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网络课程资源的《医学统计学》全英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2021-07-07中山大学公共卫学院医学统计学系510080张晋昕郝元涛

中国卫生统计 2021年3期
关键词:全英改组医学

中山大学公共卫学院医学统计学系(510080) 顾 菁 陈 雯 张晋昕 郝元涛

网络课程,尤其是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慕课)(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以其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开放式的教学平台以及自主可控的学习模式,日益受到教育改革者的关注[1-2]。但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中,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和传统教学实践的实际结合仍然刚刚起步[3-4],有教学专著针对两者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从理论层面进行探讨,亦有少量研究团队开始尝试探索如何将网络教学资源有机结合到课堂[5-6]。根据教育部建设一流本科课程相关文件建议,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将在线课程结合本校实际对校内课程进行改造,是一个重要的方向[7]。

《医学统计学》对医学生而言是一门重要但不易学好的课程,全英教学的医学统计课对学生更是挑战[8]。本教学团队自1990年开始在留学生和长学制医学生中开展全英教学实践,并已建设丰富的全英网络教学资源。我们将前期已经形成的《医学统计学》全英网络课程资源与现有成熟的课堂教学形式相结合,旨在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而又不增加学生太多课外负担。这一探索也将为同类课程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学改革提供实践经验。

教学对象与教学模式

1.教学对象

我校2013级和2014级全英班长学制(临床医学八年制和口腔医学七年制)三年级学生,其中2013级124人,2014级99人,2013级作为对照组,采用现有课堂授课方法,2014级为教改组,采用结合网络课程资源的《医学统计学》全英教学模式。

2.教学团队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学系全英教学团队的核心成员参加本项目,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5人,两个教学班次的师资配备相同。本团队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拥有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课程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教育部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品牌课程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

3.教学模式

结合网络课程资源的《医学统计学》全英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三部分(图1):

图1 改革后的《医学统计学》全英教学模式*为本教改项目增加内容

(1)理论知识学习采用“网络+课堂”混合学习模式。将网络学习和传统学习相结合,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发挥理论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引导、启发等主导作用。网络学习基于本教学团队制作的在线课程材料(爱课程网站:http://www.icourses.cn/sCourse/course_3538.html),网络学习章节进度安排与理论教学一致,学生在课前按进度预习,理论上带着问题听讲,在课后根据学习情况重点复习,就难点反复观看。和常规教学相比,理论课增加教学互动和应用案例、学科进展,适当减少重复性的概念讲解和复习。通过这一混合模式,既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学习资源,又能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保持学生和教师的课堂交流接触机会,感受学科的魅力,并保证学习质量,实现新、老教学模式的结合,提高总体的学习效率。

(2)实习课讨论中基于问题(PBL)的教学模式。这里的PBL教学有两层含义:一是目前本课程已经开展的以问题为核心,通过讨论促进学生对基本统计方法的理解和对实际数据的上机操作能力[9],二是新增加的通过在线方法收集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实习课教师在课前对问题进行汇总,课上将普遍存在的问题融合于案例,进行深度解读和剖析,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辨析。基于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讨论,将改变既往由教师提供案例并引导讨论的单向模式,使实习课讨论更体现学生主导性、使教师对学生问题的解答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效率。

(3)随堂测验加期末考试的考核模式。本课程既往的考核内容包括期末理论考试(60%)、上机操作实践(20%)和平时成绩(20%)。由于期末考试占总分的60%,学生往往在考前才集中投入大量时间备考,而缺乏对医学统计学基本思想循序渐进的理解和掌握。参考MOOC穿插课堂测验的形式,我们在理论课增加2次随堂测验,每次10~15分钟,成绩以一定比例计入最终成绩。随堂测验采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线答题形式,题目随机排序,答完显示成绩和答案,当场讲评。这一模式使学生专注于课堂,提高上课效率,并使学生保持适当的学习紧张度,避免期中过松、期末过紧的学习状态。此外,使学生的复习贯穿整个课程,提高学习效果,也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效果评价

1.评价方法

由于理论课采取大班教学,实践中无法进行平行分组,且也不适合将网络资源开放给同一班的部分同学,因此,我们在两个相邻年级2013级(对照组)和2014级(教改组)进行比较。

学期末对两个年级的所有同学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目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情况,核心指标包括: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课上所掌握内容的比例、全英授课的学习障碍、课后花在本课程上的时间、关键知识问题的期末考试正确率等,采用秩和检验(有序多分类变量)或卡方检验(二分类变量)进行两组间比较[10]。此外,在2014级中进一步了解对教改方式的接受度和评价(使用网络课程情况、对目前授课方式的评价等),调查在最后一次理论课上通过自填式网络问卷完成。

