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体验式游戏课程的构建策略

2021-07-08陈剑熔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3期
关键词:体验性陀螺体验式

陈剑熔

众所周知,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选择有价值的教学方式,是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长期以来,“游戏”与“课程”被视为幼儿教育的两个核心概念。游戏是幼儿的权利,也是幼儿活动、学习的手段;游戏的过程就是幼儿活动、学习的过程,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深刻的感受与体验。实践表明,游戏与课程应当统一起来,因此幼儿教育应当结合游戏与课程,优化教学方式,构建幼儿体验式游戏课程。

一、开发生活资源,构建幼儿体验式游戏课程

构建幼儿体验式游戏课程,要积极开发生活资源。生活是幼儿游戏的摇篮,是幼儿游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教师要积极开发生活资源,尤其要注重开发户外游戏资源。要充分利用自然、社会等条件,引导幼儿进行体验性游戏活动。生活资源的特点是方式简单,功能多元,可变性、可塑性较大。

生活资源是丰富的,也是有趣的。比如“滚铁环”“转陀螺”“拾稻穗”“挑柴棒”“翻绳”“炒黄豆”“猪八戒吃西瓜”等游戏都来源于生活。对生活资源深度发掘、深入加工,能有效构建幼儿体验式游戏课程。比如在开展具有乡土气息、民间文化的生活化游戏课程———“转陀螺”时,我们首先给幼儿展示了各种不同的陀螺,如铜钱陀螺、木头陀螺以及现代的夜光陀螺等。看到多种多样、五颜六色的陀螺,幼儿就产生了“做陀螺”“玩陀螺”“赛陀螺”的兴趣。为此,我们让幼儿搜集生活中的材料,自己制作陀螺。孩子们别出心裁,有的用果冻做成了陀螺,有的用贝壳做成了陀螺,还有的用瓶盖做成了陀螺等。当幼儿自己动手做成心爱的玩具之后,就对它们产生了特殊的情感,因而就能积极地投入游戏活动。在玩陀螺的体验中,孩子们有的给陀螺加上了小风铃,有的给陀螺画上了图案,还有的给陀螺兩边挂上了小沙包,不同的幼儿玩出了不同的创意。幼儿在生活体验式游戏中,身心获得全面的解放与发展。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在游戏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如果关注幼儿的生活,从中寻找资源并转化为课程教育内容,就可以让幼儿在游戏的体验过程中获得有意义的教育。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构建幼儿体验式游戏课程需要教师善于嫁接、提炼生活化内容。“好的生活”是好的体验式游戏课程的源泉,也是好的体验式游戏课程的载体。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生活体验式游戏课程让幼儿教育回归幼儿的本真。

二、开发艺术资源,构建幼儿体验式游戏课程

构建幼儿体验式游戏课程,不仅可以开发生活资源,还可以从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中获取资源,比如美术中的剪纸、泥塑、印染、搭建等。艺术资源是灵动的,教师要充分发掘艺术资源,凸显幼儿体验式游戏课程的审美功能、教育功能。艺术课程资源不仅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艺术感知力,而且能够发展其探索、合作能力等。

比如笔者曾经组织幼儿开展了一次“服装秀”的体验式游戏活动。在活动中,笔者首先展示了各种服装,幼儿在惊讶于色彩丰富、新颖独特的服装款式的同时,对衣服的材质、做衣服用的工具等产生了好奇心、求知欲。为此,笔者给幼儿提供了多种布匹边角料,引导幼儿对布料进行艺术化的加工游戏。通过对布料的修剪、涂画、染色等活动,孩子们做成了各种各样的“服装”,有些孩子还在“服装”上盖上印章、贴上贴画等。每一件“服装”都是幼儿艺术素养的展现。孩子们在进行艺术体验性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还相互品评、欣赏,犹如一个个小小的艺术鉴赏家。通过这种艺术性的游戏活动,幼儿感受、体验到艺术的趣味、情味。艺术体验性游戏活动不仅增强了幼儿探究艺术的兴趣,更提升了其对艺术的认知,促进了他们审美素养的发展。

开发艺术课程资源,使幼儿获得了玩乐体验,能够开发幼儿的创造力。应当说将构建幼儿体验式游戏的视角引向艺术领域,是非常具有创意的。在重视幼儿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融入艺术体验,并使其体现在课程资源上,就表现为课程资源对幼儿成长的促进作用。

三、开发科学资源,构建幼儿体验式游戏课程

幼儿体验式游戏活动不仅是外在性的游戏活动,更是内隐性、思维性的游戏活动。构建幼儿体验式游戏课程,还要注重开发幼儿科学课程资源。幼儿科学区域活动室应当成为幼儿科学的“创客坊”,成为幼儿实践的科学“梦工厂”。在科学体验性游戏活动中,幼儿既动手又动脑,形成了“手、脑、心”“动作、思维、逻辑”协同认知。这样的游戏性活动就是一种具身性的游戏课程。当开展具身性游戏课程的时候,幼儿体验到的是一种与其生长规律相匹配的教育过程,不仅能丰富、提升幼儿的生活体验,还能令幼儿的身心共同发展。

我们在构建大班科学体验式游戏课程时,曾以纸为原料,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如在“变变变”的科学体验性游戏中,有的幼儿将一张A4纸折起来,变成了一个没有底和盖的长方体;有的幼儿将A4纸卷起来,形成了一个没有底和盖的圆柱体;有的幼儿将一张A4纸剪成对称图形;还有的幼儿将A4纸横着折、竖着折,进行“垒高”“搭高”等体验性、竞赛性的游戏活动。在这样的体验性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之间进行合作,还可以邀请幼儿家长参与其中,将其变成亲子性活动。在科学体验性游戏活动中,幼儿“做、思、学共生”“学、玩、创一体”,教师要给幼儿提供后勤服务,助推其科学素养的发展。

在幼儿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通过生活资源、艺术资源、科学资源的开发,可以增强幼儿体验式游戏课程的综合性。体验性游戏活动不仅应当成为幼儿的活动方式、学习方式,还应当成为幼儿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开发体验性游戏活动资源,构建体验性游戏活动课程,有助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韦琴芳.为幼儿科学探究搭建鹰架的策略[J].江苏幼儿教育.2015(3).

[2]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王飞.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J].早期教育,2017(11).

猜你喜欢

体验性陀螺体验式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浅谈小学数学的体验性学习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
浅析高中生物课堂的生活化教法
NO.6陀螺
小学语文体验性学习探讨
陀螺画
打陀螺
高中生物新课程下“体验式教学策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