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剧后的思索
2021-07-07
文题亮相
阅读剧本,能让我们领略戏剧的感染力;登上舞台,亲身体验,则能让我们深入戏剧天地,感受其中的无穷魅力。同学们在学习课文《雷雨》《哈姆莱特》后,有何感想?经过集体讨论,形成演出本并进行排演后,有何心得?请据此写一篇作文。可以说说对剧本的理解,也可以记录自己的观剧心得,还可以对剧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思路引擎
一、观剧心得
1.合理选择角度
观剧心得是针对戏剧的某一方面,阐述自己的感受,戏剧内容仅仅只需在文中简要概括。写作角度可以从戏剧人物、戏剧冲突、戏剧情境、戏剧结构、戏剧悬念、舞台说明、戏剧语言等各方面入手。
2.注意两个联系
一是联系时代背景。抓住戏剧的几个方面,展开联想,发表看法,总结体会。写作时无需拘泥于作品,也不要仅仅就事论事,不要将自己的思维局限住,只有对比、联系与之相关的事物,思路才能开阔,体会也才能更加深刻。同学们可以联系周围的所见所闻,结合时代背景,从关键之处找到突破口。
二是联系个人实际。要结合自己的身份、经历,特别是自身的学习、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联想: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生活中的相似现象,也可以联系相反的现象,从而具体剖析所写对象的哪些特点能给我们启示及感悟。
3.评论有理有据
在分析时,我们要紧紧联系人物的形象、语言、行动、性格、相关事件等来写,让人物自己“说话”,而不是一味地泛泛而谈。在引用人物的相关事例时,注意要尽量多地采用典型、具体的事件,少用概括、模糊的事例。
二、分析剧中人物形象
对于剧中的某一个典型人物,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了解其人生经历、思想信仰、为人处世、内心情感等。只有深入了解,在写作时才不会只作表明评价,而会用客观的眼光及真诚的态度对其进行全方位评价。
戏剧中的人物必然是有着丰富的心理活动以及复杂的情感世界的,我们要体会所写人物的心理,就要秉持一颗真心,走进人物的内心,并从他身上传递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自己的观点。
佳作展示一
冲破与燃尽
——《雷雨》观剧心得
◎吴 悠
万方说:“《雷雨》的结构像一颗钻石,质地紧密,切割精致,一面面光辉四射。”在那个电闪雷鸣、一切模糊不清的雨夜,曹禺用最荒诞、最富戏剧性的方式挥洒铺陈着一切张牙舞爪的罪行,那些不甘的爱与不忍的恨相互撕扯交织,一齐轰然跌向毁灭。
曹禺说他是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争执的,他诚恳地祈望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光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雷雨》所表现的东西并不单薄,有畸形的爱,突破束缚的勇气,人情的淡漠,世事的艰辛和宿命的痛苦……围绕着这些人物,我看到的是整个社会。
繁漪、四凤、周冲……他们每个人不是没想过与命运抗争,他们如同困兽,一次次撞向牢笼,一次次头破血流。奈何爱恨是漩涡,将他们紧紧束缚住。命运从一开始便已经在中途布下了陷阱,他们每个人都只好悲怆地、无可奈何地走向那转瞬即逝的火光,迎接早已埋下伏笔的、苍白无声的落幕。灰暗的社会环境,封建家庭的丑恶内里,乖张扭曲的人性,才是杀害他们却不见血的利刃。
繁漪拥有旧式中国女性的哀怨、柔弱,又拥有新女性追求个性解放的魄力。所以她既享受这个封建大家庭给她的地位以及荣华,又想逃出这个密不透风的铁笼子似的周家。她拒绝吃药、看病,勇敢地挑战周朴园的封建家长专制,她用强悍的心勇敢地冲破一切枷锁。只可惜在那个封建势力根深蒂固的时代,平等的思想尚不成熟,她的反抗只能通过一种畸形的方式表现出来。最后,她由爱变成恨,由倔强走向疯狂,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终于,雷雨之夜里,她胸中的怨恨、愤怒堆积到顶点,她用报复的火焰将周家的虚伪、腐朽燃尽,最后陷入悲剧的深渊。
