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护士流感认知、罹患及疫苗接种情况调查*

2021-07-07王志伟彭志丽任荣惠

中国卫生统计 2021年3期
关键词:流感疫苗流感意愿

王志伟 崔 颖 周 琴△ 聂 鑫 彭志丽 任荣惠

【提 要】 目的 了解陕西省在册护士流感认知、罹患及流感疫苗接种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方便抽样、定向投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在护联网注册的现住址为陕西省的护士开展网络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和多因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回收516份有效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流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高(均>89.0%),50.4%的调查对象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3-4月间曾出现过流感样症状,且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后相关健康行为较高,分别是“戴口罩”89.2%、“频繁洗手”83.4%和“自我隔离”79.6%。但调查对象过去1年流感疫苗接种率仅为3.1%,且仅有15.5%(80/516)的护士曾向护理对象推荐接种流感疫苗。“工作太忙”(25.9%)为未接种过流感疫苗的首要原因。多因素分析表明,曾经接种过流感疫苗的护士向护理对象推荐接种流感疫苗的比例远高于未接种过流感疫苗的护士(OR=14.842,95%CI=4.854~45.381)。结论 陕西省护士流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但疫苗接种率低,有必要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流感疫苗相关知识,探索制定医务人员疫苗免费接种政策,改进预防接种服务措施,提高流感疫苗可及性及医护人员流感疫苗接种情况,从而提高医护人员向服务对象推荐率。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在冬春季高发,引起季节性流行,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研究表明,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1-2]。而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活动中接触流感患者的机会较多,因此感染风险高于普通人群。同时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数量多,医务人员感染引起院内感染风险也大[1]。此外,流感导致的医务人员不足还可能影响医疗系统运转。因此医护人员是世界卫生组织及我国推荐接种流感疫苗的重点人群之一[1-2]。本研究通过对2017-2018年陕西省注册护士的流感相关知识认知以及流感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析,为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护士流感疫苗接种率,保障医护群体及患者健康。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018年3-4月,选取在护联网注册且现住址为陕西省的护士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实名验证的护联网注册护士,现住址为陕西省人员,在线问卷填写时间超过60秒人员。排除标准:未通过实名验证用户,现住址为非陕西省人员,在线问卷填写时间小于60秒人员。

2.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方便抽样、定向投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采取网络在线回答的方式,由被调查者独立完成问卷填写。调查问卷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对流感的认知情况、2017年10月至2018年3-4月流感样症状的罹患情况、流感疫苗的接种情况及原因、向他人推荐流感疫苗意愿情况及原因等。

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不满足χ2检验条件的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比较。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筛选采用逐步向前法。检验水准为α=0.05。

结 果

1.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计回收516份有效问卷。516名调查对象中,男性15人(占2.9%),女性501人(占97.1%);年龄分布18~24岁39人(7.6%),25~29岁252人(48.8%),30~34岁169人(32.8%),≥35岁56人(10.9%);从事护士工作年限2年以内者63人(12.2%),3~5年者147人(28.5%),≥6年者306人(59.3%);工作机构类型分布为,就职于医疗机构的508人(98.4%),其他机构的8人(1.6%);医疗机构级别分布为三级医疗机构484人(93.8%),其他级别机构32人(6.2%);工作科室中内科132人(25.6%),重症监护室88人(17.1%),社区185人(35.9%),其他科室111人(21.5%)。

2.流感知识知晓情况

调查对象对“您认为流感和普通感冒有区别吗?”的知晓率为89.0%;“您认为流感病毒会引起严重后果吗(比如住院、严重并发症、死亡)?”的知晓率为93.0%。不同性别、年龄、从事护士工作年限、工作机构类型、机构级别和工作科室的调查对象对流感知识知晓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调查对象流感知识认知情况

3.出现流感样症状后相关健康行为情况

2017年10月至2018年3-4月,有50.4%(238/472)的调查对象曾出现过流感样症状(高热并伴有咽痛或咳嗽),次数为(1.9±0.1)次,中位数为2.0次,其中46.2%的调查对象(96/208)体温超过38度,35.5%(83/234)的调查对象,因流感样症状到医疗机构就诊,15.5%(35/231)的调查对象因流感样症状请假,请假天数均数为(2.9±0.5)天,中位数为2.0天。

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分别有89.2%(456/511)、83.4%(406/487)、79.6%(397/499)的调查对象会戴口罩、频繁洗手、自我隔离。

4.流感疫苗接种意愿及相关因素分析

调查对象过去1年流感疫苗接种率为3.1%(16/510)。接种过流感疫苗的调查对象中,接种原因居前三位的分别是:保护自身占68.8%(11/16),保护家人占12.5%(2/16),工作机构要求接种、减少工作影响、保护患者各占6.3%(1/16),并列第三位。

未接种过流感疫苗的调查对象(96.9%,494/510)中,未接种原因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工作太忙占25.9%,不清楚接种时间和地点占24.1%,不知道有流感疫苗占11.3%,见图1。

图1 过去一年未接种流感疫苗原因

不同性别、年龄、从事护士工作年限、工作机构类型、机构级别、工作科室、对流感的不同认知以及流感罹患情况对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调查对象流感疫苗接种情况单因素分析

