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展背景中万达开区域一体化研究
2021-07-08杨海英
杨海英
2020年1月3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国家战略。川渝两地共唱“双城记”,共建“经济圈”,签署了《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方案》,一年以来,三地紧锣密鼓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共建行动,万达开建成“示范区”,对成渝“双城圈”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构建新发展格局、带动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万达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意义
万(州)达(州)开(州)区域地处川东北、渝东北,位于成渝地区“圈东北”,建成“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探索一体化发展,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落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具体行动,是带动川东北渝东北一体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探索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大实践,是建成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的实现路径。这不仅能改变四川和重庆的区域能级和发展格局,更能提升成渝地区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位势,还将不断拓展万达开区域发展新空间,激发发展新动能,形成优势产业“集聚区”,打造新的“增长级”,成为发展“动力源”,对川渝东北地区、成渝地区、西部地区甚至全国,在当前和今后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万达开一体化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
万达开是川东北、渝东北地区经济体量大、资源禀赋佳、发展程度好的区域,区位优势突出,综合实力较强,城市发展初具规模,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前期协同基础良好,示范带动效应明显。
(二)劣势
产业能级不高、竞争力不强。万达开区域产业缺乏品牌和业内标杆,制造业方面亟待提档升级,经济总量不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的研发能力弱,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低,生产要素成本偏高,市场主体活力不够、产业链不完整、新旧动能接续不畅,要素保障能力不足;对外开放平台不优。尚未形成与区域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开放体系,开放程度不高,带动性不强,缺乏开放性人才支撑和保障支撑,开放政策、营商环境需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约束突出。环保基础设施欠账多,节能降耗成效不明显,“两高一资”型产业占比较大,绿色产业发展不足,节能环保、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建立;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教育、公共医疗卫生、劳动就业、户籍改革、医保结算、公积金和异地贷款、养老、社会保险、从业人员资格互认、人力资源信息共享等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尚在萌芽阶段。体制机制障碍亟须突破。受行政区划制约,产业规划、布局、定位受限,招商引资、税收、优惠、扶持政策各异,存在同质化的低效竞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受限,未形成一体化市场。
(三)机遇
战略机遇:当前我国经济正迈向高质量發展新阶段,正在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域开放新格局,中央布局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是布局我国区域经济东西南北“四个核心增长极”重大战略安排;政策机遇:2020年4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为万达开新型城镇化打开户籍绿色通道。202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为万达开区域一体化提供了政策支撑。转型机遇: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经济发展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城市发展向城镇融合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万达开地区必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加速产业转型,激活发展动能,优化经济结构,带动周边区域一体化发展。开放机遇:万达开区域是联动中西、贯通南北、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贯穿蓉新欧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桥头堡,辐射西北与西南,为整个川渝地区的发展打开了“两扇开放大门”和“两条出海大通道”。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两个开放市场体系中,万达开区域将承担重要节点重任,促进产业、人口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推进更深层次改革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四)挑战
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经济大萧条中育新机开新局,融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不仅要引领带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而且要引领带动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成为重要增长极,还要成为新的动力源。如何打破区域发展的行政壁垒,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按照市场原则、经济规律,不设门槛,不区别对待,树立一体化理念,一盘棋思维、一家亲情感,齐心协力共建经济圈。如何创新协同发展的新举措?共同争取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平台、重大改革措施,走出一条基础设施直连直通、产业发展互补互促、资源要素对接对流、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的区域一体化新路子。
三、万达开区域一体化发展总体思路
国家批准设立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意在“一极两中心两高地”,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这是“双城圈”的战略定位,也是“示范区”的发展目标。万达开区域要共建成渝地区综合交通物流枢纽、打造带动全国的生态产业核心基地、建设西部地区对外开放门户城市、争创全国省际结合部统筹发展样板地、构建全国山水生态高品质宜居地。
四、万达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路径探索
万达开区域一体化发展,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布局和定位,立足当前“两个大局”,按照“一盘棋思维,一体化布局”,构建两个“循环”格局,坚持两个“有利于”,打造引领西部和全国的“增长极”和“动力源”。制定发展目标、明确发展要求、抓住重点任务、立足重点产业、建好重点项目,推动万达开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新型城镇一体化、改革开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生态保护一体化,实现万达开区域一体化发展。
