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白一黑两座城堡

2021-07-07

旅游 2021年6期
关键词:黑山城墙寺庙

1北白岩村望见山上的中国印。

北白岩内城有奇柏

溪翁庄充满诗意,脑海中浮出画面:清澈溪水,长髯渔者,摇橹泛舟,荡漾山水。闪出另幅:烟雨朦胧,蜿蜒溪水,身披蓑笠,垂钓岸边。而那幅“独钓寒江雪”似乎来得更为简洁,白纸如雪,只需勾出几条墨线,干净直白,意境深远。还是水边的姜太公来得智慧,用直钩钓来世上最大的“鱼”,成为辅佐君王的重臣,留下“愿者上钩”的趣事。

溪翁庄本为村,现在扩为镇名,北濒密云水库,那里的鱼颇有名气。以前曾去垂钓,盯漂时想起了姜太公,彎钩尚且不上鱼,别说用直钩了。弗如的还是智慧,设计好了天子的必由之路。用心良苦,耐心难为。清代皇帝每年往返古北口,不好说每次从溪翁庄经过,水边却无姜太公再现,后人难及古人。

2北白岩内城曾经的城门。

3北白岩内城曾为学校,这是教室。

溪翁庄向西便是明代边关,密云西北若遇险情,调兵遣将必经此地。至清代,村落称为旗鼓庄,不免让人幻想出了旗鼓相当,刀光剑影。而金戈铁马退去,当地人音转为齐各庄,再转为溪翁庄,语音变化,书写不同,有了诗的意境。这在民国《密云县志》上把溪翁庄写为旗鼓庄。当地人俗称齐各庄,读音相近。

掠过溪翁庄的湖光美景,西行几里便是崇山峻岭,明代边关。山势自北而来,在这里转折,向西而去。山岭险要,筑起一道天然长城。最高的主峰当地人称为北大山或北山。山石上镌刻出变形的“京”字,这是奥运会时烙下的“中国印”。

北白岩是溪翁庄镇的大村,有1300多户,3000多口人。尖岩村是修建密云水库时迁徙至此,成为邻居。北白岩村存有城堡,建在村边西北的一块高地上。城东侧开一豁口,墙外立有长城文保碑:北白岩内城堡。城为长方形,南北长不足200米,东西宽近于100米,据当地老人讲,以前主要存放粮草。城墙有四五米高,20世纪50年代末以后,城堡砖石先后有过拆除。至20世纪70年代,城内办起北白岩中学,城墙逐渐拆净。台阶下有一块条石,似为城墙遗物。地上长出荒草,让人产生“城春草木深”的意象。

当年的城墙约1.5米高,外用条石,内为夯土。东城墙外是个大坎子,下有一深沟。村民说城堡设南北二门,而他却没见过。城内空置房屋多年,那是过去的教室、办公室和宿舍。村子还办了中学,应是这一带的大村。

村里以前有戏楼,还有城隍庙、龙王庙等,最大的是宝泉寺。站在城堡望向村内,民居连成一片,北白岩与尖岩二村已与难分边界。村民住在城外。屋顶之上,一棵松柏,那就是宝泉寺。于是走向古树,拜访见证城堡的老者。村委会和幼儿园的位置就是寺址,幼儿园前身是小学校。

柏树立于院子中间,树冠高大,身体粗壮,中有空洞,填满水泥做了补救。以前树洞能钻进人,爬到树腰处,洞内还有马蜂窝。树身有园林部门贴的标牌,侧柏约有500多年高龄,为明代种植,市一级古树。古树围着护栏,内有一门墩,为寺庙门前所用。树前有一卧碑,柏树后是寺庙大殿。大殿前有一东西走向的廊子,卧碑原来放在东头墙上。古寺甚至古城就留下这些文物了。

