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东北地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三重维度
2021-07-08祝伟
推动文化空间生产是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其主要包括文化的产业空间、物质空间及社会空间三种空间生产维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作为“十四五”时期的重要战略规划部署。文旅融合发展不仅是新时代推动中国文化空间生产的现实载体和平台手段,同时其本身也是一种新型的文化空间生产模式。2021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扎实推进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渝东北文旅深度融合是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实抓手及战略支撑。通过文化空间生产可以为审视渝东北地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视角和有效的路径选择。
一、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文化的产业空间生产
文化空间生产的基础是文化产业的空间生产,是文化产业的社会生产、再生产及扩大再生产所带来的人类精神及社会心理空间的不断拓展。近代工业革命打破了文化传承发展的精英化传统,使得文化通过大规模工业生产模式走入世俗化发展道路。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质是对人类精神生活的世俗化、资本化及商业化,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具有巨大的想象力及可塑空间,借助市场运行机制将文化要素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并不断投入生产过程,这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经济空间。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于文化发展的资本逻辑弊端进行过较为深刻的批判反思。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并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道路是一条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存在根本区别的文化产业发展新路。
重庆渝东北地区文旅融合发展,首先需要从文化的产业空间生产出发,推动文旅产业本身的高质量发展。要将市场“看不见的手”与政府“看得见的手”紧密配合,特别需要通过强化市场力量实现“以文化旅、以旅载文、文旅共生共进”,以不断开拓文旅产业的发展空间,让文化和旅游都能实现价值增值。同时,还需要科学划定渝东北地区文旅开发的底线,既要大力发展区域文化生产力,又要充分考虑文化要素资源的产业承载力及开发红线,使文化的产业空间生产更加具有可持续性。
(一)优化文旅产业空间布局
要加强重庆渝东北地区文化旅游业供给侧改革,持续打造大三峡旅游品牌,以三峡库区长江黄金水道线为文旅产业空间布局中轴线,系统整合同时差异化配置渝东北各区县文旅要素资源,增强文旅产业综合竞争优势。要着眼区域合作,加强渝东北与川东北地区合作并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文旅经济圈,进一步深化两地毗邻区县在文化旅游产业领域的对接交流及互利合作,探索建设渝东北—川东北文化旅游大环线;共同搭建文旅产业合作平台,以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统筹规划布局,逐步形成密切联系的跨区域文旅产业分工体系及产业价值链;建立健全跨区域文旅融合发展利益连接机制及管理服务机制,实现两地在户籍管理、医保社保及工商管理等诸多领域的常态化对接,为区域间文旅合作营造良好的行政服务环境。要强化渝东北与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及主城都市区的联系,将渝东北地区建设成为出渝出川的重要交通枢纽,为重庆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提供有力的战略通道支撑,实现“一区两群”文旅资源要素优势互补,提升主城都市区对“两群”地区文旅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
(二)创新文旅产业发展业态
科学发展以忠文化、鬼城孝善文化及巴渝巫文化等为代表的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大力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及三峡库区移民文化;深入挖掘扮靓新时代长江绿色生态文化,推动渝东北地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厚植文旅融合发展的区域特色文化之根。大力发展三峡库区民俗文化游、绿色生态文化游、革命文化教育体验游、乡村农耕文化游及山区森林康养游等旅游业态。要探索运用5G通信、VR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发展数字人文旅游,建设智慧型旅游景区,实现线上线下文化旅游资源及服务融合。要积极构建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山林河湖休闲度假区、文化文创产业园、绿色低碳循环工业园、田园综合体及家庭农场群融合发展的文旅发展共同体。要因地制宜开发与渝东北重要景区景点相匹配且具有巴渝文化特色的高质量山水实景演出剧目。
二、提升文旅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现文化的物质空间生产
文化的空间生产又是一种文化要素向其他产业渗透而不断进行的物质空间生产。文化产业有自身的发展空间、运行规律,与此同时,文化也会不断向社会物质生活领域渗透,使得社会物质生产在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自然需求的同时,还具有了承载社会关系的社会属性。文化使得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具有了不一样的精神文化气质和社会价值。文化的物质空间生产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其他产业的物质空间生产,这体现了文化的社会物质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在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成要素及其载体符号嵌入社会物质再生产全过程。
推动重庆渝东北地区文旅融合发展需要重点解决文化的物质空间生产问题,也就是如何延伸延长文旅产业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总体而言,需要着力强化“文旅+”思维,充分发挥渝东北地域特色文化要素资源的比较优势,并将其渗透到其他毗邻产业的发展中。要以文旅农商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构建完善渝东北地区绿色生态产业发展体系,以文旅产业链现代化不断拓展区域文化的物质生产空间,不断增强相关产业发展的文化底蕴并以此建构本区域的核心竞争优势。
(一)坚持“工旅商”产业立柱,健全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
要坚持强化“旅游+”思维,以旅游产业带动其他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工旅商”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在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建设绿色循环工业园区,大力引进绿色环保企业,以环境承载力为基本约束条件,做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接工作,加强污染治理配套设施及配套产业建设,发展循环经济以提升本地区绿色发展能力;加快发展数字经济,逐步淘汰升级传统高污染、高耗能产业,提高智能智造水平。注重点面结合,依托三峡库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布局发展区域性商业中心、县域分中心及镇域商业服务点,构建覆盖广泛、严密有序的商业服务网络体系;强化“电商+”思維,积极鼓励引导电商健康发展,为商业持续繁荣增添新动能。