(一)大力推进基础设施直联直通,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
按照“外畅、内联、直通、成网”原则,重点围绕融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路网和成渝“双核”,加快建设成达万、西达渝高铁,构建成都、重庆、万达开“1小时通勤圈”;启动达万城际直达快速通道、达万绕城高速、万开梁高速建设,完善区域内国省干线路网,构建万达开城区“半小时通勤圈”;加快建设秦巴国际铁路“无水港”,畅通达州—万州、达州—防城港出海物流通道,打通连接中欧班列(成渝)直通欧亚的陆上国际物流通道,打通兰西新—广元—达州—万州港,成德绵—南充—达州—万州港,关中—安康—达州—万州港,万州—果园港等大通道,共同建成川渝东北对外开放航运大通道。推进百节新机场与万州五桥机场资源整合、一体化候机、错时经营航线航班,加快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合作,干支结合融入川渝航线网络体系,协同推进通用机场和通用航空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中国西部重要综合物流枢纽。
(二)积极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发展一体化
打造中国西部制造业中心,构建“龙头+配套”制造业格局。一是依托中石油、中石化、正威国际等全球500强企业,大力发展能源化工产业,共同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国家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全国深部卤水锂钾综合开发示范园区、中国西部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二是依托微波纤、玄纤、麻纤、竹纤,打造中国纤谷、钒钛钢铁等新材料产业集群。三是依托长安跨越、达清新能源、华川悦安,建成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的产业集群,立足川环科技、川东电缆、新达泵业、富士电梯、光亚塑胶等机电产业联盟承接产业转移,培育电气机械、通用设备、农用机械、阀门制造等新兴产业装备项目,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的汽摩配件、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四是依托达钢集团、平湖金龙、星星套装门等龙头企业,延伸冶金、建材、新型墙体材料,建设秦巴地區规模最大的冶金建材生产基地,打造中国西部现代建筑产业集群。五是依托重庆“芯屏器核网”产业链,以OPPO手机为龙头,着力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打造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打造川渝东北重要物流集散中心,构建“大通道+大口岸”物流格局。一是依托达州川渝陕综合枢纽的物资调运中转中心、空铁物流园、秦巴物流园,汇聚出川出海物资。二是构建铁水、空铁、铁公水多式联运体系,扩大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东西双向的流通对接。三是探索建立万达开物流企业联盟,引进一批知名电商、物流企业,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秦巴地区运营中心、秦巴地区(达州)组货基地和西南冷链物流基地。四是推进达州“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万州“生产性服务业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
打造中国西部绿色有机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构建“基地+加工+销售”高效农业产业布局。一是按照“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促融合”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种植业、养殖业规模化经营、精细化加工、品质化打造、专业化生产、网络化营销、一体化配送,形成一系列的高效生态农业产业链。二是共建中国西部绿色有机富硒农产品示范产业园。三是共建千亿级全国农产品交易市场;四是共建农业大数据资源中心,促进万达开山地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三峡生态旅游黄金路线和巴文化旅游目的地,协同构建“多点多态大环线”文旅格局。一是共建以“大巴山、大三峡”为特色的山水观光、田园休闲、文化寻根、革命情怀、宗教感悟、康养度假六大特色产品体系。二是拓展“文旅+教育”“文旅+农业”“文旅+工业”“文旅+科技”“文旅+体育”“文旅+商业”六大新业态。三是共建区域文化旅游产业联盟,共办区域文旅节会,共创区域文旅品牌,提升区域文旅国际国内影响力。四是共建区域集散中心,打造公交专线、资讯平台、数据中心,共享文化资源、景区资源、市场资源、节会资源、信息资源,共建秦风巴韵、三峡特色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三)合力提升产城融合聚合能力,推动新型城镇一体化
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万达开将形成产城融合发展、城市智慧发展、城乡一体发展新模式。一是扩大城市规模,构建I型城市格局。到2035年,达州城市规模将达到“双300”目标,万州将建成“双150”大城市,开州将建成“双50”城市,形成“三城引领、多点支撑”的城镇都市区。二是拓展城市空间,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支持达州空港新城、亭子新城、魏蒲新城、开江甘棠新区,万州余家新区、开州蒲里新区和南雅新区建设,加快开江撤县建区、县域集成改革试点,积极探索省际结合部地区一体化发展新模式。三是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提升城市品质。如承接“示范区”建设的秦巴新区,到2025年基本形成生态园林城市空间格局,常住人口突破65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到2035年基本建成“人城境业”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城,常住人口突破11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00亿。四是优化城市服务功能,提升智慧城市形象。加快包容型宜居城镇建设,万达开联合打造“新型数字城市群”“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推动区域数字经济技术协同创新,实现万达开新型城镇一体化。
(四)推动开放通道和平台建设,促进改革开放一体化
一是共建对外开放平台。支持将达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纳入“双城圈”试点示范重点项目,协同争取创建重庆市、四川省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积极与东亚、中亚国家、东盟区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西博会、智博会、渝洽会、西洽会、进博会、广交会等重大投资促进活动,协同办好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中外知名企业达州行”、秦巴口岸物流发展峰会。二是推进口岸开放合作。深化达州无水港与万州港、开州港合作,联合创建三峡(万州)综合保税区。创建国家级航空口岸。将秦巴(达州)国际铁路“无水港”建设成为东南亚、南亚、西亚面向中国西部的货物分拨枢纽,赋予“铁公水空”联运口岸功能,拓展保税、加工、配送、报关、报检、货运代理等功能,推动达州港与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协同合作发展。三是共同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推进统一市场交易规则、服务体系、监督管理,协同压缩权力清单、负面清单,最大限度放宽市场准入和减少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干预,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实施条例,提升外商投资管理服务水平。
(五)完善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机制,实现生态保护一体化