4宝泉寺内古柏高大。

1北白岩外城铁路隧道。

2北白岩外城龙潭沟与山顶龙头。

3黑山寺城堡望山上敌楼近在眼前。

碑文漫漶不清,仔细辨认,题头有“古柏颂”,文前有“康熙丁亥夏遇宝泉寺观殿前古柏”,结尾落款有“范承勋”字样。他是何许人也?此人乃宋代文学家范仲淹之后,清代的要员,官至兵部尚书,其父为清初名臣范文程。范承勋如何到这里写文?原来他在邻近的青甸村建有别墅,光绪《顺天府志》上记为清溪别墅。范承勋平素喜松,多有种植。这株柏树历经几百年,落入他的视野。

古柏颇为传奇:寺院北的山间有一眼清泉,被当地人称为“宝泉”,寺因此得名。古柏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有人说得益于宝泉的滋润。后来泉水日渐减少,直至断流。古柏渐渐枝干叶落,枯萎至死。寺僧准备卖掉此柏,修缮殿堂。将砍伐之时,住持僧人又觉实在可惜,重新计议,决定募资修缮寺院殿堂。殿堂刚刚修好,奇迹出现,古柏复生,枝叶如初。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兵部尚书范承勋来到密云,路过宝泉寺,见到古柏壮硕,颇为欣赏,又听到僧人讲述了这段非凡经历,拍案称奇,感慨良多,当即挥笔写序作诗,记录了这段故事,请丁刻石,留下此碑。碑文中能辨出“募财”“柏复生”“柏之奇”“造化之灵”等字样,恰似故事跌宕起伏的节点。名门之后,高官作文,寺僧得此墨宝,也是蓬荜增辉之事。宝泉寺有古树,有名人碑文,柏树之造化,亦寺庙之灵秀。

寺在当地有传说:这里叫下宝泉寺,还有中宝泉寺、上宝泉寺。这是一条龙脉。城堡建的那块高地是龙头,用城堡压住。山根处有中宝泉寺,压住龙腰。山顶是上宝泉寺,就在“中国印”那个位置,压住龙尾。三座寺庙费尽力气,只因龙头前面是白河。龙若到了河边,这里要出皇帝。故事真是神奇。上宝泉寺只存遗址,早已没有遗迹。不过以前山门外有井,涌出泉水,流至山下。

北面城堡有黑龙潭

中宝泉寺还在吗?遗迹全无,却能知道位置。不过那里还有座城堡。于是走向城北,约3里,看到立有长城文保碑:北白岩外城堡。城堡早有拆除,城墙以前存有1米多高,毛石“干茬”垒砌,下有条石,中间夯土,整体结构与建筑质量较低,以前可能用来圈马。至20世纪70年代平整土地,残存的城墙也拆了,已无任何痕迹。北行的路面就是城堡东墙地基。路边垒起一道围墙,碎石可能为原来城墙所用。城堡里一片平地,里面种植着果树。

再向前走,有渡槽横跨两山之间。旁边修有铁路,这是京通线。站在铁道上,铁轨从山洞中钻出,向西南而去,建有车站。铁道位置就是寺的遗址。寺庙有大殿、配殿,供奉四大天王、罗汉、佛祖。村里人以前常到这里玩儿,看到过殿内壁画。遗址上寻看,找到块瓦片,上面留有布纹,敲打起来,声音清亮,制作精良,寺庙建造水平可见一斑。难得见到一张几十年前的照片,影像极为珍贵。寺庙建在坡地上,几十级台阶之上才是山门,一侧还开有旁门。照片看到寺院一角,建一亭楼,位置应为钟鼓楼。高大松柏耸立于院墙之上,寺庙规模不小。以此推算,下宝泉寺应更具规模。

这里以前叫上坨,下望城堡,皆在目中。城堡呈百米E下的长方形,利用较高的地势建造。城堡东面北面有城墙,南面好像没有,西边没有城墙,是个坎子,下一深沟。当地人称这座城为堡子,村里的叫城。北山有山沟,里面水很大。这条河水从城堡西南流过,现在河水断流,沟壑可辨。