5.流感疫苗推荐意愿及相关因素分析

15.5%(80/516)的调查对象曾向护理对象推荐接种流感疫苗。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及曾接种流感疫苗在流感疫苗推荐意愿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以最近一年是否向他人推荐流感疫苗意愿(不推荐=0,推荐=1)作为因变量,将年龄及曾接种流感疫苗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表明,曾经接种过流感疫苗的护士向护理对象推荐接种流感疫苗的比例(68.8%)远高于未接种过流感疫苗的护士(13.8%)(OR=14.842,95%CI=4.854~45.381),见表4。

表3 调查对象流感疫苗推荐意愿单因素分析

表4 调查对象流感疫苗推荐意愿多因素分析

436名未曾向护理对象推荐流感疫苗的护士中,居前三位的原因依次是:不知道有流感疫苗(36.2%)、担心疫苗接种出现副反应后承担责任(26.9%)、得了流感症状很轻,不接种疫苗也没关系(26.2%)。

下一年度的流感流行季节,75%的被调查者希望接种流感疫苗。调查对象向相关人群推荐接种流感疫苗的意愿,从高到低依次为儿童(84.5%)、65岁以上老人(75.4%)、家人或朋友(61.6%)、免疫缺陷患者(56.6%)、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53.3%)、青壮年(25.6%)、孕产妇(27.3%)。

讨 论

流感是全球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可在全球导致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严重危害人群健康和生命安全[2]。而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1-3]。医护人员作为接触大量患者的特殊群体,一方面接触流感患者的机会高,自身感染风险大,另一方面,通过自身感染影响接触的患者群体,引起院内感染和社区感染的风险高,还可导致医务人员缺勤率升高和医疗服务中断,很长时间以来,均被列为接种流感疫苗的优先人群[4]。研究表明,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减少缺勤、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就诊,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就诊率[5-6]。

护士作为医务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过程需接触大量患者。因此,护士流感疫苗的接种认知、接种行为都将大大影响服务对象流感样疾病的发生,甚至影响住院高危人群相关疾病的病死率。本研究对陕西省护士的调查结果表明,护士对流感的认知水平较高,将近九成认为流感和普通感冒有区别,而93%的被调查者认为流感病毒会引起严重后果。在自身出现流感样症状后,也有八成以上采取正确的卫生习惯避免病毒传播。但本研究的结果同时表明,调查对象过去一年流感疫苗接种率为3.1%,低于全国和其他很多地方的接种率[7-9],表明对流感知识的认知并未转化为疫苗接种的行为。工作太忙、不清楚接种时间和地点以及不知道有流感疫苗是未接种流感疫苗的主要原因。这表明即使在护士中,流感疫苗的认知依然存在很大问题,且疫苗接种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对于疫苗接种有着很大影响,可以通过在医疗机构增加流感疫苗宣传、在医院设置接种点、为医院职工统一接种等措施来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

同时,本调查显示,有15.5%的护士曾向护理对象推荐接种流感疫苗,且自身接种过流感疫苗的护士向护理对象推荐流感疫苗的比例远高于未接种过流感疫苗的护士。说明护士在自身接种疫苗后对流感疫苗的预防效果认同感更高,更愿意向护理对象推荐接种疫苗;同时由于相对于别的人群来说,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建议采纳的可能性更高。因此,采取措施提高护士等医护人员的疫苗接种率,对于提高患者,包括整个人群的流感疫苗接种率均有明显的效果。

在未曾向护理对象推荐流感疫苗的护士中,主要原因是不知道有流感疫苗,担心疫苗接种出现副反应后承担责任,得了流感症状很轻、不接种疫苗也没关系。与前述不接种疫苗原因类似,表明护理人员对流感疫苗的认知存在不小的误区,对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认识不足。因此,应大力加强流感疫苗的普及和政策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对疫苗的知晓率,进一步推动和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提高向服务对象的推荐率。

根据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9-2020),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属于流感疫苗接种的高危人群[1]。本次的研究表明,护理人员向相关人群推荐接种流感疫苗的意愿,儿童和65岁以上老人的推荐意愿在75%以上,但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的推荐意愿仅有50%,向孕产妇推荐的意愿更低,不到三成。研究表明,孕期感染流感可能导致死胎、流产、早产、胎儿发育滞缓的发生率升高,接种流感疫苗不会增加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且有助于减少流感病毒感染和并发症发生[10-12]。

本研究为方便抽样的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不能进行因果推断,且样本量相对较小,结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分析可知,陕西省护理人员对流感的认知较高,但对疫苗的认知仍有很大程度的欠缺,且由于疫苗接种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不足,从而导致护理人员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低,进一步影响向他人推荐疫苗接种的意愿。因此,应加大对流感疫苗及其接种政策的宣传,提高疫苗接种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疫苗接种率,进一步提高向重点人群的疫苗推荐意愿,从而提高整个人群的流感疫苗接种情况,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发生,降低流感疾病负担。另外,护士推荐接种疫苗意愿,除了与护士本身的因素有关系外,可能还与疫苗价格和患者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有关,应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完善。

猜你喜欢

流感疫苗流感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的制备和稳定性
流感疫苗“创可贴”
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对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效果观察
简单易行防流感六法
冬春流感高发 加强防治最重要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高剂量型流感疫苗IIV3-HD对老年人防护作用优于标准剂量型
猪流感病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