一是生态共建。协同推进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加快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持续淘汰落后产能。着力培育资源生产率、废物循环利用率和污染物减排水平高的循环型企业。在长江、渠江沿岸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工程,建设万达开绿色生态走廊,推进秦巴山区和三峡库区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产业、生态康养业,促进生态与产业融合高地。二是环保共管。建立环境保护联防联控机制:联合开展跨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协同实施“三线一单”分区管控,推进深化跨流域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联合巡查、执法联动,风险应急与预警预报联动,探索万达开生态环境保护协同立法。三是污染共治。建立污染防治攻坚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清单,健全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深化跨界水体污染联防联治。探索毗邻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共建共享、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共同打好省际污染防治攻坚战,共同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六)探索区域发展共建共享,深化公共服务一体化
一是共建双城经济圈东北部现代教育中心,促进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和共建共享。支持重庆三峡学院、四川文理学院转型综合性应用型大学,重庆三峡医专、重庆幼儿师专、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加快创建本科院校,加快建设达州职业教育园,中医药职业学院、长江生态环保学院,争取泛美航空教育科技城项目落地达州。二是共建双城经济圈东北部现代医养中心,建立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机制。鼓励支持成渝两地优质资源在万达开设立分院,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落户万达开,加快华西达州医院、奥美德国际医院落户,协同打造川渝东北医学中心、医疗综合救治中心、中医医疗保健中心、妇幼医疗保健服务中心,合作实施名医培植工程,加快实施跨省异地门诊医疗直接结算。三是共建双城经济圈东北部现代文化中心,推动万达开地方公共文化互惠共享。整合三峡文化、巴文化、红色文化、三国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共建巴蜀非遗文化产业园,成立巴文化发展研究联盟,共同打造全国巴文化高地。推动公共图书馆地方数字资源,探索城市阅读一卡通、公共文化服务一网通、公共文化联展一站通、公共文化培训一体化,积极打造区域性融媒体中心。四是共建相互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打破行政区划和户籍限制,统一使用固定电话长途区号,推动户口便捷迁移、居住证信息共享,社保卡共享、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医保社保一卡结算、养老、工伤社会保险协同互认等公共服务便利化,构建万达开政策沟通、系统联通、数据融通、服务畅通的社会保障体系。五是共推人力资源交流协作一体化。建立万达开人才一体化发展工作机制,共同争取国家级人才计划、人才项目支持,建立高端人才流动绿色通道,设立川渝结合部区域性人力资源市场,实现人力资源、创业就业信息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五、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共建重大功能平台
建好示范特区“秦巴新区”。2020年达州市为建成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引领区、四川东向开放合作先导区、成渝先进制造业基地、高品质生态宜居新城,探索成立了秦巴新区,这是落实“双城圈”建好“示范区”国家战略搭建的“示范区”建设重大载体。秦巴新区将充分整合“示范区”功能,增强对金融、机场、高铁等高端要素资源的集聚配置能力,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升级一批国家级、省级经开区。积极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规划布局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新区。如支持达州高新区建成国家级高新区;建成一批产业示范园区。依托万达开三地的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围绕优势资源,共同争取布局建设国家、省、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攻关、专利技术、产业链上下游创新互补等合作机制,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体系、支撑体系和成果转化体系。
(二)争取重大政策支持
积极争取出台《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从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现代产业体系、协同创新发展、国土空间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对外开放合作、体制機制创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专项行动方案。共同争取国家出台具体的政策支持,如争取给予万达开地区税收专项投资基金、生态补偿机制、专项指标、要素价格等优惠政策。争取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加快实施,尽快推进开江县域经济发展赋权赋能改革措施落地实施,将为推动三地一体化发展增添新动力。
(三)探索重大合作机制
探索健全务实高效的合作机制。目前万达开三地频频互动,在区域协同联动、交通、教育、医疗、产业、生态环保、大数据、党建等领域达成了多项共识,从多个层面推动三地规划协同、发展协同和机制协同;建立省市统筹协调机制。统筹发展规划、统筹要素保障、统筹政策措施、统筹考核评价等;建立示范区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统计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和健全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区域协调联动招商机制、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共同探索成本共担、利益共享、市场共建、环境共治、产业共创的合作机制。
(四)推进重大改革举措
探索创新园区共建利益分享机制。加快破除行政区划壁垒,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建立互利共赢的税收分享机制;探索建立跨省市、跨区域财政体制改革试点。加大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降低或者取消地方配套资金比例;探索飞地经济与土地改革试点。按照“对等投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实行统筹布局、联合招商,共建产业园区、共设发展基金、共享发展收益,共建飞地园区,支持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共同打造“万达开川渝合作经济技术开发区”,探索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试点。
万达开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就是先行先试,探索一条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可行之路,既能带动川渝东北一体化,也能引领西部地区,还能带动全国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更是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结合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探索和高效方案。
作者单位:中共四川省开江县委党校
责任编辑:张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