《雷雨》这部作品,无关善恶,只是“白描”出浮华虚伪的人性,不安与软弱的内心和专制、严酷、肮脏的旧式家庭。戏剧的最后,周朴园在看壁炉里的一团火,或许,他觉察出了这场悲剧里的每一个人,都是那样义无反顾地扑向命运布下的天罗地网,包括他自己。他们如飞蛾般扑向这团火,足够光明,足够灼烫,足够让他们这些细小的被摆弄的线偶挫骨扬灰。在那场急风骤雨、电闪雷鸣过后,留下的,只是燃尽的一缕烟。
点评
作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抓住“反抗”这一话题进行阐发。围绕繁漪对于周朴园、对于旧社会、对于自身命运的反抗进行重点评论,凸显了人物形象,表达了戏剧主题。本文用独特的审美意识和戏剧品评视角,体现出那时代特有的文化气息和鲜明的审美特性,表达精要,评析集中,思路清晰,认识深刻。
佳作展示二
我心中的勇士
◎王潇然
英国评论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一书中,把具有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称为圆形人物。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就属于圆形人物。他身为丹麦王子,却天性喜好沉思,拥有一颗“博大的心灵”,在这个有限的形象里,展现出了无限的性格内涵。
哈姆莱特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组合物,而不是观念的抽象物,或单纯的时代精神的传声筒。在我看来,哈姆莱特最大的特点是他的勇气。
毫无疑问,哈姆莱特有着担当的勇气,他从不惧怕死亡。在证实克劳狄斯的罪行之后,他立刻决定:“现在我可以痛饮热腾腾的鲜血,干那白天所不敢正视的残忍行为。”作为王位的正统继承者,他完全可以尽情享受作为一个王子的荣华富贵,可是哈姆莱特却毅然地选择了面对强大的对手,选择了正义与复仇。面对有口不能言的苦难,哈姆莱特仍敢于扛起自己的责任。尽管知道自己走上了一条充满荆棘、布满陷阱的不归路,但他仍然决定活下来,忍受着内心的伤痛直面罪恶,进行抗争。传奇式的经历让他勇敢,并坚定了他的信心,使他敢于面对接下来更加残酷的挑战。
哈姆莱特的勇气并不是无知莽撞,也不是一意孤行,而是有着智慧与谋略的智勇双全。面对叔父的糖衣炮弹、朝臣的阿谀逢迎,他没有丧失应有的智慧与愤怒,一针见血地指出叔父道貌岸然的外衣下卑鄙的灵魂;对于出现形似父亲的鬼魂,他保持着警惕。面对国王的奸诈、母亲的软弱、朋友的背叛、情人的不理解、群臣的愚忠,身单力薄的他只能忍辱负重,以装疯的方式让国王消除戒心,这不是软弱,而是韬光养晦的智慧和勇气。
有人认为哈姆莱特性格软弱,他拖延报仇是优柔寡断的表现;也有人认为哈姆莱特并不懦弱。我认为,他想要替父复仇和匡正时弊,却迟迟不肯下手的原因在于:他一直尽力压制着自己的复仇欲望,希望能让审慎的思考和高贵的理性主导自己的行动,也希望能从复仇和罪恶的对抗中找尋到生命的意义。在面对如此暴虐的命运的时候,哈姆莱特仍充满了勇气,他拿起剑,忏悔罪过,请求宽恕,最后从容赴死。在我看来,这是哈姆莱特性格中一个巨大的闪光点。他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可叹、可敬。
哈姆莱特是一个刻画得极为成功的艺术形象,他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真实,但又比我们伟大。哈姆莱特在我心目中始终是一个英雄,一个充满了悲剧的英雄。在一个除了目标,再也没有任何尺度可以衡量善恶的世界里,能够勇敢地作出抉择,然后坦然地接受自己的命运,这也许就是哈姆莱特永恒的魅力所在吧!
点评
作文集中分析了哈姆莱特的勇气及其性格的复杂性,从哈姆莱特敢于担当的勇气写到他是一个有智慧的勇士,接着写到他勇气中的矛盾之处,最后深化主旨。全文条理清晰,论证有力,对于剧本内容的引用恰到好处,足见该生写作功底之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