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可视化”在语文故事类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1-07-07毛菲冯长宏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10期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阅读教学

毛菲?冯长宏

[摘要] 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综合体现,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写作能力,乃至学科素养;阅读能力的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提升阅读课的课堂效率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小学高年级的阅读书目篇幅较长且书中人物、情节复杂,通过将“思维可视化”的教学模式应用于语文故事类阅读教学中,以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关键词] 思维可视化;鱼骨图;山径图;阅读教学;故事阅读

“思维可视化”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对可视模块快速识别的自然能力,指导学生运用绘画、表格梳理等直观形象的方法将信息、知识等抽象的事物或思维过程进行表征并实现可视建模,从而更好地梳理、表达、沟通和分享的一种教学方式。笔者认为,将思维可视化的教学方式应用于小学语文故事类阅读教学实践是大有裨益的。它不仅能将学生隐性的思维方式通过思维导图呈现出来,让学生的思维更有条理性和逻辑性,还便于教者根据学生阅读效率适时调整阅读策略,从而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效率。

《聪明的牧羊人》是一本欧洲民间故事集,以此为例,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在整本书交流课上指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探索民间故事的内涵。

一、走近故事,借助鱼骨图明晰故事情节

《聪明的牧羊人》里故事众多,如果把重点分析其中一个故事情节作为一节交流课的教学目标,显然是可以实现的。然而,高年级的阅读交流课应该着眼于深层次的阅读,重在思考上。若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进行比较阅读,思考故事与故事之间的共性和差别,那么,思维导图的引入将帮助孩子化繁为简。

如何让故事情节更加明朗化呢?笔者设计了鱼骨图。箭头右边让学生写上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名字,箭头两侧添加五六条斜线,让学生在斜线上写上阅读感受。学生反复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拓展思维,产生阅读感受,在每条分支上详细写明感受来源,也就是文中的情节摘录。以《火炉里的罗西娜》这篇为例,故事的开头交代了罗西娜的身世:她年幼时生母就去世;继母和她的女儿阿松达对罗西娜很不好。当学生读到这里一定会觉得罗西娜很可怜,同情罗西娜,这就是他的阅读感受。当学生读到阿松达逼迫罗西娜放牛、割草、纺线,逼迫她去做贼偷风铃草时,一定是气愤的。至此,大部分学生对主人公深表同情,也会怀着阅读期待继续往下读,他们好奇主人公是一直这么凄惨地活下去还是会出现命运的转折点?接下来的故事一波三折。罗西娜救了几只小蟾蜍,一只小蟾蜍把罗西娜变成最美的人,可一只折了腿的小蟾蜍却诅咒罗西娜不能见光,见光就会变成蛇。读到这儿,学生又会喜忧参半吧!后来罗西娜被继母暗算变成了蛇,但是最终和王子结婚,收获幸福。美满的结局会让学生感到高兴。

这一教学环节,笔者利用鱼骨图将学生的思维关注点引向与他们自主阅读感受相关的故事情节。学生带着阅读期待,阅读感受随情节变化而变化。梳理故事情节的教学目标在填写鱼骨图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并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铺垫。

二、走近人物,借助山径图感受人物特点

在教学设计之前,通过整体把握整本书,笔者发现每一个故事的结局都指向了主人公。不仅如此,对比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每一个故事其实就是主人公的成长史。如何让主人公的成长过程更明晰,以一个大问题引领、启发学生从整体感知人物形象呢?

仍以《火炉里的罗西娜》为例,笔者绘制了山径图。山顶有一面红旗,即终点,也就是故事中主人公的结局。中间一条带箭头的曲线象征着想要到达成功所经历的曲折的过程。曲线的右边是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磨难,左边是主人公解决困难的方法。通过山径图,我们不难发现主人公罗西娜每一次遇到危险都会化险为夷,如阿松达逼迫罗西娜放牛、割草、纺线,正当罗西娜为难之时,奶牛竟然说话了,并且轻松地帮助了罗西娜。一个困难对应着一次转机,总能化险为夷,这也是主人公的一次成长。

课前,笔者把这样的阅读单发给学生,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填写山径图。课上,学生先小组交流自己所画的山径图,再集中交流几个不同故事的山径图。交流后,笔者提出问题:故事与故事之间在情节上,你发现什么相似之处?如此,旨在引导学生从对比阅读中感知主人公的共性。这个问题的点拨,让学生从关注主人公命运转到关注不同故事主人公共性上,一定程度上初步感受民间故事的共性特点。此时,笔者适时总结出民间故事的特点:故事里总是有英雄出现;正义总会战胜邪恶;主人公都经历磨难,最终收获幸福;故事充满魔幻色彩;等等。基于这样的思维导图,探索出民间故事的内涵。

通过对前几个教学目标的推进、落实,笔者启发学生思考:民间故事都是人们口耳相传的,人们为什么要创造出这样的充满正能量的主人公?这对初次接触到欧洲民间故事的学生而言是有难度的。而思维导图以问题为导向,有助于启发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故事里正能量的主人公的出现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而言,意味着什么?同時,表格的设计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空间,填表的过程其实就是思维呈现的过程。学生的想法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同样,基于课前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课上预设的教学目标的逐步实现,学生得出自己的见解:有的认为人们把希望寄托于想象,有的认为故事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现状,还有的认为编这样的故事是用正能量鼓励他人……

于是,笔者出示了课前一位学生写的阅读感受:“民间故事都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故事里的那些英雄人物也不存在,读完了,回到现实,又有什么用呢?”每个孩子都是阅读者,都有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作为教者,我们不应该回避而应该把它当作教育的契机。那么,民间故事留给我们的是什么?以一位学生的阅读体验为例,她写下了这样的阅读感受:“小女孩最终没有得到星星,但我相信她一定收获很大。这虽然只是一场梦,但梦教会了小女孩坚持不懈、勇敢、努力向上。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梦,在梦里,我们能变为超人去实现生活中做不到的事情,可梦毕竟是梦,若能像故事中的小女孩一样去努力、不放弃,那我们一定会美梦成真。”

语文教学,结果很重要,但在过程中所收获的更有意义。课堂上,学生分享阅读方法,交流阅读情感,领悟到要把书中有价值的东西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民间故事是人们口耳相传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特定阶段人们的生活状况,即便是幻想也提供了突破困境的可能性,而这样的可能性与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就会变成战胜困难的信念和力量,并在传承中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

这堂课我们指导学生以“思维可视化”工具为抓手对整本书内容进行梳理,引导学生深层次感知主人公的共性和民间故事的内涵,改善思维品质,提高阅读能力。总之,深度学习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师需要启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多角度探索,找到更适切、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教改背景下区域推进幸福教育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FHB120486)、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前瞻性重大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幸福教育育人模式的区域实践探索”(2019年D362)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思维可视化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可视化”在新材料作文审题中的应用
“思维可视化”教学,引发“每一个”的“脑内革命
思维可视化软件Focusky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核心素养指引下的多元智能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