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后感=读×感

2021-07-08张燕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三味书屋百草园读后感

张燕

文题速递

就你读过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津

1.区分什么是“读”,什么是“感”。

读了名著后,触动你的可能是某个意味深长的语句、某段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也可能是某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某种特别的装帧设计。“读”在读后感中的形式主要有:(1)准确引用原文句段;(2)概述书籍内容、要点;(3)生动描绘书中打动你的画面、场景。

“感”是阅读后的浮想联翩,是对所读内容的思考提炼,是作者、书中人物与读者情感的激荡交汇。呈现在读后感中,不仅是名著触发的“感点”,还包括围绕“感点”进行的形象生动的譬喻、鞭辟入里的论述等。

2.厘清“读”和“感”的关系。

(1)“读”在先,“感”在后;“读”是源,“感”是流。如果把读后感比作一个花炮,“读”是引线,“感”是引线被点燃后爆开四散的思绪火花。

(2)“读”是由头,“感”是重点。表现在读后感中,“感”的篇幅应多于“读”。这不难理解,你买个花炮,肯定不是为了欣赏引线,而是想看到绚烂的烟花。

(3)读后感不是“读+感”,而是“读×感”。在读后感中,“读”和“感”不能截然分开,而是水乳交融。“读”的引用、概述、描绘,都是为了引出“感点”,为之铺垫。与“感点”无关的内容,一概不写或点到为止。写“感”时,要围绕主要“感点”,并时时回扣、呼应前面“读”的内容。

3.读后感有可借鉴的行文思路,最常见的结构框架是“引—议—联—结”。

“引”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引述名著原文。“议”是对所“引”材料的分析,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挖掘材料的深意,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主要的感受或观点。“联”是紧扣感点,联系个人生活经验、阅读经验和社会现实,由此及彼,拓展发散,让感悟更有深度。“结”是总结全文,可呼应所“读”,可提出号召,可强调感点,可升华主题。

读后感,切记不要“踩雷”:1.“读”的内容过多,“读”“感”比例不协调;2.“感”点多而杂,结果没有一个点讲“透”;3.“读”与“感”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联,“读”的部分不能自然地引发“感”,或“感”与前面的“读”脱节;4.谈“感”思路打不开,就事论事,浮在表面,显得肤浅。

习作展示一

不要过早离开“百草园”

——读《朝花夕拾》有感

◎李家悦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每每读到此,我都内心澎湃。多么优美有趣的文字,多么让人神往的地方,多么自由自在的生活呀!

这段文字出自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被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在百草园度过了欢乐的童年。在那里,他和大自然做伴,与花草虫鱼嬉戏。

而在这篇散文的另一处,鲁迅这样描写:“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文字透着些伤感。我隐约感觉作者在写三味书屋时愉悦的心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苦闷不堪的牢骚。显然,他并不喜欢这里——“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虽然先生是“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岂止他这样呢?多少孩子被迫早早离开了人生的“百草园”!当今社会,人们习惯用冷冰冰的分数来评判一个孩子的好坏高低。于是,奥数班、英语班、作文班、兴趣班……孩子们的课余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邻居的女儿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小小年纪,成绩优异,获得了很多荣誉,被整个小区的家长夸赞。但谁又真正关心她的感受呢?深夜的台灯下,她眉头紧锁,总是呆呆地望着窗外,她不快乐,她疲惫极了。

揠苗助长真的好吗?放眼周围,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甚至到大学,家长陪读的现象愈演愈烈。孩子全力以赴地学习和应试,日常事务难以自理,衣服不会洗,被子不会叠,甚至连洗头都成问题,一切全由父母统揽。他们步入社会后,谁来照顾他们呢?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活,家长不应该剥夺孩子快乐玩耍的权利。童年只有一次,童年快乐的人,内心便充满阳光;若是童年被以爱之名禁锢在“三味书屋”中,他心灵的阴霾也许一辈子都驱之不散。

人生本是注定要告别“百草园”,前往“三味书屋”的。但我希望,不要让天真的孩子过早地离开“百草园”。请珍爱我们这些孩子,珍惜快乐的童年吧!

