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敬畏自然

2021-07-08阎立敏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树根花海仙人掌

阎立敏

一般来说,“敬畏自然”的内涵可解读为: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反思对自然的过度开发、过度利用;直面自然对人类不当行为的惩罚;合理利用自然,维护自然的本来面貌,为自然之美着上人类的巧思妙想……

初中语文教材里不乏着笔自然的诗文名篇。比如,阐述人与自然关系的《敬畏自然》;表达与自然为友的《山中访友》;在自然中感受春天之美和生活、生命之美的《春》《雨的四季》;在自然赋予人最深切的情感体验中,升华人的品格和襟怀的《观沧海》《望岳》《登飞来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爱莲说》,等等。这些文质兼美的篇章,无一例外都让我们领悟到:人类美好情感的生发,从来都与自然有关。

同学们,从小到大,你感受着阳光的抚爱,领略着不同季节里风雨的脾气;你听过燕子呢喃,听过蟋蟀放歌;你见过冰融柳绿,见过枫红霜白……

在节假日天南海北的游玩中,你或许亲近过大海波涛,触摸过高山松石,仰望过雄鹰在蓝天飞翔;你或许曾与松鼠嬉戏,曾在花丛留影,曾在山上海岸,让带着梦想的呼喊飞向远方……

或许,放学后,家里有宠物以其独特、新奇的方式陪伴你休闲一刻,而你们之间的故事或许让你欢笑,或许让你流泪……

“敬畏自然”主题之下,着眼宏大,是我们的认知;着眼细小,是我们的经历。宏大与细小,明理与叙事,你可以自由表达。

自由表达,不是纵论天下,不是重复他人的话语。忠实于你个人的经历、见闻和感受,写出你胸臆间对自然最真切的热爱和感怀。

下水作文

致敬树根

初夏,走进贵州的七星桥景区,我的眼睛不够用了。

涧底溪流一路欢腾,在挡住去路的山石上,弹拨出清越的歌。葱郁的树木,挤挤挨挨,比赛似的伸枝展叶,都想得到阳光的抚摸。

有棵香蕉树,似乎知道游人对瀑布的喜爱,便扎根在涧边,把头扬在瀑布下,举着满头树蕉,在游人“香蕉瀑布”的惊讶中,美滋滋成了手机里的风景。

“看,仙人掌!”同伴指给我看的,是长在景区几个小山顶上的仙人掌。我听说过沙漠仙人掌,也看到过花盆里的仙人掌,但却是第一次见到根须下缺少土壤的仙人掌。我疑惑了,怕错认,忙向当地人询问。“当然是仙人掌喽!”答者对我的少见多怪似有不屑。

我停下,想看清仙人掌脚下有何依傍,可走在前面的同伴一声惊呼,我只能快步跟上。

路旁,形如龙蛇的树根,缠绕成了磨盘的形状!同伴和我都来自华北大平原,何曾见过不沾一星土尘、全部裸露的树根!惊叹、嘘唏之后,我们寻找它的来处与去处。左冲右撞,我们在寻找中迷失了方向,看到了更多的奇迹。

在一个山洞的转弯处,有条树根依笔直的山壁而立,它光滑、洁净,摸上去,手上留有水渍。仰头见不到它作为树的躯干部分,低头找不到它作为根的底部扎去了何处。想象中,它洞外的树干粗壮、树冠蓬勃。那粗壮与蓬勃的部分,可曾知晓完全不见阳光的根部,是如何贴紧山壁艰难地为其输送养料的?

感慨着大山里树根的不易,转出洞外,一棵树下那近乎扇形的树根攫住了我的心。为了支撑比扁担稍粗的树干,树根分出多条,每条再各自分出多条,它们都强硬甚至狰狞地扎到山石之下,拼着全力抱牢山石。我蹲下身,抚摸它们,不知道我心中肃然的敬意,能不能经由手上的温度给树根们增添力量。虽不再幻想它们能支撑起参天大树,但我的敬意不曾稍减。

再走几步,站在一丛紧贴石壁的树根前,我下意识闭眼几秒钟。它们着了土色,最缺少的恰恰就是土。为了山顶上或许只是一棵不大的小树,它们相互抓连、齐心用力的样子,濡湿了我的眼睛。仰头,我看见的竟然不是树啊,不是它们托举的树,而是它们汇成的单棵树根,钻山而去……

