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台市大学生消极情绪与家庭幸福感的关系*

2021-07-07吕雨轩张家硕殷海琪李科震窦龙祺王承国

中国卫生统计 2021年3期
关键词:烟台市消极情绪归属感

吕雨轩 张家硕 殷海琪 李科震 窦龙祺 王承国△

【提 要】 目的 探讨烟台市大学生消极情绪与家庭幸福感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家庭幸福感量表、学校归属感量表对烟台市五所高校的104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烟台市大学生家庭幸福感对消极情绪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心理资本在家庭幸福感与消极情绪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显著,学校归属感在家庭幸福感与心理资本关系中、心理资本与消极情绪关系中、家庭幸福感与消极情绪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显著。结论 低家庭幸福感不仅能够直接导致抑郁、焦虑、压力等消极情绪的产生,而且可以通过降低心理资本导致更为严重的消极情绪,学校归属感在其中发挥调节作用。

大学生处于从学校进入社会的关键时期,面对不断增长的学习和就业压力,容易产生抑郁、焦虑、压力等消极情绪[1-2]。抑郁、焦虑、压力等消极情绪不仅会损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导致极端化行为的发生[3]。截至目前,相关学者就消极情绪的产生、影响及应对方法展开了研究,莫敏等[4]研究了大四男生色情浏览与抑郁、焦虑和压力等消极情绪的相关性;刘文俐等[5]分析了自我控制在消极情绪与情绪性进食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牛露颖等[6]研究了大学生家庭幸福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林井萍等[7]探讨了大学生心理资本在人际压力与抑郁、自我同一性及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在个体-环境交互作用的理论视角下,整合大学生心理资本和抑郁、焦虑、压力等消极情绪的研究现状,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见图1),用以研究大学生家庭幸福感、学校归属感及心理资本与消极情绪的关系。

图1 大学生消极情绪与家庭幸福感关系假设模型图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调查于2019年11月至12月展开,选取烟台市5所高校(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区、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鲁东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在宿舍、食堂、教学楼等人流密集场所进行简单随机抽样。累计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1136份,有效问卷1041份,有效率达91.64%。其中男生490人(占比47.1%),女生551人(占比52.9%);年龄主要集中在19~23岁(占比93.2%),18岁及以下31人(占比3.0%),24岁及以上40人(占比3.8%)。

2.测量工具

(1)抑郁-焦虑-压力量表

采用Taouk等[8]编制的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版[9],共21个问题,3个分量表,分别为抑郁(7个问题)、焦虑(7个问题)和压力(7个问题)。采用4点式评分法,0为非常不符合,3为非常符合。

(2)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

采用宋洪峰等[10]编制的心理资本量表,共16个问题,分4个维度,分别为自信(4个问题)、乐观(4个问题)、希望(4个问题)和韧性(4个问题)。问卷借鉴Likert 5分制量表法,每个问题5个选项,选项中的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

(3)家庭幸福感量表

采用姜峰[11]编制的大学生家庭幸福感分量表,共8个问题,每个问题5个选项,选项中的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分值越高,家庭幸福感越强烈。

(4)学校归属感量表

采用Goodenow编制、中国学者翻译的PSSM量表[12],共18个问题,每个问题5个选项,选项中的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

3.统计学分析

问卷的发放、回收均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学专业学生进行。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描述性统计计算变量的平均数和方差,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探索大学生心理资本与抑郁、焦虑和压力的关系,检验水准α=0.05。

结 果

1.大学生心理资本及消极情绪现状

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烟台市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希望维度得分最高,为3.74,韧性维度得分最低,为3.60,乐观维度得分均值为3.69,自信维度得分均值为3.62;消极情绪方面,抑郁均值为7.35,焦虑均值为6.00,压力均值为6.34。

表1 大学生心理资本及消极情绪现状统计分析

2.烟台市大学生消极情绪与家庭幸福感的关系

(1)大学生消极情绪与家庭幸福感相关性分析

由表2可知,心理资本与家庭幸福感、学校归属感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消极情绪与家庭幸福感和学校归属感呈显著负相关;家庭幸福感与学校归属感呈显著正相关。

