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在骨科创伤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7-08黄仕健陈可锋洪杏高
黄仕健 陈可锋 洪杏高
骨科创伤指由于外伤造成的骨折和脱位,韧带、肌腱损伤,主要的外伤有车祸伤、机械绞伤、打击伤,儿童和老人会出现滑倒、摔伤。外伤造成的骨折经常合并严重的软组织损伤,有时暴力大,骨块会刺破皮肤造成开放性骨折,处理比较困难,常见的骨折有锁骨骨折、肱骨干骨折、尺桡骨骨折、胫腓骨骨折、股骨干骨折、踝关节骨折等。近年来,骨科创伤患者数量在日益增加的交通工具的作用下日益增加,创伤程度也日益复杂,因此亟待临床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创面早期愈合[1]。常规创面处理下患者的痛苦程度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增强,进而促进医疗纠纷发生风险的增加[2]。本研究统计分析了2017年1月—2020年1月医院骨科创伤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了骨科创伤中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医院骨科创伤患者9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组(n=45)和常规创面清创处理组(n=45)两组。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组患者中男性30例(66.7%),女性15例(33.3%),年龄18~61岁,平均(36.5±6.4)岁;创伤面积10~32 cm2,平均(21.3±3.4)cm2。在创伤部位方面,腕部16例(35.6%),腰部14例(31.1%),髋部11例(24.4%),足踝4例(8.9%);在致伤原因方面,交通意外伤22例(48.9%),坠落伤9例(20.0%),刀伤8例(17.8%),其他6例(13.3%)。常规创面清创处理组患者中男性29例(64.4%),女性16例(35.6%),年龄19~62岁,平均(37.3±6.5)岁;创伤面积11~32 cm2,平均(21.6±3.8)cm2。在创伤部位方面,腕部15例(33.3%),腰部13例(28.9%),髋部12例(26.7%),足踝5例(11.1%);在致伤原因方面,交通意外伤21例(46.7%),坠落伤10例(22.2%),刀伤9例(20.0%),其他5例(11.1%)。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具有正常的心肺功能;(2)均具有正常的凝血功能;(3)均符合骨科创伤的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1)有精神性疾病;(2)有造血系统疾病;(3)有肝肾功能障碍。
1.3 方法
1.3.1 常规创面清创处理组 对创面进行彻底清创,将失活组织清除掉,将凡士林纱布覆盖在创面上,将创面包扎起来,在此过程中将外用敷料包充分利用起来,定期换药,植皮术前保证有新鲜肉芽组织形成于创面,最后封闭创面。
1.3.2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组 对创面进行彻底清创,将坏死组织、异物清除掉,将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置入,对创面及其周围皮肤进行清洗,在此过程中将75%乙醇、0.9%氯化钠注射液充分利用起来。裁剪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形状、大小类似于创面,在创面上敷贴。将间断处缝合起来,在此过程中将4.0丝线充分利用起来,保证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材料和创面充分接触并充分引流。对创面及其周围皮肤进行清洁并使其保持干燥,将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硅胶引流管封闭起来,在此过程中将半透明膜充分利用起来,粘贴范围应该在创面周围3 cm以外,将负压瓶和引流管连接起来,采用中心负压吸引,将负压调整为30~40 kPa。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期间使通畅的引流管得到有效保证,4~8 d后打开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给予患者植皮术治疗。
1.4 疗效评定标准
优:治疗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在10×109/L及以下,创面自行愈合,无感染,不需要后期处理;良:治疗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在(10~15)×109/L之间,创面基本愈合,无感染,具有较少的分泌物,有肉芽组织增生,需要后期处理;差:治疗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在15×109/L以上,创面在感染的作用下恶化,无新鲜肉芽组织[4]。
1.5 观察指标
(1)创面愈合时间;(2)住院时间。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在创面愈合优良率方面,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组为100%(45/45),常规创面清创处理组为71.11%(32/45),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常规创面清创处理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创面清创处理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d, ±s)
表2 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d, ±s)
3 讨论
大多数骨科创伤患者均可能有皮肤软组织大面积损伤出现,创面较难愈合,骨折内固定术会促进术后感染风险的提升,减慢伤口愈合速度,将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延长,促进疾病疼痛程度的增加[5]。现阶段,临床日益广泛应用了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VSD辅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6-7]。同时,其还具有较为简便的操作[8]。相关医学研究表明[9-10],在骨科创伤患者的治疗中,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具有较好的可行性,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促进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的缩短、创面愈合优良率的提升。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创面愈合优良率方面,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组为100%(45/45),常规创面清创处理组为71.11%(32/45),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常规创面清创处理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创面清创处理组(P<0.05),和上述研究结果一致。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在机体的某一部分与机体其他部分间、或与外界间建立开放通道以达到治疗目的的外科手段,它是外科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之一[11]。能够及时排除体腔、器官或组织中的脓性积液、坏死组织、异物、异常积聚的血液和消化液等有害物质,以减低压力消灭死腔,消除对机体的炎性刺激,改变感染部位的生物环境,减轻机体的炎性反应,抑制局部细菌繁殖,防止感染扩散,促进炎症消退,也就是说预防或治疗由于脓性渗出液、坏死组织、异物、血液、消化液等积聚而对机体造成的生物学损害[12-13];保证缝合部位的正常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4];观察引出物的数量和性状,以便判断被引流区内的情况[15],从而促进骨科创伤患者创面感染发生风险的降低,为肉芽组织生长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创面愈合时间的缩短[16-17]。
综上所述,骨科创伤中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临床效果较常规创面清创处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