以前这里蛇忒多,甚至成堆,大的能有水缸粗。所以这条山沟称龙潭沟,潭水称黑龙潭,求雨很灵。二月二龙抬头,前来祭祀的人非常多,摆放各种贡品。这里流传着许多蛇的故事。有一年密云一地大旱,有人来求雨,发现了—条小蛇,用轿子请走,放到—个水坑里,那个地方就降雨了。20世纪70年代,这里修建铁路,盖房时拆用了宝泉寺的砖木材料。挖地基时出现了许多蛇,有的还碰出了血。开山凿洞时,总是塌方,还砸死过人。后来在渡槽这块平地E搭起戏台,请来戏班,唱了三天戏,开山顺畅了。

火车站叫黑山寺。果真有寺,光绪《密云县志》中说得明白,“黑山寺在柏岩庄”。寺在黑山寺村,距此地有七八里。以前称那里为马蜂坎,只有很少几户居住。而修铁路时,因为占地等原因,车站向东移,设在北白岩村域内,名字仍称黑山寺站。其实两个村子都在北山脚下,只是一偏东一偏西。若按铁道线算,只三四里,要近许多。照此说,可能那时黑山寺村还没形成村落,志书便把寺庙记在北白岩村。

黑山寺城堡有别名

4山居小院。

5黑山寺城堡文保碑。

黑山寺有寺也有城堡。再行向西,率先看到路边一块长城文保碑,上书:柏坨山城堡。那是一片坡地,里面辟为耕地,种着庄稼,树木茂盛。坡上围起护坡石坝。看到有关记载,城堡东西长约百米,南北宽约七八十米的长方形。墙体用毛石垒砌。而志书里称为柏山坨,一字颠倒,意义不同,坨只用来标明地名。而柏坨山听起来似为山名。其实城堡距北山还有二三里。那条京通铁路从城中穿过。城堡紧贴路边,毛石拆除,遗迹已无,只有那块石碑标明了曾经的拥有。

再向西北来到黑山寺村。村子北面存有城堡,紧靠“中国印”山脚。望到了山顶上耸立的敌楼,预示着这里地险路要。城堡前有长城文保碑:黑山寺城堡。城堡为长方形,南北长约100多米,东西宽约80米。四面城墙残缺,基础还在,只是高低有别。城堡设一南门,南墙上有垛脚残迹。与其他城堡不同的是,城堡西北角的垛脚为空心基座,四五米高,毛石干砌,开一小门,上面搭有过门石。十几平方米的面积,可供士兵休息,也可由此登上角楼,有着特殊的军事意义,而角楼顶部已无存。

1城堡西北角墙垛脚有口可入。

城墙于2010年经过维修,墙体均为大块毛石垒砌,看起来很整齐。现在南墙成为一面墙体,已无拱券,就连城门下垛脚也很难看出。为行走出入方便,贴着东墙开有南北两座门。当地人介绍,城堡以前用于屯兵,城堡内有6家是老户,三四十口人,现已搬出城外,仅留一户,还不常住。小山村有87户,177口人。村内没有更老的房子,最早的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盖的。

城墙马道铺得平整,北墙东侧低矮,可以登上行走。站在城墙下望,城堡北高南低,内已空旷,果树枝叶掩映间,仅余几间房舍,那是20世纪60年代盖的。一道道矮石墙如护坡坝,错落有致。城内無庙,亦无古井。以前城里人吃水要去山上,那里有一小水库。现在村民吃的是自打井水,每家安装了自来水。

城堡外西侧有黑山寺。每到阴天下雨,山石更显黑色,山下庙宇由此得名。寺内文字说明介绍,寺庙名大云峰寺,建于唐代,宋代重修,毁于“文革”。寺内存有散碎石碑,碑文难以辨认。而清代光绪《密云县志》只记有黑山寺名,并没出现村的名称。

