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

2021-07-07陈彦兵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

陈彦兵

【摘要】城市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载体,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环境污染等。因此,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实施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念,关注城市的生态环境,控制城市污染,使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主要对生态城市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从而提出具体可行性的措施,以期为提高生态城市规划水平提供帮助。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可行性措施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5.026

1、引言

我国经济已经达到一定的发展阶段,在今后一段时间,为确保城市长远健康发展,必须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经济效益联系起来,实现双赢。在生态城市规划这项工作中,需要政府、规划师、建筑师、企业、居民等多方共同努力,致力于建设最美丽的绿色生态城市。

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原则

规划的合理性是决定生态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生态城市规划必须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全面考虑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对不同的城市应具体分析研究,再实施规划设计。

2.1经济学与科学原理相结合的原则

生态城市规划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的质量,并在原始城市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而生态环境的经济要求是减少经济发展对人类环境和健康的危害,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再生率,改善生产工艺和技术,改善管理和维护手段。科学合理的生态城市设计规划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需求,并充分体验城市的整体功能。

2.2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从长远来看,生态城市规划要考虑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和完整性,结合历史和原始城市,并在发展过程中不破坏原始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实现未来发展的目标,以及服务于整个城市规划的需要。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有必要合理保护原始生态环境,加强和改善这些环境基础设施应成为重要内容之一。

2.3尊重自然生态和历史背景的原则

合理利用水土等自然资源,维护和培育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增强自然生态服务功能,遵循城市机制,保护城市特色,为城市生态规划设计提供生态保护。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应注重保护自然遗产,文物古迹和保护城市环境,要加强对传统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突出城市理念,塑造城市形象。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还要突出居民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打造生态城市。

3、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缺乏科学指导

2001年开始,国家层面相继提出了若干生态城市发展标准,中国科学院于2001年完成了《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原国家环保总局于2003年制定《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5年发布《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1年发布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低碳生态试点城(镇)申报管理暂行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19年发布《城市绿地规划标准》等等,为各省、市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依据。近些年来,上海、深圳等一些城市对各自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但国内大多数城市仍然主要依靠国家层面出台的指标及标准指导生态城市的建设,没有再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科学指导方案或规划设计方案。

3.2生态文化有待加强

目前,国内一些城市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较少考虑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缺乏对生态城市内涵和文化的理解,地域文化、文化遗产保护没有得到有效重视,城市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考虑不到位,以及对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理论和方法的创新程度也有待提升。因此,很多生态建设项目半途而废或者建成后维护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建设后的生态新城在一定程度上还达不到生态、和谐的要求。

3.3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诸多市政园林工程通常采用纯树种进行单株种植,稳定性较强,乔木、灌木和草木混合种植的排列结构不多,从而导致城市绿化的单一性,不能很好地反映城市的特征,削弱了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许多城市除了种植当地优良的乡土树种外,引入种植了大量外来树种,这些外来树种无法适应当地的环境,容易造成病虫灾害,极易扩散蔓延为入侵树种,极易破坏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城市管理成本逐年增加;城市公共绿地分布不均,人均绿化率不足,绿色建筑与城市绿化率还远远达不到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在工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中,绿色生产技术及绿色能源的使用程度有待提高;公共交通、新能源车辆等绿色交通系统使用程度也不够。

4、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可行性措施

4.1构建以生态为导向的总体规划设计方法

城市是社会、经济和自然的综合体,在借鉴传统规划方法和传统规划价值的基础上,适应城市生态建设,构建以生态为导向的总体规划设计,以复合的系统为规划对象,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并运用社会科学、经济学和生态学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分析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信息,模拟、设计和控制系统中的各种生态关系,指导城市中人與自然和谐相处。各生态城市应在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出台的指标及标准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科学指导方案或规划设计方案指导生态城市的建设。

4.2融入生态文化理念

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应多要立足当地实际,深入结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融入生态文化理念,树立生态价值观念。合理利用城市中的自然资源和自然遗产、文物古迹,创新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理论和方法,加强对生态城市内涵和文化的理解,重视地域文化、文化遗产保护,突出居民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增强城市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突出城市理念,塑造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4.3合理提升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水平

绿化率是城市规划和建筑的生态尺度。近年来,规划师们和建筑师们越来越意识到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并逐渐将绿色生态的概念融入到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中。而城市绿地率,也已成为相关部门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将植物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可以使建筑得到更充分地彰显,绿色建筑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还有助于扩大建筑景观,也降低了建筑的温度,减弱了城市热岛效应。此外,在工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中,应合理使用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能、潮汐能等没有污染的绿色能源,用来替代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的如煤和石油等能源,积极推广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鼓励多使用公共交通、新能源车辆等绿色交通系统,提倡使用清洁干净的燃料和车辆等,降低环境污染。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规划是以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为基础,调节城市结构、功能、资源利用和环境的社会、经济和自然一种有效方法和途径,从而使城市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需要政府部门、生态学家、规划师、建筑师、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生态城市在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离不开规划的指导,以切实可行的规划指导当前城市的建设,逐步建成更加美丽的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米伟北.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J].居业,2018(12):55-56.

[2]罗雪.城市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10):1-2.

[3]高明邹,侯玉洁,路方洲.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22):47.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设计
分析当前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
浅谈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DOM、DEM在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中的应用
探究现阶段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途径
探究现阶段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途径
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研究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分析
产教融合背景下城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城市规划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