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实地 重实效 善创新 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品牌打造
2021-07-08张炜
张炜
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相继对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做出重要部署,要求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要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带领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努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近年来,重庆市沙坪坝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全国“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以及全市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十项行动安排,认真领会精髓实质,积极推动探索創新,着力打造“和顺茶馆”“特钢能人坊”等特色品牌,总结形成品牌打造“选、抓、找、推、用”五步工作法,带动基层掀起创建热潮,丰富完善了具有“能人善治·和顺沙磁”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选准主题,提升效能有生气
基层社会治理品牌打造不是为了树品牌而立品牌,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变换思维、创新方法,破解“思路碎”“投入散”“亮点弱”“形象薄”等问题,树立典型,形成“头雁效应”,带动效仿,从而提升效能。一个成熟稳定的特色品牌必须具有主题清晰且可持续、可复制的特性。因此,坚持问题导向,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重点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要清晰理念明方向。品牌打造要紧紧以部门和镇街为第一主体,引导他们思考什么是基层社会治理?怎样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深刻把握如何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下的社会治理主体共同参与,深刻把握如何从自上而下的单向管理转向多方良性互动,深刻把握如何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深刻把握如何把基层社会治理深深嵌入群众日常生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情办好。二是要找准问题选主题。全面盘点基层情况和具体状况,统筹考虑辖区群众需求、重点群体、上级要求,盘点内外、上下、左右、线上线下资源,从表象探询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规律性问题,找准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沙坪坝区自2018年底开始,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挂帅,带领7个相关部门,用两个月时间开展密集调研,确定了品牌打造“3381”工作思路,即重点探索破解公租房小区、安置房小区、老旧无物业管理居民区三类社会治理问题,空间布局上覆盖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域,安排8个镇街启动试点,每年集中打造一批特色亮点,重点明确,梯次推进。三是要合力打造立典型。 成立区委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领导小组,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双牵头,聚集基层党建、志愿服务、人民调解、心理咨询、文化娱乐等10余个部门相关项目资源,贯穿品牌打造全过程。着力抓好理念、机制、体系、手段创新,建立健全阵地、经费、人员配套保障机制,在提炼上用力,在推动上加力,在宣传上借力,通过项目精准布点、品牌精细串线、镇街精密织网深度结合方式,确保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不断扩大品牌辐射范围。
二、抓实载体,贴近群众接地气
