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1基因多态性与晚期结直肠癌铂类药物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2021-07-07沙金平谢媛媛
沙金平 薛 萌 谢媛媛
结直肠癌又称大肠癌,属于人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以化疗为主,铂类药物是其常用化疗药物[1-2]。研究表明,RPA1基因与铂类等化疗药物耐药性的产生息息相关,其基因多态性与多种肿瘤化疗后临床疗效与总体生存期密切相关[3-4]。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研究探讨了RPA1基因多态性与晚期结直肠癌铂类药物临床疗效的相关性,为临床制定结直肠癌患者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本院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符合《临床肿瘤内科手册》中晚期结直肠癌的病理学诊断标准[5]。排除标准:合并除结直肠癌外其他恶性肿瘤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及不耐受者;非首次治疗者;适宜手术治疗者;临床病理资料不全者。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会议表决通过。
1.2 方法
基因分型:在给予铂类药物化疗前采集所有患者外周静脉血5 ml,置于抗凝管内静置1.5 h,用离心机(德国Hettich,ROTOFIX32A)离心10 min,转速3 000 r/min,用移液枪抽取上清液置入微型离心管中,-80 ℃保存备用。取出备用血清,用水浴锅预热5 min,温度37 ℃,预热毕取血清200 μl,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患者外周血清总DNA,用基因分型试剂盒、荧光定量试剂盒、PCR仪(美国ABI,QuantStudio3)对RPA1基因进行标记、扩增,用SDS软件对扩增后产物进行基因分型。相关试剂盒操作流程均严格参照试剂和仪器说明书。药物治疗:对所有患者给予奥沙利铂注射液静脉滴注2 h,每次剂量130 mg/m2,每3周给药1次。整个疗程为3个月。分组:根据RPA1基因型的不同将患者分为CC组、CT组、TT组。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所有患者RPA1基因分型结果。(2)疗程结束后,参照《RECIST疗效评价标准》[6],对所有患者进行疗效评定,以肿瘤病灶消失视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以肿瘤病灶最大直径缩小30%以上视为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以肿瘤最大直径缩小30%以下或增大20%以下视为病情稳定(stable Disease,SD);以肿瘤最大直径增大20%以上视为病情恶化(progression disease,PD)。总有效=CR+PR+SD。比较CC组、CT组、TT组之间的疗效差异。(3)将CR、PR、SD患者划分为有效组,将PD患者划分为无效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差异,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晚期结直肠癌铂类药物临床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4)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门诊、电话随访,第1年前6个月每半月1次,后6个月每月1次,第2年每2个月1次,记录CC+CT组、TT组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RPA1基因分型结果
本研究9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RPA1基因116为密码子中第二位碱基共存在3种等位基因型,分别为CC型(n=38)、CT型(n=28)、TT型(n=26),基因出现频率分别为41.31%、30.43%、28.26%。
2.2 CC组、CT组、TT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CC组、CT组、TT组总体临床疗效与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CC组、CT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TT组(P<0.05),CC组与CT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χ2=0.001,P>0.05)。见表1。
表1 CC组、CT组、TT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2.3 有效组与无效组一般资料比较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效组与无效组在有无癌栓、RPA1基因分型上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有效组与无效组一般资料比较
2.4 影响化疗疗效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将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疗效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无癌栓、RPA1基因分型)作为自变量,并进行赋值,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疗效(有效=0,无效=1),有无癌栓(无=0,有=1)、RPA1基因分型(CC型或CT型=0,TT型=1),将上述数据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RPA1基因分型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铂类药物临床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OR=1.570,P<0.05)。见表3。
表3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疗效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2.5 不同RPA1基因型患者用药后的生存分析
CC+CT组中位OS为18个月,TT组中位OS为6个月;CC+CT组2年内生存率92.42%,TT组2年内生存率为57.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212,P<0.05)。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C+CT组2年内生存情况明显优于TT组,经Log-rank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3.590,P<0.05)。见图1。
图1 不同RPA1基因型患者用药后的生存曲线
3 讨论
结直肠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晚期可表现为大便性状改变、腹痛、腹胀、发热、贫血、消瘦、腹部包块、肠梗阻等,可因肿瘤转移而累及其他器官,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7]。铂类药物是临床用于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常用化疗药物,但其临床疗效具有个体差异性,其差异形成原因尚且不明[8]。据相关文献报道,RPA1基因可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多种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的无进展生存率相关[9]。现为探讨RPA1基因多态性与晚期结直肠癌铂类药物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特做此研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CC组、CT组、TT组总体临床疗效与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CC组、CT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TT组,而CC组与CT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提示整体上,不同RPA1基因型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用铂类药物治疗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其中CC型、CT型患者临床疗效要优于TT型患者。究其原因,铂类化疗药物的药理机制主要是通过产生水化衍生物靶向作用于DNA,与DNA双链共价结合,易形成链内或链间的相互交联,从而干扰肿瘤细胞DNA结构的正常复制[10]。研究表明,RPA1基因可合成一种具有高度保守蛋白序列的RPA1蛋白,此蛋白可与启动子上游含大量GATA序列的顺式作用元件相结合,能抑制肿瘤细胞恶性增殖所需蛋白的表达,同时可促进铂类药物与肿瘤细胞DNA的靶向结合,与铂类药物发挥协同抑癌作用[11]。而研究表明,CC型、CT型RPA1基因均可正常合成RPA1蛋白,TT型RPA1基因由于密码子发生无义突变,RPA1蛋白表达缺失,因此抑癌作用明显弱于CC型、CT型[12]。
本研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PA1基因分型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铂类药物临床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OR=1.570,P<0.05);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C+CT组2年内生存情况明显优于TT组,提示RPA1基因多态性与晚期结直肠癌铂类药物临床疗效的密切相关,TT型RPA1基因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铂类药物治疗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探究其机制,研究表明,DNA修复功能是人体保持基因稳定性的重要保障,铂类化疗药物通过破坏肿瘤细胞DNA正常双链结构,抑制其DNA复制过程,从而发挥抑癌效应,因此DNA修复功能的个体化差异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用铂类药物治疗后出现疗效差异的关键因素[13-14]。相关研究表明,RPA1基因CC型、CT型患者由于10号外显子密码子发生突变,导致氨基酸编码序列变化,从而影响DNA修复功能,导致其对铂类药物的耐药性要低于RPA1基因TT型患者[15],因此RPA1基因CC型、CT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铂类药物的临床疗效优于RPA1基因TT型患者。
综上所述,TT型RPA1基因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铂类药物治疗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RPA1基因多态性与晚期结直肠癌铂类药物临床疗效密切相关,有望成为预测临床疗效的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