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做好山西省对口援疆工作助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

2021-07-07赵志强

经济师 2021年1期
关键词:创新实践山西省

摘 要: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2010年山西省加入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十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实施了一批民生基础改善、教育卫生惠民、产业促进就业、“一对一”结对帮扶、文化引领示范、干部人才培养和基层阵地建设等系列工程,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极大地促进了新疆受援地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山西省 对口援疆工作 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1)01-120-02

一、对口援疆工作思路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以来,山西省坚定地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第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第七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项目实施为基础、民生改善为根本、智力人才为支撑、民族团结为核心、产业发展为重点、交流交往为主线,全力推进援疆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1.创新援助模式,深化各领域互助合作。山西省率先与受援地共同创建“一对一”结对模式,全省11个市与六师14个团场建立了结对支援关系,结对关系已逐步扩展到援受两地机关部门、企业、学校、医院之间,使对口援疆工作进一步向乡镇、村和团场、连队延伸,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达到深层次全覆盖。依托“一对一”框架,深入开展了短期支教、专项培训、技术支持、医疗服务、专项智力援助及劳模工匠交流、职业技术培训等工作,使“一对一”援助更加貼近民生、更加具有实效。

2.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统筹推进项目建设。以援疆规划为蓝本,紧紧围绕山西援疆“四个突出”(突出基层、突出民生、突出短板、突出就业)、“两个80%”(80%的援疆资金用于改善民生,80%的援疆资金用于基层项目建设)和“三个100%”(资金100%到位、计划项目100%开工、建成项目100%投入运行)总体要求,聚焦就业、教育、人才、产业、交往交流交融等领域,通过援建项目强力推动,解决受援地群众生产生活中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

3.坚持民生优先,提升各族群众生活水平。一是全面补齐教育人才短板。深入推进“组团式”教育援疆,建立援受教育联盟,山西省直属和地市优质学校与受援地学校签订友好合作协议。二是助推公共卫生体系健全。深入推进“组团式”卫生援疆,受援地医院同山西省省直三甲医院和多个市级医院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辐射带动受援地整体医疗和管理水平提升。推进医疗援助向乡村、团场等基层医疗设施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倾斜,实现了乡镇团场卫生院、村连队卫生室援助全覆盖。

4.坚持产业带动,打造互利共赢平台。一是深化经贸合作,助力融合发展。紧紧抓住山西省综改试验区建设和受援地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有利战略机遇期,利用中国(太原)国际能源博览会、亚欧博览会、绿博会等大型经贸洽谈会宣传优势项目、优势企业,为两地融合发展打造互利共赢平台。二是积极促进就业创业。鼓励和引导山西省劳动密集型、吸纳就业多的产业和农业龙头企业落户新疆,提高当地群众劳动就业率。

5.坚持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融合发展。一是量身打造精品剧目。打造了一批具有“三晋魅力、新疆特色”的文化精品,以受援地为题材的话剧《扎根》《沙枣树》《生命如歌》正式登上舞台,在受援地各族干部群众中享有高度赞誉。山西省以兵团第六师与太行山儿女旧情新缘为背景, 历时三年打造的大型原创话剧——《生命如歌》,在2015年荣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剧目金奖,该剧目在全疆巡演受到好评,并获得中宣部、文化部的高度肯定。二是组织实施“晋疆文化交流行动”。“每年至少一部国家级精品文化剧目进疆巡回演出”为主线开展文化援疆活动,《立秋》《布衣于成龙》《日昇昌票号》等精品剧目入疆巡演;开通“晋疆情·晋昌行”“全国首列合唱艺术专列”等主题旅游专列承载数千人进疆。开通旅游包机活动,进一步加大“引客入疆、引流入疆”综合效应,促进两地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十年来,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山西省与新疆受援地密切配合、相互支持、不断创新,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山西省援疆工作定位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精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助推受援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升。新疆受援地工作目前仍是以原料加工、采掘业为主,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高新技术产业少,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发展存在结构性、区域性过剩等方面问题。

2.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城市供排水、供热、供气、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不匹配,公共文化、体育活动场所配套不够完善,偏远团场医疗设备配套不齐全等方面问题。

3.环境污染防治压力大。当地以煤化工产业为主,加上钢铁、冶金、焦炭等传统产业出现的结构性、区域性过剩,环境基础设施配套相对滞后,造成空气、河流、地下水等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四、做好新时代援疆工作的思考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已经第十个年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疆形势日趋向好的态势,山西省对口援疆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新疆工作总目标,如何进一步提高援疆工作质量,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治疆方略。准确把握和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党中央治疆方略,聚焦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切实把提高援疆工作质量体现全过程各方面,通过在重点领域打造援疆精品工程,助推新疆受援地经济社会发展。

2.优化完善援疆工作思路。“十四五”期间,在国家援疆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下,结合山西省援疆工作实际,进一步优化完善山西省援疆工作思路,把新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到援疆总体规划中,把中央的新部署新要求全面体现在援疆各项工作中,深入摸底、精准对接受援地需求,进一步拓宽援助领域、深化援助层次、提升援助水平,规范精细实施每个援建项目,切实提高对口援疆综合效益,推动受援地发展面貌明显改善。

3.全方位做好各领域援疆工作。在产业援疆方面。把产业发展与就业优先密切统筹起来,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对资源能源产业在环保治理、技术提升、运营模式创新上进行重点帮扶。在文化援疆方面,发挥山西省文化优势,全力推进“定制式”文化援疆,双向拓展文化市场,实施“晋疆文化交流行动”,引导各族群众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在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更加注重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推动援助重点由“硬件”向“软件”延伸、服务方式由线下向线上拓展,把“手把手”与“点对点”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援助效果明显提升。在做好对口援疆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深化和拓展与新疆受援地各领域的紧密合作,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能源革命步伐、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领域加强交流合作,带动新疆受援地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增收,共同推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迈向新阶段。

(作者单位:山西省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山西太原 030000)

[作者简介:赵志强,山西省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经济师。]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创新实践山西省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山西省电化教育馆召开2020年度山西省电教工作视频会议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基于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与实践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