(二)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理顺畅通渝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通道,不断拓展文化旅游消费空间。要建设“产城商旅文”融合发展的特色城镇群,构建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龙头、以县域主城为示范聚集区、以特色小城镇为重要节点、以乡村田园综合体为基本板块的三峡库区城镇群体系。要加快发展库区特色效益农业,注重农旅融合,实现农业产业生态化及生态农业产业化,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及生态值。要以全域旅游开发为重点,建立完善更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乡村特色产业体系;要不断优化配置城乡各种经济要素资源,健全城乡利益联结共享机制,构建城乡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及价值共同体,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为三峡库区城镇群建设创造广阔的文化经济空间,为城乡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提供坚实的产业保障。
(三)提升科创能力水平,夯实文旅产业的科技支撑
渝东北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整体较弱,无法有效支撑新时代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要夯实科创基础,充分发挥万州在渝东北地区科技创新领域的资源集聚优势,大力扶持高等教育发展,健全完善具有库区特色的优势学科体系,优化配置科创资源,努力将万州建设成为渝东北“产学研”融合发展的科技创新示范中心;其他各区县要整合科创力量建设“产研综合体”,紧密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依托产业园区建设,力争在某一具体领域取得成效。要强化科创协作,建立完善主城都市区和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之间的科创协作机制,畅通“产学研”科创协作渠道,搭建科创协作示范平台,实现两地科创人员、项目、资金及管理服务等的紧密对接,弥补渝东北科创短板痛点,提升科创效能水平。
三、增强文旅产业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实现文化的社会空间生产
文化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符号,在具有强大的物质生产力的同时,也具有不断彰显并扩展人与人社会联系空间的精神生产力。这种精神生产力不仅体现在通过文艺创作演出及人类情感的商业化等方式展现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社会物质生活空间,更重要的还在于这种精神生产力可以不断创造出人与人之间的公共精神生活空间。人们的公共精神生活空间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作为自然性,其反映了人类社会物质生产系统立足广泛且精细分工基础上的生产社会化趋势,社会化大生产带来了人类社会公共物质生活空间的扩展;作为社会性,其反映了人类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所带来的公共精神文化空间的不断延伸。这必然要求推动文化的社会空间生产,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渝东北文旅融合发展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并兼顾经济效益,也就是要实现文化的产业空间生产、物质空间生产及社会空间生产的有机统一。这就需要文旅融合发展在实现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商业价值增值的同时,更加需要注重其社会价值增值,也就是要通过文旅共同有序开发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能力建设,确保能够高质量地生产供给社会公共文化产品,使文旅融合发展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全方位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一)注重特色文化传承保护,增进文旅发展社会效益
在渝东北文旅开发过程中要避免破坏原有的文化生态体系及伦理价值基础,必须将地域民俗文化的社会价值传承置于商业价值开发之前。要正确处理好旅游景区景点开发与文化价值保护的关系,任何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不能损害其固有的文物风貌及价值。各区县党委政府要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机制,将各种民俗文化资源及文物书籍等文化载体纳入保护目录进行科学规范的传承保护,同时要加强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发现及培养工作。要以各级文化馆、博物馆、高校及文化研究会为载体平台,建立完善民俗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共研、共享及共护”机制,让广大群众能够全过程感受到文旅融合发展带来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二)加强城乡公共文化建设,夯实城镇化的文化根基
要将地域民俗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中,在街区道路、城市小区建筑、广场公园及风景区等规划建设上处处彰显渝东北的民俗文化特色。要加强文体健身、图书馆、博物馆及科普基地等基础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做到城市社区及乡村院坝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加强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能力建设,建立完善符合基层实际的社会治理体系,构建文明型、法治型、技术型及服务型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以基层社会治理助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以便更好满足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三)科学引导文化文艺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要坚持大众化与分众化相统一的方针,充分发挥各级文联、作协及曲艺协会等协会组织的作用,支持鼓励本地文化文艺人士紧密结合各区县文化特色,高质量地进行地方剧目、小说诗歌等文化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为繁荣地方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创造必要条件。支持鼓励引导民间文艺团体发展,规范民间文化文艺演出活动。科学管理广场舞及传统武术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既充分发挥其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积极作用,同时又通过一定的管理引导,避免其参与者由于不合理占有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发生扰民行为而与其他居民产生矛盾纠纷,以防范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产生,从而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基金项目:2016年度重庆社科规划青年项目“重庆渝东北地区‘产城商旅文融合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6QNSH19)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鲁品越.从经济空间到文化空间的生产:兼论“文化—科技—经济”统一体的发展[J].哲学动态,2013(1):24-27.
[2]张巍,胡鞍钢,叶子鹏.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力:新中国70年总结与展望[J].财经问题研究,2021(1):3-13.
[3]祝伟.“产城商旅文”融合发展的内涵要求及实现路径[J].重庆行政,2020(5):89-91.
作 者: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马克思主義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责任编辑:粟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