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变速器圆锥轴承高度测量的控制方法研究

2021-07-08梁华锋莫国田

南方农机 2021年12期
关键词:差速器内圈外圈

梁华锋,莫国田

(1.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 柳州 545007;2.柳州上汽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广西 柳州 545006)

1 背景描述

变速器总成为了增加啮合齿轮的重合度,采用了大量的斜齿轮,变速器运行过程中斜齿轮会产生轴向的力,基于圆锥轴承的特性[1],变速器中使用圆锥轴承承载轴向力,锥轴承需要选配垫片预紧锥轴承[2],否则会出现锥轴承晃动,加速轴承磨损,影响变速总成使用寿命。选配垫片需要测量锥轴承高度及前后壳体深度,计算间隙后选配垫片[3],但是锥轴承在测量过程中无法保证锥轴承绝对的水平,在测量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倾斜。因此,控制锥轴承平行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

2 过程分析

2.1 原因分析

测量两锥轴承端面高度时需要旋转锥轴承内圈,调平圆锥轴承外圈,在斜齿轮的作用下会产生一个往外的作用力F1,在外力作用下会导致安装轴承内圈的轴线倾斜。如图1所示。

图1 轴线倾斜

测量过程中锥轴承外圈放置在锥轴承内圈上时,容易出现圆锥轴承外圈端面倾斜的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锥轴承外圈端面倾斜

2.2 过程分析

对于内圈轴线倾斜情况可采用中心定位,避免侧向力作用时差速器内圈轴线倾斜。如图3所示。

图3 中心顶针作用

测量锥轴承高度采用三个测量头在锥轴承外圈上测量三个均布120°、作用在圆心的半径R 上的点,通过三个传感器数值求平均值,得到圆锥轴承高度。如图4所示。

图4 传感器布局

对于圆锥轴承外圈放置圆锥轴承内圈上时,为了保证锥轴承外圈平行无偏斜,在锥轴承外圈上缓慢增加预紧力从F2=0~400 N,并保持F2=400 N,同时在增加预紧力的情况下以ω=20 r/min 转动内圈,调平圆锥轴承外圈。尽管增加了差速器外圈预紧与差速器内圈转动,依然无法转平差速器外圈,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外圈倾斜一个β 角度,当β=0°时,H1=H2=H3;传感器最高点在β 夹角上投影角度α,如图5 所示。根据余弦定理可得:

图5 投影示意图

其中α、β两个角度为未知数,H1、H2、H3为已知数,可得:

即:C=ΔHmax/ΔHmin。

根据(1)、(2)公式可得:

根据表1,通过(3)、(4)公式可以计算测量机测量时α、β夹角值,如表2所示。

表1 锥轴承外圈三传感器测量值及差值

当出现测量锥轴承外圈倾斜,夹角β、α=0°时,圆锥轴承外圈倾斜图如图6所示。

当圆锥轴承接触点下移H 时,接触点到测量水平距离L0=H*tan(78.2°),如图7所示,倾斜后的1、2号传感器的数值减少为:H1=H-tanβ*L2=H-tanβ*[L1+H*tan(78.2°)]

图7 圆锥轴承尺寸图

倾斜后的3号传感器的数值减少为:

H1=tanβ* {[L1+H* tan(78.2°)]+L10}-H,其中L1、L2是一个常量值),如图6所示。

倾斜后的传感器相对于水平传感器值:

ΔH=〖2H-2 tanβ* [L1+H* tan(78.2°)]+tanβ* {[L1+H*tan(78.2°)]+L10}-H〗/3(其中L1、L2、L10 是一个常量值)。

即可得:ΔH={H+tanβ*[L10-L1-H*tan(78.2°)]}/3

其中:L10-L1-H*tan(78.2°)>0;

由该公式可得,ΔH ≥0;当H=0、β=0 时,倾斜后的3个传感器平均值与无倾斜3个传感器平均值最小,因此需要控制β角度。

可以得出,当锥轴承外圈放置倾斜时,比水平测量数据值大。

2.3 数据验证

同一个差速器小总成,倾斜不同角度,使用三坐标测量三个传感器值在外圈对应的位置,如图8所示。

图8 圆锥轴承外圈测量

测量数据汇总后,根据公式(3)、(4)可以计算出α、β夹角,如表3所示。

表3 三坐标测量值及倾斜角

对β与平均值-139.13数值进行拟合绘制曲线图[4],如图9所示。

图9 β 与平均值-139.13 曲线图

根据拟合曲线可以得:y=0.348 7*X2-0.000 612 6;

当x=0°时;y=-0.000 612 6;

即x=0°时;y=139.13-0.000 612 6=139.129 4;

当x=0.1°,y=0.002 9;

当x=0.2°,y=0.013 3。

根据图示随着β 角度增加数值逐渐增大,角度在0~0.2°之间,数值波动在0.013 3 mm内。

对ΔHmax与平均值-139.13数值进行拟合绘制下图曲线图,如图10所示。

图10 ΔHmax 与平均值-139.13

根据拟合曲线可以得:y=-15.36*X2+5.495*X+0.084;

装配线上按0.01控制,x=0.01时;y=0.137 4;

根据图示随着ΔHmax增加数值逐渐增大,数值波动在0.137 mm。

3 结论

1)对于圆锥轴承内圈倾斜情况,增加中心顶针,避免圆锥内圈倾斜;

2)对于圆锥轴承外圈倾斜,施加预紧力预紧同时转动圆锥轴承内圈导正;

3)对于圆锥轴承外圈需要控制三个传感器的差值在0.137以内,避免测量倾斜导致测量不准确的情况。

通过控制圆锥轴承内圈、外圈的倾斜可以保证测量圆锥轴承高度测量准确,保证变速器总成中选垫正确,避免了锥轴承外圈测量不准确引起的变速器总成故障。

猜你喜欢

差速器内圈外圈
全陶瓷轴承外圈裂纹位置识别方法
航空发动机高速轴承外圈开裂分析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端面间隙偏差对其力学特性的影响*
商用车驱动桥轴间差速器强度分析方法研究
法拉利F430半自动变速器及电子差速器原理与检修(二)
滚动轴承打滑蹭伤微观分析*
无限追踪
非圆锥齿轮防滑差速器动力学分析
智斗灰太狼
2014款凯迪拉克SRX车四轮驱动系统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