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情感体验,建构魅力音乐课堂
2021-07-08李春燕
李春燕
情感是每个人独有的感觉,情感体验是个人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的基本渠道,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学习中,学生的情感形成与教师的教学形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音乐学科又是一门向人们传递情感的学科。所以,在开展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应当抓住音乐学科的教育特色,挖掘其中的情感元素,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建构独具魅力的初中音乐课堂。
一、细化目标,明确方向
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指南,它不仅指出了教师施教的目的和期望,也指出了最终的教育归宿,而与其他学科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不同,在音乐课程中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常常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要位置,指引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所以,为了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对学生做好情感教育,教师应当事先做好教学目标的设计,并以教学目标为方向,有效地落实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以《祖国不会忘记我》这首歌为例,这首歌曲歌颂了那些为祖国航天事业默默奉献热情、青春和生命的人们,目的是让学生基于歌曲的理解,学习他们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并让学生对他们产生崇敬之情。所以,教师可以设定如下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于本节课的学习,从歌曲中感受到那些为祖国航天事业奋斗的无私奉献精神,并激发学生的崇高敬意;(2)知识与技能:学唱本首乐曲,准确地把握演唱的节奏、节拍和音准等;(3)过程和方法:基于体验、聆听和演唱等方式,完成对歌曲的学习。随后,教师以上述教学目标为方向,进行教学活动的安排,以便在逐步落实目标中,真正地做好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基于上述案例可见,教师结合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定教学目标,并将情感教育的目标放在关键位置,能够引领整节课的教学,促使教师在落实目标中,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巧妙设境,激发情感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对一门学科的学习动力常常建立在兴趣之上,并且更加倾向于从特定的情境之中产生这种情绪。因此,在展开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活动时,教师也应当认识到情境的创建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重要价值,主动地站在学生的角度,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巧妙地为学生设定情境,从而引导学生走进情境之中,激发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情感,以便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获得趣味体验。
例如,在《茉莉花》这首乐曲的欣赏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媒体技术进行情境的创建,从而激发学生欣赏本节课的积极情感,并让学生基于情境产生对茉莉花的喜爱之情。在课下,教师利用网络检索的方式,查找网络中展现茉莉花盛开景象的视频以及图片,并对这些视频和图片进行下载。在课堂的一开始,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视频播放给学生,学生被视频吸引,赞叹视频中茉莉花盛开时的美景,并产生对茉莉花的喜爱之情。随后,教师为学生播放本首乐曲,并将茉莉花的图片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欣赏乐曲之余,也可以基于直观的情境,产生对茉莉花的感悟和喜爱之情,从而有感情地进行本首乐曲的学唱。
显而易见,教师利用媒体技术进行直观情境的创建,能够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受,让学生对乐曲的欣赏产生积极的情感,并基于直观情境的体验,萌生对茉莉花的喜爱之情,以便更有感情地展开学唱活动。
三、激励评价,坚定信心
语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形式,通过语言的交流,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想法渗透给学生,学生也可以向教师反馈自己的见解,从而在双向沟通中,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而激励评价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语言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能够坚定学生的學习信心,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中。所以,在音乐课堂中,教师也应当在承认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的前提下,利用激励评价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情感。
比如,在《龙的传人》这首乐曲的学唱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就可以通过激励性语言暗示的方式,建立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形式。在教师组织学生学唱了本首乐曲后,教师为学生预留自主练习的时间,以便学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熟悉本首乐曲的唱法。随后,教师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练唱的结果。在学生演唱完毕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演唱情况,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点评,如对于演唱效果较好的学生,教师向学生评价道“你唱得非常好,老师相信你在下一次会做得更好”;而对于演唱效果一般的学生,教师则采用“虽然这次的演唱存在一定的瑕疵,但是老师相信通过不断练习,你在下次能够表现得更好”等评语,使学生从教师的言语中获得激励,从而更加坚定练唱的信心。
显而易见,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特点的基础上,借助激励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点评,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情感,让学生自发地产生对音乐进行学习的高涨情绪。
总而言之,情感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也是学生精神世界的主宰,在展开音乐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将情感教育贯穿于课堂中,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增添感情色彩,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