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扣题意 升华主旨

2021-07-08邓静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升华山顶老头

邓静

文题呈现

生活处处皆风景,最美风景在路上。大自然的旖旎风光,校园的欢声笑语,家庭的温馨甜蜜,生命中的点滴触动……

请以“留住最美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初作亮相

留住最美风景

葱绿一片、金黄一片、艳红一片……这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里是游人们争先恐后前来游赏的地方。有山可攀,有水可游,有花可赏,实是人间仙境啊!①

那天,我和家人来到这儿,稀疏的阳光和煦而不刺眼,残留的薄雾缓慢散去,听鸟儿歌唱,看鱼儿嬉戏,赏昆虫争斗。“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儿的清晨是活跃的、美丽的,山上小亭中的人忍不住吟诵《答谢中书书》。“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的确是这儿的写照,远处高山耸立,千百成峰;近处也是一番佳景,溪水“哗哗”,小山连绵。②

我们的目的地是一座山顶。山脚下,仰望山峰,气势宏伟,给人一种震慑力。古城就立在山顶,仿佛在向我们招手。③

登山开始了。我们一行几十个人,好不热闹,其中还有一个老头。众人向大山拥去,个个都想争第一,好尽快俯瞰大地,一览美景。山中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动物出没,有野兔、松鼠……④

正午,阳光特别强烈,利剑般刺着我们,终于,我们忍不住强光,在一个阴凉多风的地方停下来休息。我找了个大石头,在上面玩耍,远眺,吃零食。游客们留下一堆垃圾,继续向山顶进发。走了一截,我看见那个老头还在刚才休息的地方磨蹭着不想走,我以为他累了想休息会儿,没太关心。我们爬过一个一个的庭院,没人休息,没人停下,都想尽快到达山顶眺望远方,一览山泉瀑布,百花齐放。我偶尔回望,看见那个老人在弯腰、起身,弯腰、起身……⑤

下午,我们终于到达山顶,太阳照在古城上闪闪发光。有人搭好了帐篷,有人在赞叹着古城,有人在写诗……他们都热爱这风景,百般欣喜,纷纷拍照留住这最美的风景……⑥

过了不久,我看见那个老头上来了,他手里多了几大包东西,都是用黑袋子包住的,看不见是什么。我不禁好奇地想:是好看的鹅卵石?是精致的松果?是美丽的花儿?正胡乱猜测的时候,一个白色的餐盒从黑口袋中掉出来了!我震惊了,联想到老头“弯腰、起身”,难道……那黑口袋里的都是……我定住了,怎么也迈不开脚,呆呆地盯着老头:他很黑,脸上深深的皱纹像一道道沟壑,头发全白了,眼睛在太阳下眯成一道缝。⑦

这才是最美的风景!留住他!⑧

①从色彩角度来写景,也简单介绍了主要景物,可是缺乏必要的交代——这个地方是哪里?

②引用了《答谢中书书》的句子来增添文采,但没有形成空间构图,没能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

③目的地应该有名称,顺带应交代为何要爬上这座山的顶点。是因为这里风景最美?这样可以不断扣题。

④登山的目的不仅是俯瞰大地,更是眺望最美的风景。写景要注意抓特点,林中出没野兔、松鼠,其实这是亮点,可惜一笔带过,没有写出野趣。

⑤游客留下一堆垃圾,此处应该写上几笔:这些垃圾与美丽风景不协调,但许多游客扔得很自然。再补上老人如何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为后面老人的行为铺叙。

⑥“太阳照在古城上闪闪发光”,此句不够准确,没有写出全景图的特点。

⑦揭晓了悬念,难道只是“我”惊呆了?扔垃圾的游客就没有反应吗?写老人外貌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突出他的心灵美吗?此处该有感触、感悟。

