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理说明文
2021-07-08孙俊强
孙俊强
所谓事理说明文,就是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一篇好的事理说明文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1.准确有序。说明事理要以一定的科学依据为基础,不可以信口开河;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否则就条理不清晰、结构混乱。事理说明文最常用的是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又包括由原因到结果、由现象到本质、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由一般到个体等顺序。写作时使用什么说明顺序,应该根据事物的自身特点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确定,使说明的顺序合乎逻辑,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2.通俗易懂。把复杂的事理介绍得通俗易懂,离不开说明方法的运用。写作时要根据说明需要,恰当地运用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理,化復杂为简单,变深奥为浅显。在保证说明准确、简洁的前提下,还要力争生动、活泼、富有文采,以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范文一
沙漠是可以治理的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地斗争。但是从古代的传说和史书的记载看来,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并吞。
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古代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的文明都是在这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是两三千年来,这个区域不断受到风沙的侵占,有些部分逐渐变成荒漠了。
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小70%~80%。到距离防护林等于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其次是培植草皮。有了草皮覆盖地面,即使有风,刮起的沙也不多,这就减少了沙粒的来源。
抵御沙丘进攻的方法是植树种草。我国沙荒地区,有一部分沙丘已经长了草皮和灌木,不再转移阵地了。这种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防止过度砍伐和任意放牧,就可以固定下来。根据近年治沙的经验,陕北榆林、内蒙古磴口、甘肃民勤地区的流动沙丘,表面干沙层的厚度一般不超过10厘米。10厘米以下,水分含量逐渐增大,到40厘米的深处,水分含量达到2%以上,这就是湿沙层了。湿沙层的水分足够供应固定沙丘的植物的需要。所以在流动沙丘上植树种草,是可以成活的。林木和草粒成长以后,沙丘就可以固定下来了。
仅仅防御风沙袭击,固定沙丘阵地,还只是采取守势,自然是不够的。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必须有充足的水分。所以要取得向沙漠进军的胜利,必须有充足的水源。
中国在治理沙漠方面已经取得了若干成绩。新疆建设兵团在天山南北建立国营农场,开沟挖渠,种麦种棉植树,那里原是不毛之地,现在一片葱茏,俨然成为绿洲。内蒙古沙荒区的治沙工作也获得不少成绩。
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保护了农田,开辟了绿洲,而且对交通线路也起了防护作用。包兰铁路从银川到兰州的一段,要经过腾格里沙漠,其间中卫县沙坡头一带,风沙特别厉害。那里沙多风大,一次大风沙就可以把铁路淹没。有关部门在1956年成立了沙坡头治沙站,进行固沙造林。这一工作已经提前完成,包兰铁路通车以来,火车在沙漠上行驶,从来没有因为风沙的侵袭而发生事故。
风是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武器,但是也可以为人类造福。沙漠地区地势平坦,风力很强。如新疆的星星峡、托克逊、达坂城都是著名的风口。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在托克逊试制了半径2米的风力车,可以供发电、汲水、磨面之用。
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那里日照时间又特别长,一年达到3000小时,而长江流域只有1500小时,华北地区也不过2500小时。日光可以用来发电、取暖、煮水、做饭。沙漠湖水含盐,日光使水蒸发,可以取得蒸馏水和盐。把日光变为热能和电能的最好的工具是半导体,估计将来有可能在沙漠里用便宜的半导体做屋顶,人住在里边冬天不冷,夏天不热。