2黑山寺村民居。

3黑山寺城堡内。

4黑山寺又名大云峰寺。

黑山寺有替身僧的传说:明朝年间,皇帝找了一个叫戴勇的和尚替他出家,住在黑山寺内。戴勇身高力大,依仗权势,打人骂人,还修了一个长长的地洞,抢男霸女,藏在洞里,人称“戴老虎”。这里的人们实在忍受不了,就到衙门去告,又联名上书皇帝。皇帝为了笼络人心,降旨说:“惊一惊,罢了”。人们利用谐音,把“驚一惊”变成了“耕一耕”。于是把戴勇埋在地里,只露出个头,套上牲口,像耕地一样,连耕带踩,把“戴老虎”“惊”死了。替身僧的传说还有其他版本,都反映了人们除暴安良的心理。

寺内有株银杏树,因同根繁衍出了3棵,三代同根。树身上有园林部门的标牌,为市一级古树。树龄500多年,应为明代所植,是寺庙古老的见证。寺庙还有两株奇树:一株是南山顶上的翠柏,状如华盖,称为平顶松。另一株是寺西侧的栗树,一年四季碧绿,冬天也不发黄,誉为一怪。这棵树几十年看不出粗细变化,年龄估计在百年以上。古栗树结的栗籽比较小,却多且甜。近观栗树,枝冠硕大,树身发白,可能是遇到病害,树皮被保护性处理,而绿叶依然茂盛。周围无同龄栗树,唯此保持着旺盛的生命。紧贴树旁,又长出一棵小树,叶子冬季同样葱绿。

古寺与城堡相伴。这里是通往北边与西边的交汇处,战略地位重要,所以建起多座城堡,有白道谷堡、牛盆谷堡、小水谷堡、大良谷堡等。这些城堡距密云城如扇形展开,距离相似,位置不一。其中大良峪堡在大良谷附近,向西3里是白道谷,记述近于此地。黑山寺城堡北面有沟,当地人称大梁沟,翻过北山就是口外。沟内路窄,只能走人,不能骑马,也与记述相似。

不解的是,黑山寺城堡之名并没在旧志中出现,查至民国《密云县志》“市里村庄”,有“北柏岩至县三十里”“尖岩至县三十里”“柏山坨至县三十三里”等村落。邻近的黑山寺村也没出现在记述中。直至新编修的《密云县志》在1950年行政区划调整时,才有黑山寺村。

这一带并无大良峪堡一名。永乐年间建造的大良峪寨不会平地消失,拆散也会留下印记。现在的大梁沟与古时的大良谷读音相同,或许书写发生变化,也未可知。是否紧贴山脚,居住条件较差,城堡空置多年,致使民国《密云县志》成书时,村落还没形成。几百年过去,城堡名字断代,村随寺名。若真如此,便与志书和当地人的记忆相合。

临近白道峪村里人记得,黑山寺村旁有大狼峪,与大梁沟的读音书写小有变化。现代地图上标有大良山,证实了山下的沟谷,应是古时的大良谷,黑山寺城堡自然也应是古时的大良谷堡。

TIPS

·去北白岩,自北京乘980快至密云大剧院站,换乘密8路至北白岩站下车即可。北白岩是大村,食宿方便。北白岩外城堡相距两三里,步行即到。北白岩外城堡有铁道,有黑山寺火车站,也很少见。

·北白岩城堡与黑山寺距离不远,走公路要绕道。按实际计算,也是几里路距离。

·去黑山寺城堡,自北京乘980快至密云大剧院站,换乘密8路黑山寺支线公交车,还有密云黑山寺专线公交车可乘。黑山寺城堡旁有黑山寺,规模不小,可以游览。黑山寺山门外有山路,可上山观看南山顶上的翠柏,俯视全寺。

5寺内古银杏树。

猜你喜欢

黑山城墙寺庙
不断重建的寺庙
红山蚁的仆人
不断重建的寺庙
红山蚁的伏击战
黑山蚁的装死术
不断重建的寺庙
城墙边做游戏
城墙外边
残破的城墙
在城墙上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