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研究
2021-07-07张伟红闫红莲安晓楠李威震
张伟红 闫红莲 魏 云 刘 璐 安晓楠 李威震
作为常见恶性肿瘤,甲状腺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可导致呼吸困难、咯血、吞咽困难等多种症状,患者生活质量低下,病死率较高[1]。报道显示,甲状腺癌患者易受病理分型、癌肿体积、患者年龄等原因影响,发生淋巴结转移,不仅影响预后,且增加患者术后复发、病死风险[2]。因此,早期诊断并对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治疗,被认为是改善甲状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的关键。现阶段,手术病理检查是临床用于诊断甲状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的常用手段之一,但因操作复杂,检查时间长,且检查费用高,不利于基层医院使用,临床应用受限[3]。故探寻1种操作简单,且与手术病理检查诊断价值相当的检查方法,对临床诊断甲状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有关键的指导意义。超声检查是1种具有非侵入性且在检查过程中无需对患者颈部进行制动的新型影像诊断技术,诸多研究显示,作为1种操作便捷、无创且具有可重复性的检查手段,超声检查在检查淋巴结的同时可判断淋巴结的良恶性,对甲状腺疾病的诊疗有重要指导意义[4-5]。基于此,本研究主要观察甲状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经超声检查的临床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并分析甲状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经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以指导该类疾病诊疗方案的制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医院接受淋巴结清扫术的82例(共189枚淋巴结)甲状腺癌患者。纳入标准:①甲状腺肿块质硬、固定,颈淋巴结肿大,或有压迫症状;②经病理诊断确诊为甲状腺癌;③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接受淋巴结清扫术。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脏器相关疾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③合并免疫性疾病;④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或传染性疾病。
82例甲状腺癌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33例;年龄53~67岁,平均年龄(60.32±3.41)岁;体质量57.8~70.9 kg,平均体质量(64.96±2.19)kg。本次研究内容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实施。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患者取仰卧位,检查医师位于患者右侧,所用仪器为TOSHIBA-aplio 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LT-1005BT高频线阵高分辨力探头,探头发射频率为5~14 MHz。将超声探头紧贴于患者的颈部淋巴结,并定位可疑淋巴结,扫描频率:5~14 MHz,深度:5~8 cm,查看并记录淋巴结临床特征[形态(纵横比≥1、纵横比<1)、边界(清晰、模糊)、边缘(规则、不规则)、晕圈(有、无)、内部结构(完全实性、主要实性、部分实性)、内部回声(显著低回声、低回声、等回声、高回声)、回声均质性(均匀、不均匀)、淋巴结大小(≤10 mm、10~20 mm、20~30 mm、30~40 mm、>40 mm)、淋巴结钙化程度(无明显钙化、微小钙化、微小及粗大钙化并存、粗大钙化)、血流分布(无明显血流、淋巴结门型、中心型、周边型)、血流丰富程度(无明显血流、较丰富血流(≤3条)、丰富血流(>3条)、Adler血流分级(0级、1级、2级、3级)]及血流动力学[收缩期最高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的图像资料。全部操作均为同一名高职称医师进行检查,图像分析由级别相同的2名超声医师进行,所有超声参数均重复检测3次取平均值。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全部计量资料均经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检验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甲状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价,AUC≤0.50:无诊断价值,0.50
2 结果
2.1 病理检查结果
全部82例(共189枚淋巴结)接受淋巴结清扫术的甲状腺癌患者中,经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合并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有30例(共99枚淋巴结),占比为36.59%(30/82)。
2.2 转移与未转移淋巴结超声检查临床特征比较
转移与未转移的淋巴结形态、淋巴结大小、淋巴结钙化程度、血流丰富程度、Adler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转移与未转移淋巴结超声检查临床特征比较(例,%)
2.3 转移组与未转移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转移组PSV、PI、RI值均大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转移组与未转移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2.4 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甲状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将PSV、PI、RI分别作为检验变量,淋巴结转移发生情况情况作为状态变量(1=转移,0=未转移),绘制ROC曲线(图1),PSV、PI、RI单独及联合诊断甲状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的AUC均>0.80,诊断价值较理想,且以联合诊断价值最高。各指标对应最佳阈值、特异度、灵敏度及约登指数等相关参数。见表3。
表3 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甲状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图1 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甲状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ROC曲线图
3 讨论
研究显示。甲状腺癌约占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的90%,且易发生淋巴结转移,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效果,威胁患者生命安全[6]。淋巴结转移会增加患者病死风险,严重影响预后,是目前临床关注的重难点[7]。为改善甲状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临床指出可以早期鉴别诊断甲状腺癌患者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并给出针对性建议,指导治疗方案的拟定。
既往,临床诊断甲状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主要经手术病理检查,手术病理检查能够准确查看患者的淋巴结良恶性情况。但这种侵入式的病理检查对患者身体伤害比较大,不宜反复检查确诊,严重影响甲状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诊疗进展[8]。超声检查作为主要的诊断技术,有助于医生清晰的查看患者的病灶变化情况[9]。甲状腺癌患者经超声检查时通常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特征,且已有研究证实应用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10-11]。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转移淋巴结在形态、淋巴结大小、淋巴结钙化程度、血流丰富程度、Adler血流分级方面与未转移淋巴结比较有显著差异。表明甲状腺癌淋巴结经超声检查时可显示不同的临床特征,且这些临床特征对诊断患者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意义。究其原因,正常淋巴结形态为椭圆形,但当甲状腺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时,可使淋巴结发生炎性病变,最终可改变为圆形,即纵横比≥1[12];淋巴结大小已被证实为影响淋巴结超声诊断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淋巴结过小时,淋巴结内部皮质增厚不明显,与邻近组织结构无明显差异,故超声检查不易诊断[13];淋巴结钙化是指淋巴结有钙盐沉积,使皮肤及周围组织发生黏连,最终融合成团,易于超声检出[14];诸多研究证实,肿瘤组织的生长、增殖及转移与血管再生密切相关,而血管再生需要丰富血流供应,故经超声检查、血流丰富程度及Adler血流分级可明确甲状腺癌患者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15-16]。
除分析超声检查特征外,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不同甲状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经超声检查后血流动力学差异,结果显示,转移组PSV、PI、RI值均大于未转移组,提示经超声检查血流动力学异常可能提示甲状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有无。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因肿瘤内部的新生血管管壁薄,缺少平滑肌,且新生的血管弹性差,血管舒张期时无法保持正常的舒张压,进而影响血管收缩期的血流速度[17-18]。同时,因恶性肿瘤缺少淋巴管网,进而促使肿瘤组织之间产生高静脉压,最终升高肿瘤内血流阻力,故在接受超声检查后出现不同的变化[19-20]。为了更进一步明确超声检查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甲状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本研究绘制ROC曲线发现,PSV、PI、RI单独及联合诊断甲状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80,诊断价值较理想,且以联合诊断价值最高。上述结果证实,超声检查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甲状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鉴别甲状腺癌患者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指标。
综上所述,甲状腺癌淋巴结经超声检查有不同的临床特征,临床可采用经超声检查鉴别甲状腺癌患者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以提高甲状腺癌合并淋巴结的诊断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