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道德与法治活动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2021-07-08宋璐璐

教育·校长参考 2021年5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动物

宋璐璐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创建高效课堂,深化学习效果成了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一门加强法治教育、强化规则意识、培养行为习惯的学科,如何从作业设计入手来深化学习效果尤为重要。本文以《可爱的动物》一课为例,主要从活动作业的含义、设计、评价等方面展开讨论,以达到优化课堂,提高小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法治意识的目的。

活动作业的含义

“活动作业”是一种以活动为主的练习形式。活动作业将作业要求融于合作、探究、体验、思辨及实践活动中,重在通过活动掌握方法,体验情感,增强能力。

活动作业基于课程标准,围绕教学目标,将教学、练习、评价相互衔接,保持一致;整体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结合的教学目标;活动作业要求教师精选作业题,控制作业量,突出学习重点的把握与难点的解决。此外,活动作业具有巩固所学知识,使之融会贯通、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学习能力、提供活动指导和活动资源,适当拓展教学的功能。

活动作业设计

活动作业设计的基础 一是教材分析。《可爱的动物》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7课。本单元的内容聚焦“我和大自然”,由《风儿轻轻吹》《花儿草儿真美丽》《可爱的动物》《大自然,谢谢您》四课组成,包括对身边植物的了解与欣赏,以及在与植物共处时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对自己身边常见动物的观察与接触,以及自己与动物共在、共处时要注意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与大自然亲近和共生共在的观念,让他们在大自然中玩耍时实现与大自然的交流,从大自然中获得快乐。

本课是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第8条“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而编写的。由“我喜欢的动物”“我和我的动物朋友”“怎样才是真喜欢”“别让自己受伤害”4个栏目构成。

二是学情分析。低年级学生与动物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此时对他们进行与自然共生共在的引导,是非常好的时机。同时,一年级的学生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他们常常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对待身边的动物,这通常会导致对动物错误的爱心和不设防的亲近,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样做会不利于动物生長,甚至还会给自己带来潜在的危险。因而在引导学生爱护动物、愿意与动物亲近的同时,需要加强其与动物相处方式以及自我保护的教育。

设计多元化的作业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学科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其活动作业多为实践性的,易于操作,不太受时间、空间等限制,其形式应是多元化的,多元化作业的设置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同时,结合教育部门“减负”政策,在活动作业布置上应着重“质”而非“量”的原则。

一是课前活动作业—了解学情优化目标。在执教《可爱的动物》第一课时时,我制定了课前活动作业“介绍我的动物朋友”, 通过收集上来的活动单,不仅能了解小朋友们喜欢的动物有哪些种类、他们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而且优化了本课时教学目标,如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等。

二是课中活动作业—促成教学目标达成。《可爱的动物》第二课时目标之一:懂得怎样做才是对动物的喜欢,这也是本课的重难点,为了实现该教学目标,我设计了畅玩“动物棋”的游戏。通过玩动物棋,既巩固了课堂内所学知识,又提升了爱护动物的意识,同时也是对孩子们一节课收获的检验。

三是课后活动作业—检验教学实效。在执教《可爱的动物》第二课时后我布置了一项亲子活动作业—动物相处有方法。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遇到的或知道的因与动物接触而受伤的事情,从中发现自己或他人受伤的原因。其次,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学生更能理解和动物相处时怎样保护自己,有哪些适宜的方法。活动作业同时要求学生承诺做到与动物相处时要注意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并让家长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评价,从而有助于本课的教学内容真正发挥影响生活、指导行动的作用。

活动作业评价

通过对活动作业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行为转变的情况进行确认,以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也能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调整教学的组织方法与过程,提升教学能力。活动最后,我设计了活动评价单,评价内容是多维的,包含“参与、故事、表达、结果”四个方面,评价标准是多梯度的,通过评价标准学生能了解自己的学习达到的水平,教师也能清晰、明确地得到教学成果的反馈。同时,评价主体也不局限于学生本身,还包括“同桌”“教师”,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使得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客观。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要树立“生活即教育,教育即实践”的观念,一方面,让教学走进学生生活,在活动作业中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通过活动作业让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所以,教师们应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符合学科内涵的活动作业,在活动作业中培育其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市松江区民乐学校)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动物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
最萌动物榜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动物可笑堂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