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康复治疗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影响

2021-07-08孙陈陈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精神病医务人员住院

孙陈陈

精神病指的是人受环境、社会、生理或者是心理等原因而导致的性格、心理以及行为异于常人的情况,常见的症状包括有妄想、智力低下、兴奋、焦虑以及幻觉等,根据其具体表现可以分为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病、抑郁症、恐怖症、神经衰弱以及器质性精神病等多种类型,对患者生活质量存在着较大的影响,所以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1]。大多数精神病患者受发作频繁、无自理能力等影响需要在医院中接受长期治疗,常规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其偏重于疾病治疗,对患者社会功能、自理能力等较为忽视,预后较差,所以应增加康复治疗内容。而受患者实际病情、性格特点以及致病原因等影响,不同患者具体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为进一步保证治疗效果,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情况设置针对性治疗方案[2]。基于此,本院进行了个体化康复治疗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影响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医院2017年4月—2019年6月间接受的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中选择80例并通过双色球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中男女比为22:18,最小20岁,最大46岁,平均(30.05±8.76)岁,病程1~9年,平均(4.37±2.04)年;观察组40例中男女比为21:19,最小21岁,最大46岁,平均(30.20±8.68)岁,病程1~9年,平均(4.41±1.9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征得了患者及其亲属同意。本院伦理委员会知晓并批准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40例仅给予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内容:指导患者按照医嘱服用抗精神病相关药物,并鼓励其参与常规文娱活动。

观察组40例在其基础上增加有个体化康复治疗,内容如下。

(1)生活能力训练:要求医务人员对患者现目前生活自理能力进行了解与评估,而后指导患者按时起床,指导并协助其如何整理床上物品,教患者进行洗漱,包括洗脸、刷牙以及洗手等内容,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按时剪指甲、刮胡须、勤洗手、勤换衣物等。除此之外,还应指导患者正确的摄取食物方法,正确进行物品、服饰清洁,以增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建议生活自理能力训练频次为2次/周,且应尽量安排在对应晨起、睡眠时间段,并最好通过示范性教学、面对面实践指导开展训练,促使患者能更为快速理解教学内容。除以上简单内容外,还应组织患者进行系列活动,如环境卫生打扫、书籍整理等,一方面其能使患者感受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可增强其生活能力。

(2)社会功能训练:医务人员应组织患者进行社会功能训练,主要目的为增强其自我表达、与人沟通能力。社会功能训练的主要方式为在医务人员引导下,设置一定的背景环境,通过情景剧以及角色扮演的方式组织患者治疗相互沟通交流,并学习赞美与感恩等表达,以上为基础社会功能训练内容,当观察到患者病情一定程度好转后,可加大训练难度,组织并鼓励其参与财务管理、食物安排以及更大规模的病友交流等活动。除此之外,对于病情允许的患者,可以组织到社会环境中参与一定的活动,如在亲属陪同下到商场购物,又如在亲属陪同下到菜市场买菜等,使患者与社会人员有一定的接触。一般情况下,社会功能训练的频次为2次/周。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功能训练还应注意患者的生活背景,针对处于后续在农村生活更多的患者,可以模拟田间劳动训练,针对后续生活在城市的患者,则应模拟工作环境进行训练,以使得社会功能训练发挥切实的作用。为了增强患者的训练积极性,还可以设置一定的奖励,包括但不限于语言鼓励、物质性奖励等内容。

(3)文体娱疗:为进一步丰富患者生活,使其感受到生命的朝气与活力,医务人员应组织患者进行文体娱疗,包括有适当幅度的运动锻炼、娱乐活动等,如篮球、早操、扑克、音乐欣赏、插画、剪纸、看电视电影、书法以及跳舞等,需要注意的是,文体娱疗前应了解患者兴趣爱好情况,以使其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能真正感受到快乐。一般情况下,文体娱疗的次数也应设置为2次/周,且时间应控制在1 h左右。

(4)健康教育: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强其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医务人员应组织患者进行疾病健康知识教育,其内容包括有精神病基础知识、治疗方法及效果预算、用药方法、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等。一般情况下,建议健康教育的频次为至少2次/周,且单次时间应控制在30~45 min,以避免一次性传递知识过多患者不能理解,也避免了患者因单次长时间教育而产生无聊、不耐烦的情绪。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患者病情发展程度不同,文化程度也不同,所以其认知水平、理解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保证患者理解健康知识内容,医务人员应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包括视频、文字、多媒体、面对面交流等。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患者的社会功能情况通过功能独立性(functional independence,FIM)评定量表[3]反应,分数越高显示社会功能越好;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通过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量表[4]反应,分数越高显示自理能力越好;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通过简明精神病量表(brief psychiatric scale,BPRS)[5]反应,分数越高显示疾病症状越严重。除此之外,患者的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还通过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urses’ 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SIE)[6]反应,其中包括了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以及个人整洁、抑郁、迟缓以及激惹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分数越高显示治疗效果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版本)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FIM、BPRS、ADL评分情况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的FIM评分为(114.55±10.38)分,BPRS评分为(32.36±5.10)分,ADL评分为(14.59±2.21)分;而对照组则依次为(94.67±8.94)分、(52.61±8.79)分、(11.80± 1.34)分。两组对比并用t检验有:t=9.178、12.603、6.827,P=0.001、0.001、0.001,即表示观察组的FIM功能独立性评分、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PRS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NOSIE评分情况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NOSIE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评分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中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NOSIE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评分情况(分, ±s)

表1 两组患者NOSIE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评分情况(分, ±s)

3 讨论

人的精神活动本身是协调统一的,其接收外界刺激,根据社会背景、自身性格特点等做出一定的反应,当其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时,如五感、情绪、人格、记忆以及意识等,则可能导致精神活动出现异常,最终诱发精神病[7]。由于不同精神病患者病情程度、致病原因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其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

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指的是在了解患者病情后,给予其对症药物治疗以缓解精神病相关症状,但对于病程较长且长期住院的患者而言,仅仅使用药物治疗,掺杂小部分文娱活动的情况下,患者日常生活较为乏味,恢复时间也一定程度延长,同时该疾病治愈后,在患者长时间未接触社会环境,生活大多接受医务人员、亲属帮助的情况下,患者并不能良好地适应出院后生活,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迷茫、生活不能自理问题,如转换不良好则可能进一步导致心理问题,促使精神病复发[8]。而个体康复治疗则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出现的一种治疗方法,其能根据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制定针对性康复方法,使患者在住院过程中适当保持与外界的联系,通过生活能力训练增强其自理能力,减少对医务人员、患者亲属的依赖,减轻医院及患者家庭的压力,同时还能使患者更为自信[9];通过社会功能训练增强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避免其因为长时间住院而丧失社会功能,使患者感受到自我价值,同时其中深层次的技能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适应出院后生活[10];通过文体娱疗丰富患者住院生活,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改善住院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通过健康教育促使患者正确认知疾病,了解疾病治疗方法,增强精神病治愈信心,进而更为配合医务人员工作,保证治疗效果。所以说增加个体化康复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社会能力均得到改善,身体康复速度也一定程度加快。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的FIM评分、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BPRS评分、NOSIE评分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NOSIE评分中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内容相符[11]。

综上所述,对于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而言,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改善其社会功能以帮助其适应社会,增强预后,临床治疗效果良好[12-13]。

猜你喜欢

精神病医务人员住院
妈妈住院了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都有精神病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