表2 研究变量相关性分析

(2)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采用Hayes编制的SPSS宏中的Modle 59对心理资本在家庭幸福感与大学生消极情绪之间关系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家庭幸福感(B=0.27,t=16.65,P<0.01)、学校归属感(B=0.38,t=19.93,P<0.01)以及二者的乘积项(B=-0.10,t=-6.89,P<0.01)与心理资本的相关性显著;把中介变量心理资本放入模型后,家庭幸福感(B=-1.93,t=-6.78,P<0.01)、心理资本(B=-11.17,t=-24.90,P<0.01)与消极情绪的相关性依旧显著,且家庭幸福感与学校归属感的乘积项(B=-0.46,t=-2.21,P<0.05)、心理资本与学校归属感的乘积项(B=1.42,t=5.32,P<0.01)与消极情绪的相关性依旧显著,说明大学生心理资本在家庭幸福感对消极情绪的直接预测中起中介作用,学校归属感不仅在家庭幸福感对消极情绪的直接预测中起调节作用,而且能够调节家庭幸福感对心理资本的预测作用和心理资本对消极情绪的预测作用。

表3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由图2可知,个体学校归属感较低(simpleslop=0.39,t=16.40,P<0.001)、较高(simpleslop=0.14,t=4.53,P<0.001)的被试,家庭幸福感对心理资本的预测作用均显著,但随着个体学校归属感的提高,家庭幸福感对心理资本的预测作用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由图3可知,个体学校归属感较低(simpleslop=-12.89,t=-32.06,P<0.001)、较高(simpleslop=-9.44,t=-14.07,P<0.001)的被试,心理资本对消极情绪的预测作用均显著,且随着个体学校归属感的提高,心理资本对消极情绪的预测作用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由图4可知,个体归属感较低(simpleslop=-1.37,t=-3.91,P<0.001)、较高(simpleslop=-2.49,t=-6.06,P<0.001)的被试,家庭幸福感对消极情绪的预测作用均显著,但随着个体学校归属感的提高,家庭幸福感对消极情绪的预测作用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图2 学校归属感在家庭幸福感与心理资本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图3 学校归属感在心理资本与消极情绪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图4 学校归属感在家庭幸福感与消极情绪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烟台市大学生不同学校归属感水平下的中介效应分析见表4。由表4可知,随着学校归属感的增强,心理资本在家庭幸福感与消极情绪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也呈降低趋势。

表4 学校归属感不同水平下的中介效应

讨 论

结果显示,烟台市大学生心理资本均值为3.66,希望维度发展较好,韧性维度发展较差,与徐海燕等的研究结果一致[13]。烟台市大学生抑郁分量表得分均值为7.35分,分别高于中国大陆成年人[14]和中国香港居民[8];烟台市大学生焦虑分量表得分均值为6.00分,分别低于中国大陆成年人[14]和中国香港居民[8];大学生压力分量表的得分均值为6.34,分别低于中国大陆成年人[14]和中国香港居民[8]。相关性分析表明,家庭幸福感、学校归属感、心理资本与大学生消极情绪显著相关。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家庭幸福感对心理资本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对消极情绪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心理资本对消极情绪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心理资本在家庭幸福感与消极情绪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显著;学校归属感在家庭幸福感与心理资本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显著、对心理资本与消极情绪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显著、对家庭幸福感与消极情绪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显著。

大学是青少年心理和生理的完善时期,有研究表明,随着青春期的出现,青少年抑郁、焦虑、压力等消极情绪开始增加。基于已有结果,建议以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体,社会为平台,整合三方力量,共同促进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提升和降低大学生消极情绪水平。家庭成员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提升大学生家庭幸福感;高校在注重大学生知识培养的同时,应充分利用校长信箱、心灵小屋等线上、线下平台,倾听大学生的烦恼,为学生提供更多社会支持资源,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

猜你喜欢

烟台市消极情绪归属感
静心
幼儿消极情绪的表现及家长的应对策略
——以三门峡市H区幼儿为例
测试
《灌木丛篁图》
烟台市苹果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教育中的探索——以烟台市博物馆为例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