载体选择必须坚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时刻把赢得民心自然实现善治作为标尺。“满腔热情”抓社会治理不等于群众必然买账,基层工作必须由“灌输式”向“互动式”转变,切实“去官气”“去官腔”。从“大处着眼”强化整体谋划,强化多元参与,强化持续推动,让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品牌打造全过程;从“小处着手”强化服务群众,强化效能提升,强化组织引领。具体可以在“四特”上下功夫,找载体,破难题。一是培育特色人物。充分发挥基层典型代表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总结提炼群众身边典型人物身上朴素而充满生命力的事迹、心得,契合基层社会治理,以身边人服务身边人、带动身边人。2005年,特钢破产,昔日繁华的“十里钢城”辉煌不再,但也留下了生于斯长于斯的特钢人,“特钢能人坊”正是基于此汇聚了大批从破产企业工人“蝶变”而来的社会治理能人,1.2万名具有居家、社区服务技能的能人,以一技之长、一腔热情服务邻里,开展更换水龙头、疏通下水道、家政服务等5大类50项服务。二是打造特色阵地。阵地建设一直是困扰基层干群的难题,多头布置、功能单一、相对封闭建阵地,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社会治理要求。必须大力提倡搭建基层社会治理综合体,以“扩容”来“减负”,以“便民”来“赋能”。一方面积极推动相关部门转变观念,以满足功能为第一考量,弱化专属性,少挂牌子,多谋实务;另一方面以经费、人员捆绑投入措施为牵引,鼓励镇街因地制宜,打破部门对应机构边界限制,模块化集成相关功能,缓解多头建设压力,实现“捏紧拳头打整体战”效果。回龙坝镇“和顺茶馆”即是借用在川渝地区有深厚历史文化渊源的茶馆形态,以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理念为主线,注入服务群众所需内容。一期以“七位一体”方式着重集合党建、宣教和矛盾纠纷化解功能;二期新增“和顺馆(移动法庭)”“和顺家(食堂)”“和乐阁(心理辅导室)”模块,着重集合法治服务和生活服务功能;未来还将围绕“一老一小”拓展服务范围,形成基层社会治理综合体、枫桥经验实践场、城乡居民暖心房。三是开展特色活动。组织活动让每个人在社区里落地,这是当前基层社会治理的落脚点和难点。必须以解决群众密切关注的社会问题为导向,通过特色活动,丰富形式,增强实效,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其日常生活,带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石井坡街道以特钢文化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为线索,开展涂鸦一条街、老物件展示,“坡味”集市等活动,将昔日破旧老街变身“花弄里”“童话里”“岁月里”,获评重庆“最美街巷”,引得已搬迁老特钢人纷纷回来寻找产业工人光荣“乡愁”。四是梳理特色经验。基层群众尤其是基层干部,积累孕育了大量源于基层且生动鲜活的工作经验方法,是开展基层社会治理的宝贵财富。但基于种种原因,缺乏深入的梳理提炼,如果在可持续、可复制上着力不够,或者脱离实际,可能带来推广指导尤其是作用发挥上的局限。
三、找对方法,因情施策增底气
理念需更新,载体要创新,而探索掌握正确的推动方法更加重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不是简单叠加,不是推倒从来,不是一成不变。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核心理念,做强服务“聚人心”,做优服务“暖人心”,做实服务“得人心”,方能以“微治理”撬动“大民生”。一是真干实事,提高美誉度。把治理重心放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力量下沉,资源下聚,解决群众最急、最难、最愁、最盼的问题,真听民意、真干实事、真见成效,始终坚持在保障与改善民生中推进社会治理。“和顺茶馆”将大大小小的民生服务归纳为18道茶点,10 余个部门以及社会组织人员轮番到茶馆,周一至周五每天不断档,方便安置房小区群众就近获取各种政务服务和公益服务。精心打造“和顺茶馆”之“和顺家”,中午提供餐食服务独居老人,夜晚引入“深夜食堂”理念,服务“打工族”,不求获利,为求方便。二是各取所长,提高结合度。沙坪坝区近年来每年均组织赴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学习借鉴先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经验,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不照搬照抄、不全面移植,充分吸取精华。区内则鼓励镇街部门在服从整体格局的前提下,充分体现辖区实际,展示特色。磁器口街道在回龙坝镇前期探索的基础上,以“和风楼”“顺意馆”“云中堂”三大主体为架构,打造出具备社区与景区双重治理功能的复合型“和顺茶馆”。小龙坎街道、石井坡街道则分别打造以心理辅导和养老服务为特征的功能型“和顺茶馆”。三是以小见大,提高黏合度。以群众可见可感的行动让治理直抵民心,让多元的探索实践生长在末梢,让基层社会治理更有温度、更具精度、更显广度。随着“和顺茶馆”打造的深入,起初只是基于整合政法综治相关功能的小综合体,逐步扩大外延,吸引更多职能部门主动参与,人员由“重管”转变为“重用”,阵地由“所有”发展成“所用”,投入由“零碎”升级为“集约”,入驻部门以及社会组织按照整体安排,分主题、分时段共享用场地,最大限度减少专属性,这种集约式、模块化建设方式深受镇街欢迎,为基层阵地建设摸索出一条新路。四是整体策划,提高知名度。在品牌主题谋划、载体选择尤其是氛围营造等重要环节,始终注意把所在地历史文化基因与群众现实生活需要相结合,如“特钢能人坊”在主题上选择了重庆特殊钢厂的历史脉络,又以“坊”这种形式集合当年的车间生产骨干如今的“能人”,用小物件唤醒他们当年的记忆,激发开展自主互助的激情。“特钢能人坊”“和顺茶馆”还分别设计开发了自己的特色logo和文创产品,如明信片、导览图、便携茶具等,既增加了品牌知名度,也为可持续运行提高相应支持。
