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在休闲装中的应用与实践
2021-07-07陈晓玲肖乐香李灿华
陈晓玲,肖乐香,李灿华
(湖南工程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湖南 湘潭411104)
设计是有目的、有预见的行为。首先,在当今瞬时消费时代,消费变得更加快捷,人们不再想长时间拥有一样东西,而是希望通过不断地更换新物品,永远站在时尚前沿,因此,设计师们需要解放自己的设计思想,而解构主义正在凸显其独特的内涵与时代魅力。其次,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需要将解构主义的创意思维融入到服装的设计中去,将服装个性化、时尚化。因此,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研究解构主义在服装中的应用也具有必要性。
1 解构主义与服装
“解构”一词最早出现在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的《存在与时间》一书中,从一个哲学概念衍生至设计风格[1]。在20世纪60年代,德里达批判结构主义,提出了“解构主义”的理论,认为对个体的研究高于整体,反对传统的总体统一[2]。最开始应用于建筑设计,逐渐涉足其他设计领域。解构主义在国外应用于服装设计领域是70年代,国内更晚一些。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主要对传统的“服装为人体服务”提出质疑,认为服装不再是束缚人体的枷锁,主张解放人体,关注服装本身的结构。
2 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2.1 对服装造型的解构
造型是服装设计的基础,服装造型分为服装内部造型、服装外部造型、功能性结构,外部造型是服装的廓形,又称之为服装剪影,它进入人们视觉的速度和强度高于服装的局部细节,在人们脑海中形成对服装的第一印象,从而就有了服装造型是服装风格的主要缔造者之说。在近代的中国,有旗袍最能将腰部的线条完美呈现出来,在视觉上增加“腰臀比”,让身材更加接近S型,展现女性的曲线美;古代的西方,人们认为女性细腰最美,女性会穿紧身胸衣,凸显人体。而解构主义面对这种以服装去衬托人体的传统观念,发出不一样的声音[3]。
2.1.1 外部结构
外部结构是指服装的廓形,也称轮廓线,是指服装的外部造型剪影[4]。解构主义在基本廓形A形、Y形、O形、H形、X形、T形的设计上对其结构采用杂糅、失重、残缺等方法。在强调服装风格个性的基础上,做到整体美观符合审美需求。
杂糅法,如将“X”型和“O”型两种不同的廓形结合在一起,有意制造一些“生硬”和“突兀”的视觉感,从而形成新的外轮廓型;
失重法,反常规的设计手法之一,譬如通过夸大或缩小服装的某个部位,起到强调的作用,造成不平衡的视觉效果;
残缺法,强调服装不完美的一种状态,故意破坏某些部位,使人的视线愕然达到一种美感的追求,如在服装中或缺少一个袖子,或腰部结构突然出现镂空等现象。
2.1.2 内部结构
内部造型的设计主要通过肩部、胸部、腰部及臀部等部位的塑造,因对其强调或掩盖的程度不同,从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廓形[5]。肩部是整个服装的支点。在Jean Paul Gaultier的2015秋冬高级定制秀中,对服装进行的露肩设计,是为了更好地展示女性的优雅和性感(图1)。Maison Margiela 2018秋冬时装季中,胸部设计成镂空状,若隐若现(图2)。腰部是服装的中心部位,时常会成为设计师们关注的焦点。在2016秋冬高级定制时装周中,Atelier Versace工作室将建筑设计应用于时装设计。设计师通过对腰部结构的解构,使腰部结构由平面变为了立体(图3)。在臀部的设计上,不同于传统的贴合方法,更多的是运用了不对称的手法,如Jean Paul Gaultier在2015春夏高顶系列中,将平面造型与三维造型相结合,使得服装显示出不对称造型(图4)。
图1 肩部
图2 胸部
图3 腰部
图4 臀部
2.1.3 功能性结构
国家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所以服装的结构与功能性联系在一起,主要是对结构线的设计,如一衣多穿、一物多用。一件衣服有多种的穿着方式,带来新鲜感与反常规性,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袖子与裤腿的可拆卸,可根据天气和穿着需要自行变换,同时拆下来的部位仍可成为单品使用,具有多种功能性。通过结构的变化又能成为多种物件,服装能够变成另外一种日常用品,如设计的比较多的有将服装与包的相互转换。
2.2 对服装面料的解构
面料是服装设计的基本载体,是服装的表现方式。在设计过程当中,创新思维十分重要,解构主义设计师通常会在设计的过程中对服装材料进行一定的创新。对服装面料解构的选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常规服用面料,二是非常规服用面料。
