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1-07-08王涵
王 涵
(辽宁省鞍山市汤岗子医院,辽宁 鞍山 114048)
中耳炎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病症,在发病后会对患者产生严重的影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大大降低[1]。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上的一种化脓性炎性病变,在发病后患者的中耳存在积液,导致出现炎性反应。耳积液一般为黏液、浆液或浆黏液,一般不包含血液和脑脊液等相关成分[2]。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听力水平直线下降,且伴有耳鸣、耳痛、耳内存在明显的堵闷感。分泌性中耳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2种。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在急性发病基础之上演变而来的,主要是因为在急性中耳炎发作时患者没有能够及时的就诊和治疗而导致[3]。本研究主要探讨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8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4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5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55,P=0.8736);观察组患者的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为(39.52±20.16)岁,对照组患者的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为(41.28±19.55)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06,P=0.5759)。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均被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符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中关于该病症的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均伴有听力下降、耳鸣、耳痛、耳闷胀感等显著临床表现[4]。③经临床检查发现患者存在鼓膜内陷,表现为光锥缩短、光椎变形甚至消失,骨柄向后上方移位,椎骨存在短突明显外突,鼓膜存在浑浊并失去正常光泽,表现为琥珀色或淡黄色,个别为乳白色,可见液平面或气泡,鼓膜活动期存在明显受限,患者纯音听阀测试表现为轻中度传导性耳聋,部分患者存在混合性耳聋,对患者进行声导抗测试,提示鼓室图均为B型或C型[5]。④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均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明显鼻炎等部位占位性病变的患者或中耳乳突等慢性病变患者。②耳室中合并脑脊液或血液等混合液体的患者。③其他类型的耳道疾病患者。④因其他原因而导致耳室中存在积液的患者。⑤对本研究所使用的治疗方法不耐受或者过敏的患者[6]。⑥因各种因素无法完成治疗,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鼓膜穿刺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时,患者需将病变的耳朵面向主治医师,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耳朵外廓和耳道进行常规消毒,通过2%的丁卡因棉片对患者的耳鼓膜和外耳道皮肤进行麻醉,麻醉满意后需在耳内镜直视下,通过鼓膜穿刺针从患者鼓膜前下穿刺至鼓室中,同时将鼓室中的积液抽出,直至相关分泌物抽取干净为止。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为患者配合鼓室注药治疗,主要是通过应用5 mg的地塞米松和4000 U的糜蛋白酶混合药液以加压注射的方式注入到患者耳鼓室中,同时嘱患者进行慢吞动作,以完成对鼓膜穿刺和注射药物的治疗[7]。在治疗完成后,为患者常规进行抗感染治疗1周,1周后嘱患者进行复查。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2000、1000 Hz、500 Hz的听阀水平。治疗后,患者的听力得到改善、耳内闷胀感和耳鸣等临床症状得到纠正,对患者进行纯音听阀试验在25 dB以内,纯音侧听气鼓导差缩小到10 dB以内,鼓室图恢复为A型,说明痊愈;治疗后,上述临床症状消失或得到明显改善,对患者进行耳镜检查发现鼓膜内陷得到改善,为患者进行纯音测听语频区听力得到明显提高(提高10~15 dB),但是没有达到正常水平,鼓室图从B型转为C型,或从C型转为A型,则说明好转;治疗后,患者再次表现为鼓室积液或耳闷症状,耳鸣症状没有得到明显缓解,患者的耳镜检查结果和治疗前相同,对患者进行纯音测听显示语频区听力没有提高,而声导抗检验显示患者鼓室曲线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5%(77/80),对照组为85.00%(6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2/80),对照组为12.50%(1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不同频率的听阀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2000 Hz、1000 Hz、500 Hz的听阀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频率的听阀水平比较(dB,)
表3 两组不同频率的听阀水平比较(dB,)
3 讨 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非化脓性炎性反应。临床将其分为急性和慢性2种,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是在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患者在发生中耳炎后,咽鼓管功能会存在一定的损害,该病症的发生一般与感染和免疫学等因素存在一定的关联性[8]。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发病后会在不同程度上对患者的听力造成影响,同时患者会伴随多种不良表现,如耳闷、耳鸣等,这就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探究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治疗方式逐渐成为临床的主要任务。临床通常选择抗生素、激素或手术方案等方法治疗该疾病,但相关治疗方案均存在潜在的风险,易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在治疗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时要注意,对患者进行检验和鉴别,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本研究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常规鼓膜穿刺治疗联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可行性[9-11]。对患者进行鼓膜穿刺治疗可有效的将患者耳室中的积液进行清除,但单纯的鼓膜穿刺无法彻底的清除耳腔内积液,这样会导致少量残留的分泌物堵塞患者的穿刺耳孔,避免外界气体进入鼓室。在鼓膜穿刺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鼓室注药治疗,可发挥理想的治疗效果,抑制炎性反应的扩大,对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的药物主要是地塞米松和糜蛋白酶,同时又为患者常规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地塞米松是一种皮质类激素药物,可充分的发挥免疫和抗感染作用,特别是可有效的干预早期炎性反应,抑制白细胞浸润,减少或抑制血管渗出[12-15]。糜蛋白酶可降低分泌物的黏度,分解残留的积液,进而有效缓解水肿和局部分泌物,减少鼓室粘连情况的出现。
综上所述,临床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治疗时,在常规鼓膜穿刺治疗联合鼓室注药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对患者产生的干扰,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听力水平,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