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过程意识,积累写作“好米”
2021-07-06徐文钊
徐文钊
写作时,学生常常面临的难题是缺少素材。很多学生将其归咎于生活经历不丰富,事实上,若教师能合理指导学生写作,回忆生活细节并适当地发散和联想,那么大多数学生都能拥有合适的素材。建构主义学习心理学提出了过程写作法,认为应该将更多的时间花在“预写作”上,通过交谈、绘画、阅读等活动,扩充话题信息,以便积累更多的素材,提升写作能力。
一、研磨清单,大胆取舍
写作清单指的是将作文要求包含的写作内容、表达方法、写作策略等方面的信息用清单的形式排列出来,写作的时候能自检和互评。运用写作清单,能让学生时时关注写作过程,在选材、起草和修改的过程中思考如何调整素材,合理取舍,以便更好地写作。
比如,指导学生写“形形色色的人”,教师要关注写作过程,指导学生思考如何描写人物的特点,可列出写作清单,思考如何提高选材能力。在写作清单中,首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拟定题目,思考如何能在题目中表现人物的特点,如“巧手剪出万花世界”这个题目表现了主人公心灵手巧的特点。任务二是围绕文章的题目选择材料,所选材料要能体现该人物的特点,一定要和其他人区别开来。任务三是围绕这些材料思考如何确定详略,安排结构。如以“巧手剪出万花世界”为题,表现高超的剪纸技巧,虽然主人公还会制作漂亮的衣服,但和题目无关,就不要写了。在写作清单的辅助下,学生明白了在选择材料的时候要关注哪些重点。
设计写作清单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关注材料是否符合作品主旨、是否详略得当、材料的运用能否让情节变得一波三折等。经过分析和思考,学生会更关注选材的过程,认识到选材是写作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头脑风暴,去粗取精
过程写作法要求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头脑风暴的方式交流,确定自己喜欢的话题,通过交谈等方式,互换信息,进而拥有更多的信息,这样做能解决缺少写作素材的问题。
例如,以“神奇的探险之旅”为题写作,为了让学生搜集更多的写作素材,教师组织“头脑风暴”活动,探讨在作品中该如何选材。在讨论初期,学生的思考角度不够宽广,提出可以去野外探险,如攀登雪山、水上漂流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更多角度探究:“除了在大自然中冒险外,还能去哪里探险呢?”促使学生拓宽了思考角度。如有学生提出:“我想写成科幻小说,写乘坐宇宙飞船到外太空探险;或者写自己变小了,来到了微生物的世界,和新冠病毒搏斗。”学生从同伴的讨论中得到启迪,找到了更多的写作方向。最后,教师组织学生整理素材,思考如何去粗取精。如有学生提出:“到大自然探险,单纯的森林冒险不新颖,如果能添加和盗猎者斗智斗勇的内容,就更精彩了。”学生在讨论中获得了更多的写作素材。
交流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关注非常态的特殊事件,还要启发他们交流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挖掘细节,发现深刻的内涵。学生会发现一些经常被自己忽视的小事也能写出新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素材。
三、提供资料,凸显个性
联想是写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指的是从某人、某事想到与之相关的人、事、物,或者从某一概念引申出其他概念。教师要提供一些资料,指导学生联想。学生可以运用对比、因果分析等方法将各种文字、材料、数据等串联在一起,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由于不同的学生联想的方向不同,可以获得更多具有个性色彩的写作素材。
例如,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主题写作,由于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了解不多,自然缺少写作素材,教师可安排学生自主搜集素材并展开联想,以便写出个性。学生要选定主题,如有學生想写京剧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找到了京剧脸谱、京剧唱腔等相关的信息。然后,教师指导其展开联想,思考自己和京剧之间发生了哪些奇妙的故事。如有学生想象自己在睡梦中遇到了神秘人,神秘人告诉自己要唤醒大家对京剧的兴趣,就要找到五种不同的京剧脸谱。学生写了自己寻找脸谱的过程,并将搜集到的关于脸谱和京剧唱腔的资料融入其中。
当学生面对自己不熟悉的作文主题时,教师要指导他们搜索资料,扩充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联想,以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洋洋洒洒地写作。
总之,教师要指导学生关注写作过程,将更多的时间花在构思和交流上,这样能让学生强化过程意识,进而收集到更多的写作素材,解决“无米下炊”的瓶颈,让文章内容更充实,更有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