救形式。它像灯塔一样,指引着当下时期人们生活的曙光,唤醒着内心的火热,在生活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图1 张仃木版宣传画《收复失土》

2.2 东北沦陷时期抗战宣传画形象特征

东北沦陷时期抗战宣传画极具时代感、地域性和独有的精神气节。在形象特征方面,塑造了许多主题鲜明的形象。其中包括忠诚赤胆,顽强抗争,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形象;生活艰苦,饱受日本侵略者横暴的普通老百姓;也有许多人性泯灭的兽性形象;以及行尸走肉般的傀儡形象、叛国者形象。各种各样的民间百态,刺痛了众多同胞的内心,激发了人们英勇抗争的火焰。不管是哪种形象,东北沦陷时期的抗战宣传画均表现出坚决抗争的精神。通过了解这些形象,体会宣传画中表现的民众疾苦,充分揭露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也体现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具有顽强意志的民族魂[3]。

东北沦陷时期抗战宣传画展示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全貌。这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直观证据,宣传画以直观奋进的表现形式宣传抗战,引起了国际社会对日本侵华的关注,中国人民的抗战伟业得到了世界上广泛认可与赞扬。中国是世界上最先与法西斯主义对抗的国家,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力量,在亚洲战场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对世界反法

2.3 东北沦陷时期抗战宣传画宣传媒介

东北沦陷时期抗战宣传画主要分为几类,最为常见的是批判题材的宣传画,主要刻画在日本殖民统治的压迫下,爱国画家对日军的批判。这一类宣传画主要以通俗易懂的艺术语言形式和夸张的手法来揭示和批判伪满政府的暴行(图2)。殖民统治题材的宣传画,是东北沦陷时期抗战宣传画的主要部分[4]。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统治下的社会充满伪装性、扭曲性、殖民性。其宣传政策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国策”的宣扬,即所谓的一些日满和善;第二阶段以顺应时局建国为基调。他们深谙报纸、期刊等传播媒介的宣传作用,大力控制东北地区主流媒体,建立资源局弘报处,主要用来宣传自己的伪善思想。因此,大量的以殖民统治为题材的宣传画顺势而生(图3)。战争场景题材的宣传画也是东北沦陷时期抗战宣传画的重要宣传媒介之一。这类宣传画所呈现的一般是东北地区抗战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爱国人士英勇舍身,再将残酷的战争场景绘入其中,将抗战时期的境况酣畅淋漓地描绘出来(图4)。

图2 张仃木版宣传画《兽性》(1938)

图3 李桦《(伪)满洲国赋税》(1936)

图4 张仃《九一八日军侵占沈阳》(1931)

3 东北沦陷时期抗战宣传画风格特点

3.1 政治导向特点

东北沦陷时期抗战宣传画,记录了从抗战开始到抗战结束这一重要的历史阶段。东北沦陷时期抗战宣传画中的政治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顽强抗战,不畏牺牲,用生命和鲜血绘制了峥嵘岁月。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抗战宣传画倾诉家国情怀,描绘抗战形象,激发抗战热情,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情,得到了人民支持。负隅顽抗的日本侵略者不管怎样挣扎,都敌不过万众一心的爱国抗战信念。

3.2 阶级对立特点

西斯战争的贡献不容忽视,抗战宣传画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不容置疑[5]。

3.3 文化融合特点

东北沦陷时期抗战宣传画表现出文化融合的风格特点,主要体现在虽然一些抗战宣传画的创作角度不一样、创作环境也各不相同,但他们在特征上都明显指向了同一个方向,那就是坚持抗日的不屈不挠的顽强决心。在抗战期间,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抗战宣传画,这些作品多以木刻版画为主,壁画、烟卷画、报刊画为辅呈现。在当时还存在一批国民党组织领导的抗战宣传画,在这期间的抗战宣传画中,均表达出了配合共产党抗敌抗战的意向。另外,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美国推行援助中国的政策,对于中国抗日持支持态度,在美国支持中国抗战的宣传画中,呈现的是为正在受难的百姓的悲愤同情。不同种类的宣传作品表现出文化融合的风格特征,体现出团结一致抗战的合力。这是东北沦陷时期美术史上重要的篇章。

3.4 艺术多元特点

东北沦陷时期抗战宣传画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抗战宣传画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运用比喻拟人、诙谐幽默以及讽刺的手法表现日本侵略者的丑陋憎恶面貌,告诫人们正视战争残暴,不要被“东亚共荣”“宣扬国策”等所迷惑。宣传画画面视觉冲击力强烈,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在抗战宣传载体上,多以木板雕刻版画、壁画、墙画等为载体进行抗战宣传。