四、推动参与,多元共治聚人气
基层治理的重点不仅限于为群众服务的过程,更在于如何提高为群众服务能力的问题。要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条红线,着力破解主体参与不够、资源统筹不力难题。当前要充分发挥四种力量的不同作用。一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建引领必须深深嵌入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方向引领和重要保障,解决现实问题。重在把方向、聚合力、赋能量,推动“单兵”向“协同”转变,“被动”向“主动”转变,增强基层社会治理合力。“特钢能人坊”内设红岩岗、大讲坛、点赞榜、纾解角、共享站、和事佬、议事苑、服务社八大子坊,汇聚“组织人”“单位人”“社会人”“邻里人”,以服务助推基层党组织 “办小事、涨本事、干大事”的“硬核”引领力。二是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坚持群众的事情和群众商量着办,群众的问题组织群众参与解决。回龙坝镇先行先试,边干边统一思想,集合财力物力建设“和顺茶馆”,以实际成效赢得群众赞誉,消除思想顾虑,变政法综治“独唱”为党政干群“合唱”,演化出绿水青山版、乡村振兴版多个“和顺茶馆”。磁器口街道在景区和社区的财力物力保障和能力建设上,提前谋划,主动作为,把基层社会治理品牌打造作为全局工作的“引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打造“和谐平安、和气生财、和衷共济、和美家庭、和睦邻里、和善待人”六和古镇。三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平台作用。社会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石井坡街道黨工委根据居民需求,建立资源共享联动机制,依托“特钢能人坊”统筹设计服务项目,支持引导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团队尤其是辖区社会单位分享社会服务,参与支持社会事务。在此基础上,积极将“特钢能人坊”培育发展为社区型社会组织,予以更多的政策、人员、资金支持,把本土社会组织留在辖区、留在身边。四是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基层治理,群众既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是永远的“主角”,激励群众参与社会事务和自我管理服务是永恒主题。“特钢能人坊”发挥国有企业员工特有素质,开设“街坊好人榜”“社会义举榜”“商户诚信榜”,弘扬正气,激励先进,既有精神层面的褒扬,又有物质方面的实惠。如居民通过志愿活动获得的积分,可以线上线下方式兑换商品或服务,包括在党群服务中心签约商户直接消费。
五、用活技术,线上线下添灵气
现代信息技术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基层社会治理亦必须主动随之发生变化,跟上时代步伐。在品牌打造过程中,始终突出信息技术“两小”应用,力求在基层层面破解整体布局滞后、体制机制封闭、基层体验脱离实际等难题,强调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实体与云端相结合,灵活运用,立体覆盖。突出服务与管理并重,“小而精”“小而灵”串联基层社会治理各个主体。磁器口街道“云上磁器口”设立“云上茶馆”,线上接受群众咨询、求助、投诉,线下24小时汇总、研判、回复诉求,闭环运行分发派单、跟进服务、督办监测。石井坡街道开发“特钢能人坊e党建”程序,居民线上“下单”,维修所需物料可用能人积分兑换;“特钢能人”上门服务可获积分回报。针对当前城市居家居民以“一老一小”为主,而中青年群体“浮在空中”的现状。“和顺茶馆”“特钢能人坊”在抓好落地服务的同时,新建或扩充居民微信群,并与线下网格相融合,居民打开微信即可参与社区事务、随时在线发声,“进群”拉近居民与社区之间、居民与居民之间的距离,有效化解基层治理中青年群体“弱参与”的问题。
作 者:中共重庆市沙坪坝区委政法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钟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