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2021-07-08张世娟
张世娟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教学中,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信息化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实践教学价值。
运用信息技术引入现代教学方式
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生活经验不足、空间想象能力也有待加强。基于此,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可以帮助我们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变得可见、可表达,从而突破教学难点。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在“深入探究,推导公式”的教学环节,教师将相关的flash教学动画推送给全班,引导学生在平板电腦上通过切割、平移等方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从而顺理成章地找到新旧图形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快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借助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深入探究的过程,还可以避免实物操作中的误差。
运用信息技术引入电子教学工具
据统计显示,课堂中传统教具(黑板、实物等)的使用时间所占的比例为19.46%,而电子教具(电子白板、投影、平板电脑等)的使用时间却占到了80.54%。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所运用的教具形态更加多样化,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带来新的挑战。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在“动手操作验证猜想”的环节,教师首先让学生拼摆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再通过平板电脑拍照上传,将传统的动手拼摆活动和现代拍照上传手段结合起来。然后,教师通过数字化教学系统中的实时投影及时反馈作品信息,相较传统的实物投影,这种方式更加及时便捷,更利于教师及时抓住生成,学生也可以在第一时间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接着,教师又利用3D软件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充分利用软件中的光影、动画等效果,迅速地把学生带入逼真的三维空间,让他们更真实地体验立体图形的三维效果。这样的方式相比实物或传统课件展示更加便捷和全面,节约了在实物投影中再次拼摆展示的时间;同时,相比用平面图形展示,三维图形更加形象和真实。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运用信息技术改变课堂角色
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系统中的实时投影、课堂提问、屏幕广播、资源推送等功能,可以将“学生放在课堂中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功能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观察物体》时,教师充分利用学习单设置活动要求,引导学生在完成学习单的过程中经历不同的学习活动。然后通过信息技术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各个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如通过推送资源,学生在平板电脑上的任何操作,不管是画平面图形还是把平行四边形切割平移转化成长方形,都可以通过实时投影实时展示出来,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仅可以看到自己的探究过程,还可以了解其他学生的探究过程。同时,教师也可以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相较以往的提前预设教育效果更明显。
此外,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借助平板电脑进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开展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符合新课改提出的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协作、探究学习能力的要求。实践表明,平板电脑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自主学习的时间明显增加,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使大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运用信息技术引入数据评价方式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评价方式能够实现高效学习,使课堂上的形成性评价更加便捷。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多媒体教学时,既可以适时地采用即时在线评价,也可以将其与网络统计式评价相结合,还可借助多媒体终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一对一的评价、信息反馈和有效指导。例如,利用平板电脑进行单元测试,系统会自动阅卷并实时统计各种数据,及时反馈和分析每个学生的正误情况、全班的正确率、出错较多的题目等大数据供教师参考,为教师的下一步教学指明方向;相较传统的人工分析试卷,教师能够节约大量时间。此外,系统还会自动将每位学生的错题收集到错题本中,这样可以大大节省学生的时间,并为以后的复习指明方向,做到查漏补缺。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有机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这样的课堂教学集声音、动画、图像于一体,以丰富的教学呈现形式给高效课堂的实施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实践证明,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让其成为辅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锻炼数学技能、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进而改变小学数学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活课堂氛围、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更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精忠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