2.2.1 常规服用面料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对面料的多样化、个性化也相应有了一些要求。解构主义设计师们已经不仅仅只是运用现成的面料,往往会根据自己的设计主题需要和服装面料的特点,对服装面料进行二次改造,还开始努力尝试研发新型面料和发掘新的面料使用领域。通过改变服装面料的原始形态,这些解构材料的方法不仅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也为服装设计行业挖掘了新的发展空间,呈现出新的效果。
三宅一生运用立体肌理设计的面料处理方法,改变了服装的压褶方式;川久保玲采用减法设计,通过剪、挖、烧、抽等方法在原有的面料上做处理,使面料呈现出新的图案纹理,如“乞丐装”,外衣像虫蛀一样布满孔洞;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central saint martins)的硕士学位获得者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 Queen)运用加法设计,在毕业设计中制作的礼服,对礼服面料进行改造,他把头发压进粉红色的绸缎里面,形成了一种“玫瑰”的图案,灵感来自维多利亚时代的一个妓女,她把自己的发束卖给了富人,作为爱的承诺。设计师通过这些面料的改造更好地表达出设计主题,达到了更好的效果,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图5)。
图5 Alexander Mc Queen毕业设计
2.2.2 非常规服用面料
非服用性材质引入服装设计可谓是解构主义设计师们的大胆尝试,各种纸张、塑料、木板、光盘片、电线及各类金属制品与人工合成材料,给人带来一种另类的视觉享受[6]。包括生活材料、工业材料、可粘合材料的解构。对于时装设计师来说,并不是在设计完服装之后才选择面料,而是通过解构面料来设计服装。如Iris的杰作,这件“骷髅裙”是必须要提到的!它是由一种白色合成聚合物3D打印而成,以艺术的线条显示人体骨骼的形状(图6)。侯赛因·卡拉扬(Hussein Chalayan)在2014年秋冬高级时装系列中使用了指甲片,同时运用纱质面料,进行面料质感的软硬对比(图7)。
图6 3 D打印材料
图7 生活材料
2.3 对服装图案的解构
一般传统的图案设计,会采用四方或者二方连续图案的元素。解构主义与传统的审美观存在不合之处,但是却极具吸引力、爆发力,设计师打破原有的图案设计模式,但并不是随心所欲去打破再进行重组,而是在考虑到服装各结构的内部联系及整体基础上,用新的方式来表达图案[7]。克里斯托弗·凯恩(Christopher Kane)的2015秋冬作品,采用平面解构,图形解构的方法绘制灵感来源的素描作品(图8);John Galliano、Maison Martin Mar giela以“Artisanal”为主题,采用立体解构,在红色的外衣上堆砌出立体的人脸图案(图9)。
图8 平面解构
图9 立体解构
2.4 对服装色彩的解构
通过色彩的不规则变化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设计,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色彩美。这种设计美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主要是依赖设计师知识的积累和灵感的表达[8]。自然色彩的解构与人为色彩的解构,自然色彩是不依存于人或社会关系中的纯自然事物所具有的色彩,人为色彩就是通过人为的搭配、调和,根据人的主观情绪所创造的色彩[9]。在解构主义当中,打破色彩的形式美法则,对色彩重新进行组合。川久保玲在她的2012秋冬系列中,使用了大面积的对比色。Alexander Mc Queen利用颜色仿生学从自然界中鸟类的羽毛中获得灵感,提取羽毛的颜色进行解构,从而实现服装设计中对自然色彩的解构。
3 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破茧重生》的设计灵感是来自于2020年突然爆发的疫情,城市、人们都无惧在逆风中破茧重生,表现的是输液的状态下,人们与疫情抗争到底的精神状态,胜利可能会迟到,但一定会到来。
成衣的制作中,将设计重点放在服装的背面,在转身的过程中给人惊喜;在面料的改造中,用织布机将多种面料融合在一起,呈现出面料无规则的排序;袖子的设计运用结构线的变化,通过放量收褶,设计成螃蟹臂(图10)。
图10
夸张的手套,被染成渐变的蓝色,犹如正在接受输液的人;反传统的设计思维,将流苏设计在腋下的袖缝线中,展现女性的优雅(图11)。
图11
能实现一衣多穿,背面的小马甲能翻到正面,可作为装饰,也能作为短装穿着(图12)。
图12
4 结语
解构主义通过反常规的设计思维,突破原有的思维局限,将元素打破并重组,总是能让人眼前一亮。通过对解构主义的解读,结合近几年的秀场图,分析了解构主义与服装四要素——造型、面料、图案、色彩之间的关系。随着人们对于个性化的需求,在未来的服装设计中,将会有更多解构设计方法应用到服装与服饰的设计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