同伴问我,回到平原会怎么看肥沃土壤里的树木?我答非所问:树根近乎疯狂地寻求养分非要长成树的形态,让我想到生命在困境中秉持信念的顽强。

后來的旅程,又陆续看到一些为了成为树而奋力攀援或迂回曲折寻觅养分的树根,我默默拍下照片,没有再多做停留。我把敬意留给了树根,也把对树根的敬意留给了自己的生命旅程。

老师自评

在贵州旅行,见过雄壮的黄果树瀑布,见过梵净山茂密的松树林。壮美的景物让我的心异常宁静,而裸露的树根却让我心潮澎湃。也许是有感于某些生命个体生存、发展的艰辛吧,我对树根产生了崇高的敬意。信笔写来,没有在章法、结构上谋划,只是截取了旅行途中所见所感的几个片段,借之抒发“敬畏自然”之情。

学生习作

我爱花海

◎郑涵予

云淡风轻,鸟鸣清脆,花朵芬芳,十一假期,爸爸妈妈带我和妹妹去唐山花海游玩,真惬意啊!

我站在绿树成荫的高坡上放眼望去,远处有修建中的仿古塔,有已经废旧的半钢厂房;近处是成片成片的红、黄、紫、白、粉等颜色不同、种类有别的花圃。我深深吸气、呼气,学习中的紧张和急躁,似乎随一呼一吸慢慢从身体中消失了。我的大脑有种异样的轻松,钢琴曲《克罗地亚狂想曲》的旋律,突然萦绕在耳畔,我情不自禁伸开双手,在空气中弹拨……“姐姐,快来拍照呀!”妹妹的大呼小叫,把我从优美旋律中拽了出来。

八岁的妹妹是个拍照迷,一会儿抱住高大的银杏树,踮脚、仰头,让妈妈给她拍后背;一会儿又跑到盛开的浓艳的粉红色松果菊前,俯下身,伸出脖子,把鼻子贴近花朵,眯起眼睛,做出嗅香的样子,让妈妈拍她脸部的特写;一会儿又撒开腿,在超级绿道上奔跑,大叫着让妈妈给她拍视频。我不想跟她一样“浮夸”,只想静静地观赏微风下开心起舞的花儿们。

妈妈追着妹妹跑远了,爸爸陪我观赏花木,抓拍我在各类花圃前流连的身影。我问爸爸:“我小时候怎么没见过花海啊?”身为教师的爸爸,为了给我和妹妹游玩的自由,发誓一天讲话不超过十句,听我发问,终于抓到了讲话的理由:“咱们唐山过去是个重工业城市,煤炭、钢铁迅猛发展,但却破坏了环境。咱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过去的废旧矿山。占地11.02平方公里的在建花海,曾经有35家煤矿,72家‘散乱污企业,327家无名场院,是典型的‘城市伤疤。建设花海,就是在修复生态环境。刚才你做深呼吸的高坡,就是由建筑垃圾堆叠的。采煤塌陷坑被依势修复,有的填土修复成花圃,有的深挖改建成湖区……”

爸爸说的“修复生态环境”,让我想到了校园内设的分类垃圾桶。校园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种,同学们把不同类的垃圾分放到不同的垃圾桶,这样做既可保护环境,又能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在校园里将垃圾分类投放,虽比不上花海“生态修复”工程惠及一方热土的宏伟,但也是从小事做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觉行动。

“闺女,看到花海东面半壁店钢厂旧址了吗?”爸爸还在滔滔不绝,“那儿将要建自然博物馆、图书馆、青少年宫。到时候,咱们节假日来观赏美景、读书学习和就餐休闲可以在花海一站式完成……”

亲爱的老爸,咱们都是花海的热爱者。您知晓花海的今昔、未来,您让我懂得花海“修复生态”既是还给大自然一片净土蓝天,也是让开平人的生活品质得到提升。我呢,在花草已达53类之多、三季有花的花海“多闻草木香”,会不会轻轻松松走过初中?

可爱的花海,早日全面建成吧!

(河北唐山市第四十九中学)

点评

小作者抓住花海给她带来的轻松感受命题立意,写出因环境美好而身心愉悦的真实感受,借父亲之口说出花海“生态修复”的功能,很自然地扣住“敬畏自然”的主题。

若能对“开心起舞的花儿们”细致描写一番,相信会更有情致。

猜你喜欢

树根花海仙人掌
花海
咏蜂
为啥扔了
巧夺天工
花海寻踪
你从花海中走来
为什么仙人掌会长刺
树干和树根
骄傲的仙人掌
树枝和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