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鸟情怀

2021-07-08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鸟蛋春天里鸟巢

【阅读一】

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

不是一棵,也不是两棵,而是一排水杉,在我居住的城市的东南,向天空高高地直立着,高过了那些栗树、梧桐、刺槐和雪松。

两只鸟,我们权且称它们为山喜鹊吧,在早春里飞来。我以为我认识它们,我以为它们是去年的那一对。它们的巢还在,也就是说它们原来的家还在。经过了去冬的那场大雪,看上去好像依然完好无损。而且,就一个鸟巢而言,它的高度、支点、造型,都大抵可以称得上经典。

两只鸟飞来,先在空中盘查了一会儿,停留在附近的一棵树上,对去年那两只的鸟巢进行确认。我不知道上帝赋予了它们怎样的心灵提醒和暗示,也不知道它们依循了怎样的信息和气息,能够从浩渺的远方,准确地找到这一排杉树,找到它们的巢穴。现在的情况是,它们在经过确认后,瞬间同时飞起,又同时落在了鸟巢之上。我猜它们一定会检查它们一冬没有居住的房子,然后进行外墙的修补,更是要把卧室重新装饰一新。它们要在那里谈论天气和诗歌,生儿育女,当然,也要在那里抵御今年的飓风、雷电和大雨。

很快,我发现我错了。那两只鸟并未干这些事情,它们选择了另一棵树,开始建造一个新的巢。从左往右看过去,如果去年的那个巢在第三棵水杉上,那么它們选择的就是第五棵。

现在我似乎知道了,这两只鸟不是去年的那两只鸟,而应该是去年那两只鸟的儿女吧。年轻的一代,风华正茂,奋发有为,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它们怎肯居住父母的旧巢呢?它们的家族不遗传依赖和懒惰,这是天然的风范;只有人类才会有不肖子孙,好吃懒做,在父辈积攒的财富中坐享其成、坐吃山空。鸟类不会。它们担当不起上帝的指责和同类的嘲笑。

当然,建造一个家是复杂的、艰难的。我无法知道那两只鸟整个春天的辛勤和劳苦,我只能通过它们忙碌的身影来进行判断和猜想。就这样,有一天,它们的家建好了。一个巨大的鸟巢也像是突然从枝头上长出来,和树完美地融成一体。我能感觉到巢的坚固和安稳,也能想象那卧室的簇新和舒适。

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年轻人的新巢建在第五棵树上,父母的旧居建在第三棵树上;父母亲不在了,高高树顶的旧居空着,仿佛一个家族的图腾和标志;从我的角度看去,直立的杉树举着那个旧巢,更像是举着一个祖宗的牌位。那么,这两只鸟选择在第五棵树上建造自己的新家,是想守护好父母的遗址和祖宗的牌位;那么,与之间隔一棵树的距离,是不是想和旧时的文化传统既不挨得太远,又不挨得太近?它们在生命的繁衍和系统中,需要有自己年轻独立的思想,需要建立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信心和锐气。

而我必须自觉离开了,我要做的不是对两只鸟进行观察和猜测,而是能否进行自身的反省,包括我对待美妙自然和可爱生灵的态度和行为。旧巢和新巢都建在树的高处,那几乎是树的梢顶了。它们未必不知道这要担当多么大的风险,但它们更知道这世上真正的风险来自人类。因此它们把巢尽可能地建在高处,建在梢顶,那是对人类明白无误地拒绝和痛斥。

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

(作者陈峻峰,选自《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有删改)

读有所思

1.“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是围绕“我观察两只鸟”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意,简析两只鸟把巢筑在第五棵树梢顶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分析最后一段所体现的作者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二】

空鸟巢

春天,总是在繁花绿叶间看到一些被遗弃的空鸟巢,像是村子的角落里失去烟火气的破败茅屋,房檐上蛛网密布,主人已不知去向。

大多数鸟儿并不选择去年的旧巢孵蛋育雏。一棵树,一处房檐,石壁间长满荒草的缝隙,都有可能成为鸟儿暂时栖身的村庄。它们在这块地域上衔草筑巢,构筑临时的家园,培育孩子,然后又匆匆地搬迁——这成了鸟儿世界难解的一道谜。

或许有一个词能够解开这样的谜团:安全感。飞翔在空中的鸟儿,早已洞悉了脚下的危险。一棵树似乎总是逃不开这样的宿命:风摧,雨打,雷劈,火烧,砍伐……倾巢之下,岂有完卵!树的命运的不确定性让鸟儿失去准确而明智的判断,逃离是唯一的选择。灾难来临,飞翔的姿势已无所谓优不优美,像战乱时期的难民,鸟儿匆匆从一棵树逃离到另一棵树,卑小的命运里饱含许多沧桑和流浪感。