从上面介绍的一些情况,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只要我们正确地认识沙漠的危害,找出对付它的办法,沙漠是有可能治理的。
(节选自竺可桢《向沙漠进军》。题目为编者所加)
读与悟
文章通过对人类最顽固的自然敌人之一沙漠的剖析,说明了沙漠的危害性、治理沙漠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通过对人类改造沙漠取得的初步成绩的介绍,说明了治理沙漠的可能性;同时又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发出了“向沙漠进军”的号召,展示了人类改造、战胜沙漠的美好前景。
读与写
全文围绕“向沙漠进军”这个中心,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先说明沙漠严重危害人类,揭示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再着重说明怎样向沙漠进军,从抵御、进攻讲到利用,这样的逻辑顺序,既符合事物本身的条理,也符合人的认识规律。
范文二
是谁欺骗了蜻蜓
在平静的水面上,蜻蜓款款飞旋,不时会把细长的尾巴弯成弓状伸入水中,这是蜻蜓点水。
蜻蜓点水被人们嘲讽形容为做事肤浅,其实这是雌蜻蜓极其认真负责的产卵表演,它通过尾部的产卵器把卵排到水里,并在孵化和多次蜕皮后,羽化为成虫。几亿年来,它们就是依靠这种方式繁衍延续,生生不息。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蜻蜓数量正在逐渐下降,尤其在城市里更是少见。
从表面上看,农药和化学物污染了水,城市建设减少了蜻蜓的栖息地,蜻蜓的家族才难以人丁兴旺。但实质上,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人类欺骗了蜻蜓的眼睛和情感。
蜻蜓是世界上存在眼睛最多的昆虫,3只单眼中有数不清的“小眼”,看物体时每只“小眼”只看其中一部分,并依次把各个部分快速镶嵌成一个物像,就像堆积木一样。它们不用转头,就能看到身边上、下、左、右、前、后的任何物体,且反应速度极快。但这种眼睛有一个缺陷,就是不能调节聚焦,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那么,蜻蜓在山林草丛里捕食后,又如何去找远处的水源繁衍生殖呢?蜻蜓的祖先们摸索到了一种绝佳的方法,就是沿着一种光线去找水,且屡试不爽,于是,这种方法就成了它们代代相传的绝技。
阳光虽然是多种偏振光的混合体,但经过水面过滤后反射出的基本上是水平偏振光,这种光会让人觉得刺眼,而在蜻蜓的眼里却是水的信号,一种繁衍后代的希望。水平偏振光有高度和低度之分,水深的地方属于高度偏振。为了后代安全,蜻蜓会把卵产在高度偏振的深水处。
在人类出现前,基本上只有水才会发出水平偏振光,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蜻蜓这种找水的方法越来越不灵了,因为能发出这种光的人造物越来越多,如太阳能板、玻璃墙面、汽车玻璃、柏油路面,还有水平的黑色墓碑等。也就是说,这些物质反射的光欺骗了蜻蜓,使它们将这些人造物看成了深水的信号,繁衍下一代的希望只能错付了。
当然,如果蜻蜓能发现上当受骗,及时总结教训,那么问题也不大。但它们只认宝贝不识物,对祖传绝技执着、执迷的习性,成了它们逐渐减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2007年,匈牙利一位生物学家发现,一只停在墓碑上的蜻蜓,任你如何驱赶,最终还是回到原地,墓碑犹如它崇拜的图腾。这种对又黑又滑物体的迷恋现象,生物学家称为偏振束缚效应,也就是领地意识。它不仅会赶走其他蜻蜓,还会把这个地方当作圣巢,生儿育女。
更严重的是,有些地方不但成了蜻蜓宝宝的屠场,而且会让蜻蜓自己的性命也难保。如美国的天然沥青坑和科威特的石油湖,就能通过反射发出水平偏振光,让无数蜻蜓着迷,但不见一只飞回。鸟类和其他动物发现那里有蜻蜓等美食,自然会去捡便宜,于是形成了恶性食物链。
(作者袁则明,选自《知识窗》2020年第10期。有删节)
读与悟
工业化的发展,城市的扩张,不仅造成蜻蜓数量下降,也给许多生物带来了灾难。地球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人类不能自以为是,随心所欲地去征服自然,而应尊重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读与写
文章标题既点明要说明的事理,又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文中,作者按照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并列举了黑色墓碑、天然沥青坑和石油湖的反射光三个具体事例,使读者更加明晰人类行为对蜻蜓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