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笔下的文字有“声”有色

2021-07-08傅望华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通感小石比喻

傅望华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开头描写道:“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作者未见小石潭之景,先闻其声,以身上佩戴的珮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来比喻听到的潭水声,写出了水声的清脆悦耳、清亮诱人,让人对小石潭的美景充满期待。

张潮《幽梦影》中如此描述听“声”之乐趣:“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

确实如此,人是在有声世界中生活的,一生一世都离不开“声音”。可是,“声音”无形无影,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从这个角度来说,“声音”的描写比其他事物的描写似乎要难些。那么,我们在写作时如何将“声音”描绘出来,让自己笔下的文字有声有色呢?

1.描述——引发联想,激发想象。采用描述的手法引导读者凭借生活经验去展开联想与想象,从而感悟到其描写的声音。这是描写声音常用的手法之一。王蒙《在声音的世界里》将风格迥异的戏曲唱声描述得精彩至极:“河南坠子的调门与唱法则富有一种幽默感,听坠子就好像听一位热心的、大嗓门的、率真本色中流露着娇憨的小大姐的白话。戏曲中最让我动情的是河北梆子,苍凉高亢,嘶喊哭号,大吵大闹,如醉如痴。”具体细腻的描述充分调动了人们的想象,于是,荧屏上、舞台上、生活中听到过的“河南坠子”与“河北梆子”迥然不同的唱声便会在你的耳际萦绕。

2.摹拟——惟妙惟肖,如闻其声。巧用“拟声词”来描写“声音”是运用最广泛的方法。何立伟《白色鸟》中用“咯咯咯咯”摹拟两个少年纯真的笑声,用“嘶嘶嘶嘶”摹拟蝉鸣声,用“嗡嗡嘤嘤”摹拟蜂鸣声,用“咚”摹拟石头落水的声音;江口涣《鹤群翔空》中用“哦——哦——哦”摹拟鹤群翔空时发出的啼声,用“飕”摹拟苍鹰疾速冲进鹤群时发出的响声;沈石溪《斑羚飞渡》中用“咩——咩”摹擬斑羚羊的吼叫声……

3.比喻——生动具体,亲切可感。恰到好处地运用喻体与本体之间的相似点来描绘“声音”,让人从形象生动的“比喻”中品味到作者笔下所写的“声音”。王蒙《在声音的世界里》运用了一组“博喻”:“肖邦的钢琴协奏曲如春潮,如月华,如鲜花灿烂,如水银泻地。”钢琴协奏曲中乐声的轻重快慢、急缓高低通过“春潮”“月华”“鲜花灿烂”“水银泻地”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你从中去感悟,从而思之得之。如此写“声”的确妙不可言。

4.通感——赋声以形,历历可见。用“通感”描绘“声音”,化无形为有形,让人可见、可触、可感、可品。刘鹗《明湖居听书》运用“通感”描绘王小玉演唱的美妙歌声:“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这里先把“听觉”的歌声用“味觉”吃人参果来描绘其歌声的悦耳动听,再用“触觉”浑身畅快来表现歌声之美妙令人心旷神怡,接着又用“视觉”钢丝抛入天际描绘音调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5.烘托——侧面绘声,如临其境。侧面描写“声音”有如“回音壁”,把所描写的“声音”映射出来,让读者从其“回音”里品味到其声。这种间接写声的烘托艺术效果往往是直接描写难以替代的。《明湖居听书》中王小玉演唱完时,用了“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的描写,从侧面写出了歌声的美妙绝伦。又写台下听众的议论:“……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及至听了小玉先生说书,才知古人措辞之妙。每次听她说书之后,总有好几天耳朵里无非都是她的书……”听众的感受烘托了小玉之歌声是何等美妙,何等悦耳,何等动听!

猜你喜欢

通感小石比喻
动物喻人的惯用语
买椟dú还珠
说通感
通感修辞很美妙
挡住他
例谈“通感”修辞手法
小石印象
捡到一座城堡
比喻
接了电话再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