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产蛋鸡脂肪肝的诊治体会
2021-07-08苗跃辽宁省北镇市动物卫生服务中心
文│苗跃(辽宁省北镇市动物卫生服务中心)
产蛋鸡脂肪肝是一种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是由于脂肪代谢障碍导致脂肪在肝内大量蓄积,临床表现为肝肿大、发黄、质脆。该病发生有多种原因,一般有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环境因素、疫病因素、中毒因素等。遗传因素导致不同品种鸡对脂肪肝的敏感性不同,肉用种鸡比蛋鸡具有更高的发病率。另外,在产蛋高峰的蛋鸡雌激素代谢增强,雌激素可促进肝内的脂肪合成,该病也多发于高产蛋鸡。该病一般发生在产蛋后期,以零星死亡或受惊吓后突然死亡为特征,一般不容易被发现,只有出现死亡或发生其他疾病时才会被发现。近年来,产蛋鸡脂肪肝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常常导致产蛋率低下、产蛋高峰时间短、死淘率升高等情况,严重影响蛋鸡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一、发病情况
2020年12月,辽宁省北镇市某蛋鸡养殖场,饲养京红蛋鸡20000只,300日龄出现症状,采食量偏高,零星死亡,病死鸡体重偏大,鸡冠发白,每天死亡1~2只,有时隔天死亡,死亡不规律。据养殖户描述,近段时间鸡群每天4:00~5:00出现惊吓表现,惊吓过后常有腿瘸症状或零星死亡,产蛋率为85%,白皮蛋和软皮蛋增多,产蛋高峰时间短。
二、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
经现场查看,鸡群精神状态良好,采食量偏高,粪便变化不大,个别排黄白色稀便,产蛋有延迟,鸡蛋颜色发白,个别有褐斑蛋或易碎蛋。病死鸡鸡冠发白,体重偏大,肛门外翻,有未排出的硬壳鸡蛋。
剖检病死鸡可见:打开腹腔,流出大量腹水和血凝块,腹腔和肠系膜有过量脂肪沉积;肝破裂、发黄,用手抓不成型,油腻状,易碎如泥;脾轻微肿大,嗉囊、肌胃内有大量未消化的饲料;十二指肠轻微出血,卵泡正常,输卵管内有未排出的硬壳鸡蛋;其他器官无明显病变。
三、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初步为产蛋鸡脂肪肝,未进行实验室诊断。
四、治疗方案
1.饲料中添加0.2%氯化胆碱,连续添加2周。
2.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3,每吨饲料250克,连续添加7天。
3.饲料中添加降脂保肝散每吨饲料1000克,连续投喂7天。
4.饲料中添加葡萄糖氧化酶1000克/吨饲料,连续添加7天。
5.饮水中添加肝胆颗粒每吨1000克,连续投喂7天。
五、治疗效果及体会
用药1周后鸡死亡逐渐减少,两周后已经无死亡。产蛋鸡脂肪肝的发生有以下多种原因:营养因素多是由于饲料配方不合理,可能是高能低蛋白、低能高蛋白、氯化胆碱缺乏、饲料原料霉变等因素;环境因素多是由于惊吓、转群等突然应激,还有高温高湿天气导致鸡新陈代谢紊乱和运动不足;疫病因素是一些细菌或病毒性疾病导致肝损伤或肝代谢障碍;中毒因素是一些霉菌毒素引起的中毒可造成肝的不可逆损伤。临床防治要查明病因后对症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该病的治疗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一是饲料配方要科学合理,根据蛋鸡的日龄和饲养阶段选择合适饲料配比,饲料中添加充足的维生素、生物素、胆碱、蛋氨酸等,防止脂肪在肝中蓄积,饲料原料保证绝对新鲜无霉变,不使用来源不明的原料,不采购陈化粮和霉变酸败原料,饲料中严禁使用大量杂粕。二是加强饲养管理,每天按时通风,定期消毒和驱虫,饲料投喂要定时定量,严禁超量投料,料槽中饲料保证新鲜,1天1投喂。三是发病后要及时治疗,饲料中的添加氯化胆碱以分解蓄积在肝中的脂肪,必要时可使用中草药降脂保肝。
该病的预防要从雏鸡开始,一定要贯彻“肝好鸡才好,鸡好才能下好蛋”的原则。近年来,由于不同原因导致蛋鸡产蛋期各种肝病时常发生,有时育雏阶段或青年鸡阶段由于使用了霉菌超标的饲料、大剂量的药物或是饲料配比不合理等,导致鸡肝受损,产蛋期往往表现出脂肪肝、肝坏死、肝增生、肝肿大等症状。鸡群一旦发生脂肪肝没能及时治疗,产蛋率会快速下降,并很难再上高峰。因此,养殖场户一定要提早预防该病,才能保障鸡群健康,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