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中血小板数量、形态及功能变化研究

2021-07-07李洪结张育荣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折光数量血小板

郭 瑛,李洪结,张育荣

北京市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122

小细胞肺癌具有增殖迅速、转移早的特征,且易复发,5年生存率低[1-2]。近年来随着化疗方案的不断优化,小细胞肺癌生存期有所延长,总生存期可达1~3年[3]。目前,缺少常规对小细胞肺癌预后具有预测价值的实验室指标。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化疗,初始治疗缓解率较高,但易复发,另外,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流动力学差,而且血栓和出血风险高[4],本研究回顾分析了174例数据完整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小板(PLT)参数,探讨患者化疗过程中,PLT数量、形态、功能变化规律,以期为小细胞肺癌治疗过程中出现血栓、出血及肿瘤复发和转移甚至死亡提供实验室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经临床、CT及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小细胞肺癌且具有完整信息的病例1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8例、女76例,年龄34~82岁,平均(65.62±16.32)岁。174例研究对象中根据肿瘤TNM分期可分为局限期患者83例,广泛期患者91例。均为入院后首次接受化疗治疗,化疗方案均为依托泊苷加铂类,21 d为1个化疗周期,观察截止到第4个化疗周期结束。排除化疗前和4个化疗周期中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手术患者、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对照组为同期门诊体检人员共102例,男62例、女40例,年龄45~73岁,平均(58.61±9.52)岁。

1.2仪器与试剂 PLT计数用sysmex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参数有大血小板比率(P-LC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PLT功能参数检测采用北京乐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西芬斯CFmsLEPU-8800型弹力图检测仪(TEG)和配套试剂,检测PLT参数主要有血凝块最大强度(MA)、血小板动力学指数(TPI);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检测用Aggrestar PL-11血小板功能仪及配套试剂;PLT形态学及计数观察采用上海求精公司牛鲍计数板;PLT涂片染色用珠海贝索瑞氏吉姆萨染色。

1.3方法 患者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PLT检测使用乙二胺四乙酸三钾抗凝管采血2 mL,TEG和MAR检测使用枸橼酸钠抗凝管采集静脉血3 mL。按标准操作规程完成检测。动态观察患者连续4个化疗周期PLT参数、形态变化和功能变化情况。用0.38 mL PLT稀释液加入20 μL全血混合后充入牛鲍计数板,10倍显微镜下观察。血涂片用5 μL全血统一角度和速度推1.5 cm×3.0 cm血膜,染色后40倍显微镜下观察。

2 结 果

2.1小细胞肺癌患者不同化疗周期PLT数量变化情况 根据小细胞肺癌患者4个化疗周期的PLT数量变化趋势,将其分为平稳变化组、持续降低组、持续升高组3组。平稳变化组患者占62.44%,该类型起始化疗患者的PLT数量为(252.31±50.63)×109/L;治疗过程中PLT数量变化最大幅度<66.97%,PLT数量最低值出现在第4个化疗周期,且PLT数量最低值不低于100×109/L。持续降低组患者占比为19.89%,该类型起始化疗患者的PLT数量为(210.22±13.20)×109/L,PLT数量下降点始于第1个化疗周期末,80.32%患者PLT数量最低点值发生在第3个化疗周期,PLT数量为(60.81±16.06)×109/L;其余19.68%患者PLT数量低于50.00×109/L,PLT数量为(22.33±9.15)×109/L。持续升高组患者占比为17.67%,该类型起始化疗患者的PLT数量高于前两种类型患者,PLT数量为(358.94±21.34)×109/L,随着化疗周期的进行,PLT数量虽然波动变化,但其整体趋势仍然持续增高,PLT数量最高达740.00×109/L。见表1。

表1 小细胞肺癌患者不同化疗周期PLT数量变化情况

2.2各组PLT参数及形态变化 各组PLT参数比较见表2。持续降低组、持续升高组PDW与平稳变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升高组PDW与持续降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P-L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M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各组PLT参数比较

显微镜下观察不同化疗周期各组PLT大小、折光性、形态发现,各组化疗前PLT大小一致,密度均匀,每高倍(×40倍)视野可见20~25 个PLT,折光性均匀且较强,瑞氏染色见着色均匀体积大小均一;化疗后,平稳变化组光镜下PLT形态、大小及分布密度与化疗前比较没有明显变化,但是其折光性变小,着色变深,说明PLT内部成分已发生变化;光镜下持续升高组每视野可见80~90个PLT,在光镜下观察其折光性减弱,体积较一致,但与对照组比较PLT体积明显偏小;持续降低组光镜下PLT开始出现大小不一的情况,尤其在PLT<50×109/L,PLT分布密度显著减少,高倍镜下每视野1~3个PLT,且折光性强弱不等,体积小的PLT折光弱、深染,体积大的PLT折光强、染色鲜亮。

2.3各组MA、TPI、MAR比较 平稳变化组、持续降低组、持续升高组TP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降低组、持续升高组MA与平稳变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R分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两种途径,抗凝药物阿司匹林抗PLT聚集原理为花生四希酸(AA)作为诱导剂,在环氧化酶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反应促进PLT聚集。氯吡格雷是另一种抗PLT聚集药,以二磷酸腺苷(ADP)作为诱导剂,ADP直接促使PLT释放颗粒而聚集。两种途径测量所得的MAR,各组MAR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各组MA、TPI、MAR比较

3 讨 论

PLT主要作用是参与凝血块形成,起到止血作用,化疗过程中PLT变化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5-7]。PLT参数的变化反映了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方案中以依托泊苷和铂类为基础,化疗中观察到PLT不同的变化情况,可能决定了其治疗的效果和预后[8-9]。多数病例PLT数量的变化始于第1个化疗周期末,即从开始化疗药物第1天起到第21天的时间长度,这与文献[10-11]的报道结果有所不同。原因可能是由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部位、个性化反应不同,以及检测时间不同使然,也可能基础治疗方案基础上的同步放疗而不同[12]。本研究在第1个化疗周期末PLT开始发生不同走向,一种平稳变化,变化幅度较小,另一种PLT数量变化趋势是持续降低型,PLT数量的降低可能与骨髓抑制有关[13]。还有一种是PLT数量在化疗过程中升高,关于患者在化疗过程中PLT数量仍持续升高,可能与肿瘤的复发转移有关[14-17]。本研究在未染色和染色的显微镜观察到,化疗过程中,体积较大PLT更易出现在PLT数量降低的情况,可能是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异常形态而不是新生PLT。本研究结果发现,持续降低组、持续升高组MA与平稳变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MAR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MA主要取决于PLT数量,而MAR无论是AA或ADP通路活化PLT使其聚集,均显示MAR明显降低,这提示患者在化疗过程中,PLT聚集功能发生变化,MAR降低。有研究者提出,PLT参数反映了其凝集状态[15]。本研究结果显示,平稳变化组和持续升高组TPI高于持续降低组、对照组,提示其PLT处于高凝状态。本研究还观察了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PLT数量变化,PLT变化多数发生在第1个化疗周期末和第2个化疗周期开始。化疗过程中PLT形态和功能也发生变化,主要反映在PLT折光性下降、大小不一等方面。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可能存在未受控变量的影响,包括在4个化疗周期过程中各观察指标检测的时间、患者不同疗效反应等因素影响,而且数据仅限于4个化疗周期之内,远期的结果有待于进一步分析。

猜你喜欢

折光数量血小板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包装印品的折光网印技术
统一数量再比较
手持式折光仪法快测聚羧酸系减水剂含固量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头发的数量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预防吉西他滨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510家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恶性肿瘤与血小板相关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