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制度优越性 坚定制度自信

2021-07-07王晨

经济师 2021年1期
关键词:制度自信制度优势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它既不照抄照搬现有制度理论模式,也不固步自封,是植根于中国大地的特色制度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着对历史文化、实践成就和科学真理的优秀传承。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有利于推动全党全国人民更好地坚定制度自信。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制度优势 制度自信

中图分类号:F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1)01-217-0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并指出:“这些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1}进一步彰显了在全党全国各民族范围内推动坚定制度自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坚定制度自信源于历史征程和文化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2}我国是一个历史悠长,人口众多的国家。想把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建设好,必须要有一个包容向心的力量,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回顾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轨迹,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们丧失了国家主权,从那时起,林则徐、魏源、龚自珍等少数有识之士率先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试图寻找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以及辛亥革命的相继失败告诉我们这些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它们是不符合中国实际的。直到1921年,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中国诞生了,刚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只有几十个人,他们为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浴血奋战,在风雨抗争中走出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上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虽然建立起来了,但是改革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改变。上世纪50年代,在党的领导下历经数千年的剥削制度终于结束,取而代之的是我国经过艰辛探索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确立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此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又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历史充分证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带领人民在黑暗中一点点摸索出来的,深得人民拥护的伟大成就。历史是不会说谎的,我国的制度厚植于这片先辈们拼搏过的土地上,历史的血泪要求我们必须要坚定传承制度优势,更加坚定制度自信。

中华民族具有几千年的独特文化底蕴和文明发展史,在上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灿烂的中华文明已牢牢植根于华夏大地。大同思想、民本思想等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所特有的本土文化,这种强大而独特的文化力量同传入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相结合碰撞,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国所具有的优秀历史文化是我们坚定制度自信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坚定制度自信源于实践积淀和发展成就

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较落后的中国。毛泽东同志曾感慨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3}1949年,党带领人民在这片分崩离析、饱经战乱的贫苦大地上建立了新中国。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疆土帶给我们丰富物质资源的同时,我国的人口基数问题也逐渐暴露,巨大的人口基数使我们看起来庞大的资源实际上相当匮乏,于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便展开了把人口基数变为红利的种种运动。起初,教育部开始大规模的“扫盲”运动,接着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实行,然后是免除学杂费的免费义务教育,就这样通过政策的不断落实,我们的行动得到了理想的反馈——我国的基础教育率高达90%以上。当1978年改革开放的大幕拉起时,神奇的反馈又出现了,我们所拥有的大量接受过教育的人口可以走进工厂成为一名工人。经历过风雨洗礼的国人拥有吃苦耐劳、坚韧勤奋的宝贵特质,正是由于国内拥有着源源不断的高品质劳动力,也由此吸引了大批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随之而来的是我国成为了全球货物贸易的第一大国。与此同时,我国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也在崛起,自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精型技术人才,人才的引进和流动聚集也大幅度提升了城镇化率,城镇化率的攀升为中国的经济腾飞打下又一个坚实基础。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此后的几十年间,一个个大型工程拔地而起。我国拥有超越地理限制的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工程;移民百万人建立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长达世界第一的输电线路、光缆线路、高速公路和高铁网络;数量位于世界第一的移动通信基站;拥有六个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桥……霎时间,各项大型基础设施密布整个中国。回望建国至今,我们从建国初期接手的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的国民经济,弹指一挥间成为现在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们所生活的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举世瞩目的巨大变革。这得益于我国经历无数挫折,但终于在党的带领下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它以其独特的无可比拟的巨大优越性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这也让我们国人看到,中国人民的掌握在人民自己手里,是党带领人民一点一滴的实践积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才带来了今天的发展成就,也造就了我们的坚定制度自信的信心与决心。

三、制度自信源于真理追求和时代创新

在人类世界漫漫长河的思想史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强大的影响力是任何思想理论所无法企及的,它所具有的真理权威是历经无数实践检验的。历史地看,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饱受战乱、内忧外患,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奋起反抗,却不曾从根本上改变那时国家的性质和命运。当黑暗笼罩这片拥有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中华大地时,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饱经肆虐的华夏大地自那时起开始有了变化,中国的历史进程也从此被改变。马克思主义的到来让许多具有先进思想的人们看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党从成立之初起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的革命、建设、改革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这不仅为当时中国的革命问题寻求了出路,也为此后中国建设和改革中遇见的实际问题提供了行动指南。

中国有句古话“真金不怕火炼”,马克思主义是经历了历史和现实检验的科学真理。中国共产党人从不间断推进理论创新,自党诞生之日起,党就始终不断地谋求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中国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深度结合。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开创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理论和新举措,在解决许多难题的同时也办成了许多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在党的带领下,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新时代,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以全新的理论视角与新时代具体的变化和要求进行了深刻结合,是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规律的独创性理论成果,是21世纪最鲜活的闪耀着真理光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当今世界,全人类需要面对的共同挑战应接不暇,而厚植于这片中华大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源头,传承我国从古至今几千年治理国家的客观规律和集体智慧,科学把握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不仅是我国新时代的治国理政的基本指南,也为世界各国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了经验。

对于每一位中华儿女来说,无论世界潮流如何变幻,经久不变的永远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制度自信,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源于飞速发展的实践科技成就,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和对真理的不断追求。如果问当今世界哪一个政党、国家、民族是最自信的,那么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理由相信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自信的,这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底气和情怀。我们必须坚信,只要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周围,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会不断推进制度建设,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新时代的中国必将以最昂扬的姿态立于世界舞台的中央。

注释:

{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001)

{2}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001).

{3}《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329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辽寧大连 116029)

[作者简介:王晨(1997—),女,黑龙江绥化人,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制度自信制度优势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习近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想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特点
认清制度优势 坚定制度自信
陕甘宁边区县政制度的设计理念
陕甘宁边区县政制度的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