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图书馆建设
2021-07-07王金
王金
摘 要:对于智慧图书馆来说,其是智慧发展的探究方向,更是我国传统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主流趋势。在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需要经过空间再造升级、资源共享、智慧服务等,以此来实现智慧图书馆健康发展。文章就结合智慧图书馆内涵概述,重点对智慧图书馆具备的特点进行分析,根据智慧图书馆技术支持提出智慧图书馆建设途径。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 知识服务 智能化 特点 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F062.5;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1)05-219-03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促进我国了社会的快速发展。图书馆建设是一个城市建设发展标志,智慧模式在图书馆建设中应用,能够促进城市更好建设与发展。由此可以得知,智慧图书馆已经成为现代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标准。但是从目前情况来说,我国在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建设效果并不理想,还需要通过科学规划,让图书馆建设和信息技术充分融合,真正做到软硬设施有机结合,将智慧图书馆自身价值全面发挥,从而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稳定发展。
一、智慧图书馆的内涵概述
所谓的智慧图书馆,也就是在传统图书馆引导下,将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融入其中形成的产物,是感知智慧化和数字图书馆服务智慧化的综合体。通常情况下,智慧图书馆是在数字图书馆的基础上形成。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比较后得知,数字图书馆特别注重对知识资源的转化,其具有数字化特点,以实现对文献资源数字化保存和使用。通过建立数字图书馆,能够实现数字文献资源的长久保存,提高资源使用效率[1]。而智慧图书馆也就是在数字图书馆背景下进行转型升级,把数字图书馆日常的各项数据资源和用户需求进行结合,关注数据获取和分析,强调数据资源使用,探究怎样结合数据分析进行决策处理,让有限资源得到高效使用,满足不同客户的实际要求。
二、智慧图书馆应具备的特点
(一)知识共享性
智慧图书馆通常构建在智慧化基础上。通过把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技术应用进来,能够把原本独立的信息进行结合,实现文献信息与用户之间的智能传递,促进信息共享,给读者提供更多图书服务。通过图书信息传递共享,能够有效处理各种问题,可以将智能图书馆具有的网络化、智能化特点充分展现。
(二)服务高效性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由于纸质图书馆管理模式具有传统管理效率低的特点,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读者信息使用要求,特别是在图书馆建设规模逐渐扩大环境下,出现基础设施负荷逐渐增加,服务体系中信息量、超负荷运转等现象.利用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能够给读者提供更加专业和规范的信息服务[2]。
(三)应用便捷性
在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应该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进行,通过使用图书馆+云计算+互联网等方法,让读者感受智能化读书服务,给读者提供灵活多样的阅读空间,享受智慧图书馆给其提供的便利。除此之外,智慧图书馆也能在各種现代化技术的配合下,为读者提供图书信息、查询阅读等服务。
三、智慧图书馆技术支持
(一)物联网技术
随着近几年科技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早已融入到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在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其具备的主要功能在于无感借阅。通过把互联网技术运用到智慧图书馆建设中,能够满足读者无感借阅要求。在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涉及环境智慧化管理内容。通过加强智慧图书馆环境营造,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个灵活、方便的阅读氛围,其中包含安全、节能等内容。通过使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照明系统、空调系统自动化管理。
(二)大数据技术
读者在智慧图书馆阅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信息。为了给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及时给读者寻找阅读材料,这就需要根据读者阅读习惯、阅读喜好来进行记录,通过使用大数据技术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能够给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3]。所以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通过使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缩小智慧图书馆服务差等因素,能够深层次挖掘读者需求,提高图书服务的针对性。
(三)人工智能
在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要求给读者提供深层次服务,结合读者需求,从海量数据库中寻找所需信息,并以读者需求为依据提供相应服务,这是传统图书馆无法做到的。人工智能如同人类大脑,具有无法比拟的储存和计算功能,因此在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引进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给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知识服务。
(四)高速通信
随着5G时代的来临,促进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通过使用5G技术,能够支持智慧图书馆精准定位和高速通信,实现人工智能机互动,为读者提供更多智能化服务[4]。
四、智慧图书馆的建设途径
(一)空间再造升级