细小的鸟巢依附树身,临空危悬,仿佛警惕的眼睛。

几乎无人知晓鸟儿的仇恨,它们内心的悲恸与哀怨常常被暗藏花香的语言忽略。

小时候,总喜欢上山去寻找树丛中藏着的新鲜鸟窝,这几乎是整个童年的乐趣和向往。小小年纪,隐含许多成年的狡谲。拇指大的几枚鸟蛋,颜色雪白,或者暗褐中夹杂着斑纹,婴儿一般地安睡在巢里。一对幸福的夫妻携手在林间觅食,全然不知灾祸濒临。一双幼嫩的小手取走了鸟蛋,仿佛偷摘邻家未成熟的瓜果一样随心所欲。肇事者并不逃逸,仿佛有意滞留现场,观看伤心欲绝的父母怎样扯开喉咙怒骂。强者的霸道遮掩了制度和道德的约束,弱者只有通过一张相对自由的嘴巴远距离地发泄愤慨。

恶毒的举止来源于对未知事件的好奇,对悲惨结局的出现毫不在意,人类的心灵永远无法装下对弱小生命的尊重。家毁子亡,一春的希望瞬间化为乌有,鸟儿的伤心不亚于未亡人的恸哭,凄楚的哀叫电线一般绵长地划过那无边旷野……

再次见到鸟巢的时间是今年三月。阳台的花盆间不知什么时候悄悄筑起了一只鸟巢,妻子发现它的时候已经完全成型。饭碗大的体积依旧做工精巧,仿佛记忆中某只鸟儿的手艺。已经无法确切叫出这只鸟儿的姓名了。玲珑小巧的身体,擅长飞翔,灰褐色的羽毛,两翼有一抹雪白,像流线形的飞机,每天升降于我的生活周围。惊喜之余,居然沒敢告诉女儿,担心女儿毁了它的家。幼时掏鸟蛋的一幕,依旧在目。每一天,怀着期待暗中观察鸟儿下蛋、孵化小鸟、嘴对嘴地喂孩子们虫子,直到它们长大,把身体完全交给天空。

一只鸟儿从旷野迁徙到喧嚷的城市,是不是对高楼如林的城市的误读?空荡荡的鸟巢并不能给予答案。好在,它依旧置于我家阳台,作为怀旧时抵达疼痛的路径。

每次回到老家都要惊叹故乡的变化,只是屋檐下再没见到燕子的新巢,地里迷惑鸟兽的稻草人也不见踪迹,曾经被祖母用来驱赶麻雀的竹制响器早已变成灰烬。房脊上挂着几滴细微的鸟鸣,但那声音与儿时听到的鸟声大合唱简直无法相提并论……

尚记着许多鸟儿的俗名:红肚儿,水鸦雀,啄木官(啄木鸟),地麻雀,夜老鼠(蝙蝠),牛屎雁,鬼鬼阳(阳雀),薅草包谷(布谷鸟),扁茶罐(脚鸡)……像幼时一同玩耍过的伙伴,多年之后,依旧能够轻易喊出他们的乳名。

是人的欲望打断了鸟儿的飞翔。那么多的鸟儿已被死亡收藏。那么多的鸟儿,像宝贵的眼泪,被我们随意挥霍。

天空是一只倒悬的巨巢,衔着地球这枚鸟蛋——一枚病变的鸟蛋,正在加深天空的空度。

(作者刘照进,选自《陶或易碎的片段》。有删改)

读有所思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儿时偷鸟蛋只是因为好奇,无心之举却让鸟儿受到伤害,作者对此感到遗憾。

B.作者用心守护阳台上的鸟巢,“惊喜”“期待”等词都表达了他弥补旧过的真诚。

C.“我”能喊出俗名的鸟儿如今却已被“死亡收藏”,作者对伤害鸟类的行为十分愤怒。

D.结尾的比喻,指向人类生存的巨大空间,“加深天空的空度”既是伤叹也是警示。

2.鸟巢被鸟儿遗弃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以“空鸟巢”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你喜欢

鸟蛋春天里鸟巢
春天里
鸟巢
春天里
鸟巢大作战
春天里
鸟蛋疑案
打联赛 去鸟巢 看中网
动物QQ糖
找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