2.评价结果

问卷回收率为100%。对照组和教改组的期末评教结果比较见表1。教改组相对于对照组,表现出更高的课程兴趣(教改组有兴趣或非常有兴趣为84.9%,对照组为70.2%;P=0.029)、在全英理论授课中感知的障碍更少(教改组65.6%认为完全没有或略有障碍,对照组为50.8%;P=0.007),但课后花在课程上的时间更长(教改组17.1%的同学每周花7小时以上,对照组为9.7%;P=0.024)。

表1 对照组和教改组教学评价结果比较[n(%)]

在两个组的期末考试中采用三个同样的选择题(置信区间、配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各一题)以比较学习效果,发现两组在三个题目的正确率上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84.2 %vs.86.1%;88.4%vs.84.7%;42.3% vs.47.5%;P均大于0.05)。

对于教改组,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所提供网络视频的观看情况,发现75.8%的学生观看过,但也有24.2%从来没有观看视频;针对实习课前微信收集疑问课堂集中解答,65.7%的同学认为有必要,22.2%认为非常有必要,12.1%认为无所谓或没必要;针对增设两次随堂测验成绩纳入课程总评成绩的考试模式,59.6%表示支持,认为这样可以将学习时间更多分配在平时,而不是期末集中复习,8.1%不支持,认为这样导致平时压力太大,29.3%认为好处坏处都有,3.0%认为无所谓。

通过定性收集教改组学生对课程的看法和建议,与本次教改相关的反馈包括:网络课效果较好,简明扼要,建议增加手机端以便观看学习;随堂测试应提前通知,以便于安排复习,并可适当增加随堂测验的次数;微信收集问题的时间相对固定,便于同学及时整理和提交老师。

讨 论

本教改在现有教学方式的基础上,结合网络课程资源、参考网络教学中的新手段,在发扬传统的同时有所创新,旨在网络化的新形势下优化目前《医学统计学》全英课程的教学模式,通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本项目发现,结合网络课程资源的全英教学模式改革具有现实可行性,表现在这一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前的网络学习减少理论课上全英教学的障碍,并提高对理论课程的理解度。此外,学生对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普遍呈支持态度,尤其是网络视频学习和在线收集学习难点,提示这些模式可以在未来的教学中采用。

但通过对教学效果的初步分析也发现,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没有明显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一方面,本项目对教学效果的评估较为粗略,由于考试出题要求,无法采用完全相同的试卷,仅通过三个选择题进行比较,效果的评价具有局限性;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学习并未作为必须完成的内容,学生课后在线学习的参与度不一,也可能削弱线上和线下学习结合的效果;此外,教改组和对照组为不同年级学生,我们假定两组学生可比,但可能仍组间不均衡,影响效果评价。

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有众多益处,亦是未来的趋势,基于我们的初步实践,提出几点建议:线上和线下模式各有优势,无法相互替代,应与需解决的教学问题有机结合;结合模式对学生课后投入时间的要求更高,对于学业负担已经很重的医学生,教学改革前应充分调研,设计可持续和可推广的教学模式;因学生学习将不限于课堂、对教师教学提出更高要求,现有的学时、学分等教学制度需与时俱进,以促进教学模式创新;线上教学应充分兼顾经济困难学生,令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所需的线上资源;除了线上、线下教学结合,应进一步探索更为丰富的教学模式,如“雨课堂”、“微课”[11],将给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提供新的思路。

综上所述,结合网络课程资源的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受到学生欢迎,值得在未来教学中充分使用。特别地,在出现群体性应急事件时,面授课程不得不取消或降低其所占学时比例,本研究的结果也提供了网络课程学习的实证素材。在教育部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的指导思想下,如何结合医学统计学的学科特点,充分调动教师的创造力和学生的能动性,用好网络课程资源,设计具有良好可行性和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探索。

致谢:感谢朱淑明、曾芳芳、吴少敏、刘静提供教务支持,感谢方积乾教授对教学团队的悉心指导!

猜你喜欢

全英改组医学
全英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反思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19年全英公开赛混双决赛中郑思维的技术特征统计与分析
列宁晚年著作《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的党内监督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留学生妇产科学见习课全英教学探讨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
中共六届五中全会改组中央考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团治理的范例——一九五○年中国红十字会的协商改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