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繁殖新技术”线上教学质量分析及改进措施

2021-07-08杭苏琴王子玉茆达干万永杰魏全伟崔雷鸿张艳丽石放雄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1年1期
关键词:课件动物作业

杭苏琴,王子玉,茆达干,万永杰,魏全伟,崔雷鸿,张艳丽,石放雄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南京 210095)

2020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也打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指示[1]下,高校陆续开展了线上教学,切实保障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是国家级一流专业、江苏省品牌建设专业,主要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培养具有扎实的动物科学专业知识,能够从事畜牧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推广和经营管理,并能适应现代生物技术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知识面宽和综合素质高的卓越型人才[2],而本科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

从传统课堂授课转变为线上授课,在实践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这些新技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传统的“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在不降低或提高教学质量基础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教师面临的必修课。笔者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结合自身经历,以“动物繁殖新技术”课程为例,围绕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以翔实的数据为支撑,以客观分析为依据,详细描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态度,现将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繁殖新技术”课程的线上教学情况介绍如下。

1 “动物繁殖新技术”课程的性质、授课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动物繁殖新技术”在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通常是在学习动物繁殖学基础理论之后开设,主要授课对象为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是一门专业选修课。两门课程之间有区别,也有紧密联系。“动物繁殖新技术”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母畜的生产实用技术如发情鉴定、发情和排卵、调控、妊娠诊断和分娩控制等技术,胚胎工程技术如体外受精、克隆、胚胎干细胞和转基因等技术。由于“动物繁殖新技术”涉及的技术都是在动物繁殖基础理论上发展起来的,要求学生掌握每项技术的基础繁殖原理、技术流程、优缺点对动物生产及人类生活的意义。动物繁殖学是基础,“繁殖新技术”是繁殖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2 “动物繁殖新技术”线上教学环节设计和教学方法

2.1 教学环节设计

主要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学习和巩固新内容、布置课外作业和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包括备课(制作PPT、设计课堂)、上课(视频教学、老师或学生课堂即时提问、学生讲述、讨论等)、课外作业(教师课堂提问学生课后找答案、学生自学下堂课内容)等,检查复习可通过课前提问、课堂即时提问、小作业、单元测试等实现,学习和巩固新内容可以通过学生学习老师录制的视频或制作的课件、突出重难点等实现。

2.2 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通过录制视频用简明扼要、重难点突出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在讲述过程中教师还可设置简单的小问题,促进学生在课件学习过程中探索答案[3]。为了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制作的课件除讲授的主要内容外,还应包括该次授课目录和主要知识点(重难点),在课件最后以问题的形式回顾该次课程的主要内容,促进学生课后复习。

抢答法:上课过程中,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老师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抢答的方式促进教学[4]。

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在课堂,也可以在课后组织学生以全班、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围绕教学内容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5]。例如,以某一教学内容为主题,由学生查阅资料、制作PPT、讲述,接着学生讨论、教师点评;对于之前曾经讲授过的内容在本堂课用到的,进行设置几个小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果,老师进行完善和总结;

练习法:教师可以在上课前、上课的最后时间针对本次授课内容布置小作业,也可以布置课后作业,或设置单元测验[6],目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自主学习法: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查阅资料,整理后反馈给教师,由教师总结;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提出问题;针对较简单的内容,让学生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或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寻找答案,反馈给教师,由教师总结得出结论[7]。

3 “动物繁殖新技术”线上教学活动、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动物繁殖新技术”含绪论在内共有11章的教学内容,线上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上课签到、视频和课件学习、课堂或课后作业、话题讨论、单元测验等,2018级参与学习总人数82人,分为两个班级,1 班43 人,有3 名老师授课,2 班39 人,有2名老师授课,现以1班为例分析学生的学习详情。

3.1 上课签到率

全班共有43 名学生,共设置14 次签到,学生平均签到率为90%,其中24 名同学14 次全部签到,其余学生因为网络、时差、未关注等原因有1~3次未签。说明多数学生对按时上课有较高的意识和自觉性,少部分学生还需养成按时上课且签到的习惯,在今后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前通知或学生们互相通知达到满签。

3.2 数据统计

视频和课件学习情况:该课程全部教学内容共有37个任务点,每个任务点有课件和视频(老师根据上课内容自己录制的)两种方式供学生学习,全课程共发布37 个视频和37 个课件。学生参与各任务点课件和视频学习的具体情况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全部学生都积极参与了各任务点的视频学习,参与率为100%;相对于视频学习,学生学习课件的积极性略有下降,只有3 个任务点学生参与率达到了100%,21个任务点学生参与率达到了97.6(42/43),另有12个任务点学生参与率达到了95.3%(41/43),还有1 个任务点只有40名同学参与了学习,参与率为93%(40/43)。说明学生仍然喜欢通过老师的讲解获取知识,超过95%的学生能自觉认真地学习课件和视频,学习态度非常端正,只有少部分同学可能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未能学习课件。提醒教师在线上学习时,尽可能克服困难录制视频或直播授课,学生尚不能从教师授课(动态)突然切换为课件学习(静态),两种模式彻底切换尚需时日。