在智慧图书馆空间再造升级中,具体展现出人性化和高效化的特点。首先,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实现图书馆技术改革。在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应从资源及服务两个方面来进行提高,力争给读者提供专业服务。随着新形势时代来临,读者需求发生了一定改变,应该向多元化的趋势迈进,智慧图书馆空间再造也应结合读者要求,朝着读者服务方向转变。是在空间处理上,应满足个性化服务要求,从读者角度入手进行规划设计,让读者感受个性化服务带来的良好体验。另一方面,需要科学构建休闲与教学充分结合的空间环境,提升空间使用效率。空间多元化是智慧服务环境基本要求,应在物联网技术的配合下,秉持绿色发展理念,让各空间相互配合,通过使用传感器等,让读者能够及时获取所需资源。加强智慧图书馆空间管理,如增加创客空间功能,满足不同读者要求,感受智慧服务价值。
(二)资源共享
要想实现资源共享,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实现智慧图书馆的数字化,其中包含馆内藏书、图书资源、期刊资料等,而这些实体资源在图书馆中占有较大比例,不但占据一定空间,同时对这些馆藏数据管理和维护更为复杂,使相关人员工作开展十分不便。所以,为了实现智慧图书馆,应把现代化技术应用其中,例如通过使用扫描设备,将馆藏信息转变为具体数据进行记录保存,这样能够让资源更加丰富,也能实现各项馆藏数据信息的保存和使用。在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其核心任务在于将图书馆中读者信息进行整合。在此过程中,需要将不同读者个人信息转变为具体数据,让每个读者都能具有独立账户,该账户主要记录图书馆中各个读者的基本信息和借阅信息等。针对账户管理和分析,需要对各个读者借阅情况和需求进行分类,从而实现细化管理,让每个读者都能感受到优质服务。在数据化完成后,将数据信息资料进行汇总与分类,设置图书资料知识库和读者兴趣库,读者可通过图书馆的信息查询系统以及图书馆的网站、APP等进行查询。此外智慧图书馆还应该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通常情况下,在资源共享过程中,采取的方法有两点,一个是利用传统图书馆模式。图书馆和其他图书馆之间相互连通,形成范畴性知识体系,实现各项资源传递和共享,为读者提供多元化服务。另一个是加强智慧服务体系建设,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法。通过使用移动终端和信息服务平台,全面发挥微信社交平台价值,增加用户和图书馆之间的互动性,实现资源传递,及时反馈。或者根据用户统计数据,建立知识中转站,和外界信息链接,重新整合和分析各项资源,将分析结果共享给用户,提高线下读者使用效率。
(三)传统服务与智慧服务相融合
对于图书馆,不管是传统服务,还是智慧服务,都要按照以人为本原则进行服务理念优化,利用传统服务模式实现借阅流通、参考咨询等。智慧服务则是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人工和智能相结合的方法,适当扩展服务内容,对新资源和新知识高效开发,将图书馆自身的价值充分发挥。通过创新服务内容,改革服务模式,将其充分融合,贯通到图书馆中,让其逐渐发展成数字图书馆、智慧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数字化、智慧化服务。通常情况下,智慧图书馆自身具有一定感知功能,智慧服务的主要优势在于服务泛载化,也就是不会受到时间、地域等因素影响,能够给读者提供更加专业的知识服务。所以,在智慧服务模式建设过程中,应该从传统服务基础上完成,具体展现在智慧化制定和管理服务。即:根据每个读者实际要求,鼓励读者积极参与其中,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相应规章制度,给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框架,促进智慧服务资源传递;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资源推送,结合情境感知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给读者提供专业服务。除此之外,也可以把智慧服务运用于教育等行业中,凸显其智慧化特点。
(四)凸显知识型服务
知识型服务也就是智慧图书馆具备的主要特征。智慧图书馆能够给读者提供智慧化服务,把开发知识当作核心,把提供知识型服务为根本,给读者提供纸质图书、信息服务及海量数据。但是在此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无序信息。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对知识需求逐渐升高,智慧图书馆应充分展现出知识型服务特点,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深度开发各种指挥信息,对收集的信息重新组合,营造多元化知识环境,实现知识网络化组织,根据人工智慧要求,给更多读者提供知识型服务。在知识型服务中,涉及的内容有三点,一个是通过使用语义网技术,让各项知识得到充分融合;另一个是通过数据挖掘、主题分析等,对海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建立数据透析和知识图谱,以更好满足不同读者实际需求。通过建立相互连通的信息生态系统,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进行信息采集,在智能化技术作用下,实现各项数据信息的整合,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查找,不会受到空间约束。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智慧图书馆已经成为今后图书馆建设发展的主要趋势,和传统图书馆对比分析,其具有智能化、数字化特点。现阶段,我国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上,正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水平的提高,智慧图书馆理论知识也在逐渐完善,在云计算等现代化技术引导下,根据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要求,总结西方国家智慧图书馆建设经验,以此来更好完成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 邵波,单轸,王怡.新一代服务平台环境下的智慧图书馆建设:业务重组与数据管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0(2):27-37.
[2] 李玉海,金喆,李佳会,等.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面临的五大问题[J].中国图书館学报,2020(2):17-26.
[3] 戈文锦.智能化技术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和趋势[J].信息记录材料,2019(3):81-82.
[4] 刘婷.高职院校智慧图书馆建设刍议[J].知识窗,2019(4):33.
[5] 廖素明.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J].人文之友,2019(13):97.
(作者单位:中共潍坊市委党校 山东潍坊 262406)
(责编: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