⑧篇末虽点题了,但有点突兀,因为前面缺乏抒情、议论的铺垫;这个点题太直白,不耐人寻味;“留住他”也不准确,不是留住这个老人,而是留住美的行为和关注环保的情怀。

失误分析

1.最后一段只是点题,而不是升华主题。“这才是最美的风景!留住他”,这个“他”指那个老人,这样的内涵显单薄,而且不够准确,不是老人家是风景,而是他的行为美是一道风景,他那颗关注环保、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心灵更是一道风景。“最美风景”可实可虚,可以是自然风景,也可以是人物的风景、心灵的风景,进而思索——留住了心灵美丽的风景,大自然的风景才更美。这样不断思索,内涵就会丰富、耐人寻味。

2.缺乏细节描写。作文的重点是表现老人的行为美,可遗憾的是,老人收拾垃圾的细节,老人在山顶的情态、动作等细节,描写不多,导致情感缺乏引爆点,升华主题缺乏支撑点,画面缺乏神韵点。

3.写景没能抓住“最美”来写,画面的呈现比较凌乱。文中的风景描写局限于山、水、鸟、花等“大众脸谱”,没有突出景色与众不同的地方。同时,景物描写多次重复,没有形成完整的画面,给“最美”打了折扣。

升格展示

留住最美风景

◎谷雨航

长江之南花溪河畔的重庆市巴南区南温泉景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游人们争先恐后前来游赏。

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末,我和家人来到南温泉山游玩。清晨,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山林间的薄雾缓慢散去,我们走在山道上,聽鸟儿歌唱,看飞瀑流动,观昆虫争斗。仰望山顶,高耸入云,气势宏伟,于是我们决定去爬最高峰。

登山开始了,一起出发的几十位游客中有一位老头,满头银发,面色较黑,背着一个黑色双肩包,戴着白色手套。众人向山顶拥去,都想尽早站在最高峰一览众山小,老头则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

正午,阳光毒辣辣的,我们找了个阴凉多风处休息,大家围坐在一个大石头前,喝水,吃东西。稍作休整,我们继续向山顶进发。老头望着一地的垃圾,欲言又止,眼神中满是疼惜。走了几十米,我回头看见老头还在刚才休息的地方,也许他累了,想多休息会儿。继续爬行。每当我回头,都能望见老头一路弯腰、起身,弯腰、起身……

下午四点,我们终于到达顶峰,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呀,这里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奇花绽放,怪石林立,潺潺的流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有人搭好了帐篷,准备第二天看日出,有人啧啧赞叹着美景,有人在写诗画画……他们万分欣喜,陶醉在美丽的景色中,纷纷拍照留住这最美的风景……

过了很久,老头才跟上来,他身上脏兮兮的,手里多了几个黑色的鼓鼓的塑料袋。我好奇地猜想:里面装着精致的松果?好看的石头?这时,一个白色餐盒从黑塑料袋中掉出来了!我无比震惊,黑塑料袋里装的是老头捡的垃圾!他喘着气,满头是汗,眼睛在太阳下眯成了一道缝,散发着慈爱的光芒。老人家一路上都在捡拾游人丢弃的垃圾,这行为让我肃然起敬,瞬间,我明白了:这美丽的自然风景要想长久保持美,需要我们的行为美,需要我们拥有像老人这样关注环保、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心灵。

我来南温泉景区本是为了看最美的风景,没想到却看到了比风景更美的“风景”。一些游客看到老头手里的垃圾袋,羞愧地低下了头。

留住心灵美丽的风景,大自然的风景才更美。我希望,我们都能留住最美的风景。

(重庆巴南区全善学校八年级)

升格点评

升格后的作文有以下亮点:

1.主题升华了。“最美风景”的内涵耐人寻味。小作者不仅注意扣题,更重在意蕴的升华,从平凡的生活画面中思索出深刻的主题。

2.细节描写鲜活。老人的外貌、行为等更传神,引爆了小作者的情感,引发其深入思索。

3.抓住景区山多水多的特点来描写,笔墨不在多,而在于烘托意境,呼应题眼“最美”。

猜你喜欢

升华山顶老头
山顶站不了几个人
成长才最重要(相声剧本)
回归教材,让探究升华
在山顶
浅析升华现象成因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此人是否到过山顶
傻老头生活派
秋千飞起来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