3.3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在学生学习了各任务点的视频和课件后,任课老师根据各章的知识点和特点分别以随堂作业和课后作业两种形式供学生巩固基本知识,主要分为客观题(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主观题(简答题、问答题、讨论题),每章题型分布见图2。由图2 可以看出,各章均以客观题为主,约占总题量的85%,说明教师对学生每章学习的要求仍以基础知识为主;学生各章作业完成情况见图3。由图4 可以看出,全部章节只有第十章是全班43 名同学都交了作业,其余10 章每章有2~7 名学生不提交作业,有5 章超过90%(39/43)的学生提交了作业,有10 章超过85%(37/43)的学生提交了作业。说明大多数同学能即时复习,巩固知识,学习态度端正。经核查约有6名同学对待作业较随意,拖了全班后腿。从图3还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提交的每份作业都进行了批改,说明老师对待学生非常认真,尽职尽责地履行了教师职责。针对少数同学学习积极性不高,可能与他们对专业的认识有关,建议教师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同学有意识地多加关注,主动提醒,单独谈话,开解专业思想等,争取作业完成率达到95%以上。

图2 各章主观题、客观题量分布

图3 各章作业完成情况

3.4 学生成绩分析

见图4、图5。

由图4可以看出:有6章作业最高分达到满分100分,其余5章最高分在66~94分之间,最高分只有67 分的则是由于老师出题时未按100 分设置。有5 章的作业最低分在45~63 分之间,其余6 章最低分低于45分。结合图5学生成绩在各分数段分布的统计结果发现,前5 章获满分学生人数较少,1~9人,其中第一章、第五章70分以上学生占比分别为33%和53%,可能是由于第一章是绪论,学生不重视,还可能与刚开始上课学生不适应及第五章知识太难有关,其余3 章70 分以上学生占到72%~88%。说明经过第一章的学习学生逐渐适应,且对正式学习内容有了更多关注和投入,学习态度不断改善;第六~十一章,除第九章只有4人获满分外,其余5 章获满分学生人数从10 人至43 人不等,相较于前5章获满分人数大幅提高,70分以上学生比例在67%~100%之间,特别是最后两章90 分以上人数达到93%,可能与前5 章学生需要适应、客观题量更大、学生审题不清盲目答题有关,由于客观题更偏向于基础知识和细节知识点,如果审题不清、概念不清,学习内容容易混淆和遗漏,极易出现错误,导致分数偏低,当然也可能与教师出题难有关;另一方面,从学校要求全部学生成绩最好呈正态分布来看,第二~七章更符合要求。经过上述分析,提醒教师应该客观题与主观题并重,或根据各章内容平衡主观、客观题量;针对一些重要的细节,可以提醒学生引起重视,尤其在绪论学习时要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让学生更加关注。

图4 各章最高分、最低分与平均分

图5 各章学生成绩分布

3.5 课堂随机提问抢答情况

共设计抢答提问4 次,平均参与率为49%,原因可能是少部分学生反应迅速进行了抢答,部分学生紧跟其后,答案相似,导致部分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当然也不排除少量学生不想参与。

3.6 讨论情况

共发布讨论题34 个,学生回复444 条,其中9名同学回答了全部讨论题,7名同学回答了70%以上的问题,其余学生回答量低于50%。说明学生参与讨论题的热情不高,原因可能与学生未能及时关注、写字多怕麻烦、老师没有反复强调有关。

3.7 两个班最终成绩对比

最终成绩主要由视频进度和得分、讨论得分、章节学习次数得分、作业得分、任务点完成比例经过一定加权得出,由于只有1班施行了签到和课堂抢答活动,这两项未在最终成绩中反映出来,两班最终成绩对比见图6。由图6可以看出,两个班最终成绩分别为84.7 分和89.7 分,说明虽然授课老师不同且是首次采取线上授课,但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较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两个班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与教师对每个单项设置的权重有关;从每个单项看,两个班得分相似且都较高,说明多数学生能主动学习,对待课程的态度认真,线上学习可以推广。

图6 两班最终成绩对比

4 小结

综上所述,虽然第一次采取线上教学,但通过教学设计、录制视频和学生学习过程中采用多种、灵活教学方法,结合课件、作业、提问、讨论等方式,将教和学有效融合,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为了达到更高的学习目标,教师需要更耐心,将工作做得更细一些,尤其针对少数可能对专业认识不清的同学更应该多加关注和引导。

猜你喜欢

课件动物作业
快来写作业
最萌动物榜
作业
动物可笑堂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动物捉迷藏
有趣的动物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