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决策树模型及logistic回归模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1-07-07衢州市第三医院精神科男病区324000王国民

中国卫生统计 2021年3期
关键词:决策树精神分裂症组间

衢州市第三医院精神科男病区(324000) 金 庞 周 波 王国民 陈 静 曾 慧

【提 要】 目的 使用决策树模型与logistic回归模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决策树模型与logistic回归模型回顾性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病程较长、发病年龄过早、阴性评分过高、总积极因素评分过低及症状评分过高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独立危险因素。由决策树模型可得,病程、发病年龄、阴性评分、症状评分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病程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影响因素众多,决策树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互为补充,可从不同方面描述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发生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订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临床表现为异质性的慢性致残性疾病,属于严重的精神疾病,病因较为复杂[1]。全球范围内约有1%的人群患病[2]。精神分裂症与神经发育缺陷有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出现之前就有神经发育异常情况[3]。青少年期发病的患者与成年后发病的患者相比,往往症状相对严重,总体疾病结局更差,社会功能损伤更为严重[4]。本研究采用决策树模型及logistic回归模型[5-6]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诊断标准[5];(2)病情较为稳定,且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单一指标评分均小于5分;(3)年龄18~65岁;(4)知情且同意本研究方案。排除标准:(1)排除分裂情感性精神疾病、脑器质性疾病;(2)肝肾功能严重损伤患者;(3)不配合本研究治疗方案及存在语言沟通障碍患者;(4)伴发物质依赖病患者。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符合标准纳入研究的患者共计122例,男77例,女45例,平均年龄(44.84±11.53)岁;平均病程时长(22.13±8.79)年;平均受教育年限(11.22±2.67)年;鉴于本病的临床发病特点为发病多集中于青少年期,因此根据患者首次发病年龄依次将患者分为:A组:20岁以下发病组;B组:21~25岁发病组;C组:26~30岁发病组;D组:31岁以上发病组。

2.研究方法

采用我院自行设计临床相关资料调查统计表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初次发病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服用的抗精神疾病药物的种类以及剂量等。同时成立专门的护理小组,并组织相关技能和疾病知识的专业培训。

3.评价指标

(1)评估临床症状:于患者住院治疗1个月后,采用PANSS评分量表[6](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对患者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以及患者的一般精神病理等评分条目进行评分。通过测评该量表三个维度30个条目从而评估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

(2)社会功能评价:于患者住院治疗1个月后,采用NOSIE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7]对患者持续观察然后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存在的频度与强度进行评定,主要涉及抑郁、激惹、迟缓、精神病表现、社会兴趣、社会能力、个人整洁、总消极因素、总积极因素、病情总估计等,患者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的社会功能越低。

(3)生活质量评估:于患者住院治疗1个月后,采用SQLS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的主观生活质量进行测评,该表分为心理社会、症状、动机三个维度,涉及30个条目,患者最终评分越低提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4.统计学方法

结 果

1.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依据患者的首次发病年龄分组后,4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次数、受教育年限、药量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首次发病年龄较早的A、B两组患者的病程明显长于C、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临床症状评估

四组患者的阳性评分、PANSS总分以及精神病理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患者的阴性症状评分明显高于D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181;P=0.033)。见表2。

表2 四组患者的PANSS评分情况比较

3.社会功能评价

各组患者抑郁、激惹、迟缓、精神病、兴趣、社会能力、总消极、总症状等项目评分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整洁方面,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总体趋势为患者首次发病年龄越小,患者的个人整洁度越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积极因子方面,组间比较结果为差异边缘显著,但对各组间进行两两比较时,A组总积极评分显著低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于整洁、兴趣、社会能力之和为总积极分,兴趣与社会能力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A、D两组间总积极分差异边缘显著同样反映了两组患者间的个人整洁的差异。采用协方差分析控制了整洁因子后,组间的总积极分已经无显著差异(F=0.285,P=0.837),见表3、表4。

表4 NOSIE整体评分

4.生活质量评分

对所有分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分测评后发现,患者组间症状量表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A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C组、D组患者(tc=2.08,td=2.02;P<0.05),见表5。

表5 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

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

(1)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影响因素及赋值说明

将因变量设置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自杀,自变量为可能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影响因素,并对相关因素进行赋值,见表6。

表6 精神分裂患者自杀的影响因素及赋值说明

(2)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病程较长、发病年龄过早、阴性评分过高、总积极因素评分过低及症状评分过高均为精神分裂患者自杀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7。

表7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6.决策树模型

由决策树模型可得,病程、发病年龄、阴性评分、症状评分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病程的影响最为显著,见图1。

图1 决策树模型结果

讨 论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初次发病年龄较早的患者阴性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发病年龄较晚的患者,且总体趋势表现为患者初次发病年龄越小,患者的阴性症状越为严重,这与Arango等人的研究结果[8]相符合。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为:发病年龄较早的患者自身脑组织存在严重损伤,神经缺陷程度较为严重,尤其是当患者大脑前额叶灰质出现受损时,这种情况更容易出现。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发病年龄越早,NOSIE评分量表中个人整洁的评分越低,社会功能越差。邢晓萍等[9]发现,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越早,患者的个人认知功能越差,结合本文研究结果,笔者认为患者的发病年龄与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密切相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而各组患者抑郁、激惹、迟缓、精神病、兴趣、社会能力、总消极、总症状等项目评分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而整洁方面,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总体趋势为患者首次发病年龄越小,患者的个人整洁度越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比较不同发病年龄组的生活质量发现,患者的发病越早,患者相应的生活质量越差,这一现象与社会功能的研究趋势一致[10-11]。

决策树模型显示病程、发病年龄、阴性评分、症状评分是发生精神分裂者患者自杀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病程的影响最为显著,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相比,其中总积极因子并没有纳入决策树模型,可能是由于整洁、兴趣、社会能力之和为总积极评分,而兴趣与社会能力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只有整洁在组间比较时存在显著差异。所以整体总积极因子评分在组间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患者首次发病年龄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功能存在密切关联,患者初发年龄越小,患者的整洁度越差,说明发病越早,患者的个人卫生能力越差,生活质量越低。因此在临床实施康复训练和基础护理过程中,应针对性地加强对患者的卫生监督和护理,制定人性化的卫生改善计划。依据患者的病情以及个人卫生能力情况实施个体化的卫生护理,提醒患者每天按时洗漱,定期更换衣物,注意对口腔的清洁,保持病房空气通畅,定期更换床单被褥。同时采用行为矫治的方法强化患者的行为以及卫生习惯,改善患者的症状以及患者对自身的评价,提升患者的自我认同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无法全面综合评估患者的社会功能,在后续的深入研究中还需要增加对患者个人以及社会功能的评价。此外,本研究方案纳入对象仅包含慢性住院患者,而对于社区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未纳入研究,因此本文得出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适合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另外,不同研究组间样本数量差异较大,本文考察的主要是首次发病年龄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但尚未考虑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不同年龄段人群分布的情况。同时在生活质量评价方面,缺乏与正常同龄人群的比较。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开展多中心调查,纳入门诊和社区患者,以探讨发病年龄对患者社会功能,尤其是实际生活能力和日常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为制订适用于患者的个体化的康复和护理计划提供循证基础。

猜你喜欢

决策树精神分裂症组间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一种针对不均衡数据集的SVM决策树算法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决策树和随机森林方法在管理决策中的应用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基于决策树的出租车乘客出行目的识别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