4 东北沦陷时期抗战宣传画影响

4.1 政治影响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侵略者侵占东北地区长达14年之久,东北沦陷时期抗战宣传海报见证了日本殖民统治,彰显了时代特点和历史属性。抗战时期刻画了许多具有政治叙事意义的内涵宣传画和具有爱国情怀的宣传画作品。这些抗战宣传画中,表现了抗战到底的民族气节,强烈的内心情感诉求,塑造了坚韧不拔的政治力量,鼓舞了人心,振奋了国人与国土共存亡的决心,给抗战战士以及黎民百姓带来了精神动力,更加坚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2 文化影响

东北沦陷时期,日军肆意渗透我国文化,对人民进行洗脑宣传。企图腐化、奴化国人民族意识,磨灭思想。在这种背景下,抗战宣传画的出现,犹如星星之火,给饱受摧残的中国人带来了希望,在后期产生“可以燎原”的强烈感召力。抗战宣传画刻画的众多抗战故事都蕴含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这些抗战宣传画充分展示出日本侵略者对国人的无情摧残,是极为重要的历史资料[6]。当代人们仍然十分有必要研读抗战宣传画的内涵,体味东北沦陷时期人们同仇敌忾的感受,了解这段历史,挖掘其深刻含义,有助于人们对于爱国主义教育更深刻的了解,并以史为鉴,为中华民族崛起贡献更多的力量。

4.3 社会影响

在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侵略者通过严格控制具有普遍传播性的宣传媒介,宣传扭曲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企图从根本上摧垮国人的意志。当时整个社会都处在一种压抑、虚假的氛围中。抗战宣传画的出现揭露了社会真实面貌,美术工作者从民众当下真实处境出发,旨在解放社会群体意识,激发抗战热情。在这场反侵略战争中,宣传画所引导的正确的社会导向能够更好地宣传抗战精神,让人们意识到要奋起自救,决不可坐以待毙,任人蹂躏尊严。这个时期的宣传画,不仅具有艺术传播宣传的性质,而且它产生的巨大的社会责任超越了艺术性,其所呼吁的民族责任感、归属感使得抗战宣传画的意义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升华。

4.4 历史影响

东北沦陷时期抗战宣传画具有历史性。每一幅抗战宣传画都极具感召力,都在诉说着日本侵略者的无耻残暴和讴歌东三省民众的抗战精神。东北沦陷时期抗战宣传画以现实的艺术创作,启迪了各阶层民众的反抗意识,树立起民族救亡大旗,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用自己独有的艺术形式推动了抗战胜利的步伐。抗战宣传画生动形象地记录了抗战时期的革命形象、社会情绪。它的宣传意义远远超出了地域的局限性,抗战宣传画用无声胜有声的形式,歌颂英雄,反映现实,保卫国家,它所传达出的爱国情结以及民族气概感染影响着全国人民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影响。

4.5 宣传效果

宣传画的传播性质非常强,东北沦陷时期抗战宣传画宣传多与当时的实际处境紧密结合,紧贴现实生活,画面朴实,通俗易懂,又不乏震撼力和共情力。这些宣传画一方面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强权殖民的罪行,另一方面也激起了民众的抗战热情、唤醒民族意识,更加坚定了抗战必胜的决心。随着抗战宣传画的影响范围和宣传效果不断扩大,吸引了更多的民众加入到抗战队伍中去,宣传画在潜移默化中为民众的心里种下了坚持抗战、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信念火苗。抗战宣传画凝聚了万众的心,为人民提供了真实的现实全貌,为中国人民历尽艰辛困苦,最终取得全面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5 结语

综上所述,东北沦陷时期抗战宣传画是在民族陷入危机,国难当头,顺势发展出来的一种极具叙事性质和实用主义的宣传表现形式。其多以形图并茂的视觉语言展现东北沦陷时期社会的真实全貌,同时也大量讴歌了中国艰苦奋斗的抗战精神。宣传画是抗战时期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对中国全面抗战的推进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研究东北沦陷时期抗战宣传画对于坚定民族信仰,凝聚爱国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文化教育的宝贵财富。

猜你喜欢

宣传画侵略者抗战
2022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画(一)
Nanjing Confucius Temple
My Trip
2021年中国医师节宣传画
图文共舞·诠释梦想——浅议校园手绘创意宣传画的探索与实践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不弯腰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