(浙江杭州市翠苑中学文华校区,指导老师:麦子)

点评

小作者从《朝花夕拾》中选取最打动自己的一篇文章,引用文中描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文字,两相对比,品读出背后不一样的情感;再由书本到现实,感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被迫早早离开“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童年。围绕这一点,小作者再举事例,论述这一社会现狀的实质在于一味逐“分”、揠苗助长,紧接着剖析其危害,结尾发出呼吁,呼应题目和开头。

习作展示二

平凡中的不平凡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杜金杭

手捧《平凡的世界》,着实惊讶: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包装竟如此朴素。普通的胶装书,白色封皮上仅有一张画,语句朴实无华近乎平淡,与我想象的高深相去甚远……

粗略翻下来,再次印证了我的感觉:小说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以1975年到1985年的中国社会为背景,以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俩的人生经历为主线,串起了多个小故事。

直到我花两倍的时间品读第二遍,才慢慢领会到,最朴实的文字中往往蕴含着最深奥的人生哲理:穷的,富的,甜的,苦的……无论对个人来说再怎么不一般,对世界来说,都是如此微不足道。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努力在世界上留下一点什么。

小说中的孙少安便是这样,在平凡的世界努力创造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孙少安小时候成绩很好,但无奈家里实在太穷,他只能放弃读书。但他依然拥有超乎同龄人的魄力,以及干大事的志气。他18岁就当上了生产队长,凭借自己的能力,让村民心服口服;之后又办起砖厂,自己富起来后不忘村里其他人,自掏腰包改建小学,成为村里的带头致富人。但致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东拼西凑开办砖厂;日子稍有起色后,决定扩大砖窑规模,却不慎请了个冒牌的烧砖师傅,一切又回到起点;可他没有放弃,大胆重办砖场,终于有一丝转机……

生活中,平凡却不甘平凡的人也有很多。“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张俊成,通过成人高考考上北京大学法律系(专科),毕业后成为一所中等职校的校长;“燃灯校长”张桂梅的人生原本是平凡的,可是因为与大山深处的教育结了缘,因为一辈子不忘初心的矢志坚守,因为圆了一千多名贫困女生的大学梦,她的人生变得无比精彩,她让更多人看见了光明;武汉快递小哥汪勇,从独自出门接送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上下班,到组建志愿车队接送医护人员,再到给医护人员送餐食、送物资、修手机、买拖鞋等,他经历了不平凡的2020年……

对于浩渺时空而言,我们不过如尘埃飞扬,或像水滴入海,最多只留下片刻波澜,就难寻踪影。对于个体生命而言,短暂的人生,通过创造与拼搏,在宇宙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就不枉此生。

特别喜欢一句歌词:“我可以改变世界,改变自己,改变隔膜,改变小气,要一直努力努力,永不放弃,才可以改变世界……”我们生活在一个富足的年代,不会像《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那样承受太多的磨难,穷尽一生也难以创造时代传奇。然而,在平凡的世界,平凡如你我,一点一点改变自己,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就?

(浙江杭州市妙语天然专修学校)

点评

一本看起来不起眼、初读也不觉得精彩的书,却让小作者品出了不一样的人生哲理。小作者紧扣“平凡中的不平凡”概述孙少安与命运抗争的经历,然后联系现实,拓展开来:或列举如孙少安一样在平凡的世界里不平凡地活着的人与事,或以形象的比喻论述要留下痕迹不枉此生,或引用歌曲表明心志。最后回扣书本,点出这本书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三味书屋百草园读后感
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游百草园
如何写读后感
三味书屋之“三味”
多元训练 实现读写转化——以部编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仿句为例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读后感”等十七则
寻找百草园
《大闹天宫》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