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
2021-07-06李仰臣
李仰臣
读过美文、好书或者观看电影后,会有一些感受和体会,受到一些启迪和教育,写出来就是读后感。写读后感,不但可以加深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提升思想认识。写读后感有章可循,就是引、议、联、结。
一、引——围绕感点,引用材料
读后感,“讀”是基础,“感”是延伸,“引”是“感”的落脚点。具体来说,读文章后生发感想的地方很多,需要选择感受最强烈的内容,也就是有的放矢地引述原著中与“感”相关的内容。写好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做铺垫。“引”有时需要直接引用人物的语言或关键语句,有时则需要用概括的语言介绍作品的相关内容。“引”的表达方式为叙述,读后感中的叙述为“宾”,所以叙述要简要。反之,如果大段地照抄原文,以引述代替感想,有“读”而无“感”,会给人喧宾夺主之感。请看谢子彧读了《章鱼国小时代之超级小学“声”》后写的:
这本书主要讲一年一度的合唱比赛要开始了,爱出风头的小白菜当上了舞蹈演员,声音小得不能再小的小蚊子竟然当上了领唱,聪明好学的书架当上了指挥……训练困难重重,再加上校联考的压力,让他们难上加难,但是他们团结、友爱、进取,最后用实力征服了观众。
文段简要概述了故事内容,突出了“团结就是力量”的主旨,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一个人的力量虽微弱,但如果大家聚在一起,就能排山倒海,战胜一切!
二、议——分析评议,提炼观点
有针对性地引述相关内容后,就应该认真思考,仔细分析,深入挖掘其深刻内涵。因为受到的触动是多方面的,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最有新意、最有话可说的某个“感点”,用简洁、明确的观点句表述出来,作为切入点。例如写《孙权劝学》的读后感,可以从吕蒙接受别人的意见角度写,也可以从孙权善于劝说等方面谈,也可从学习的内因外因等角度写。请欣赏程硕的《狐假虎威》读后感片段:
读罢寓言,人们或许会说:“狐狸真狡猾,做人不能那样。”但是我对狐狸充满敬佩之情,还要为狐狸平反昭雪,大家都冤枉狐狸了。如果不是狐狸想出大胆的好主意,并且装得活灵活现,恐怕它早就成为老虎的腹中餐了。我敬佩狐狸敢于和强大的老虎斗争,更敬佩它在危急的情况下解救自己的策略。正因为狐狸有“变不可能为可能”的信心,做别人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所以它特别聪明。总之,狐狸并不是狡猾,而是利用聪明才智战胜强敌。
小作者没有停留在故事原有的寓意上,而是逆向思考,对狐狸进行了新的分析和解读,提出鲜明的观点“狐狸并不是狡猾,而是利用聪明才智战胜强敌”,使寓言焕发出新的活力,让人耳目一新。
三、联——联系生活,纵横拓展
“联”是读后感的主要部分,它有两层意思:一是联系原文。发表感想要紧扣原文的有关内容,不时把原文中的词句“点缀”在论述中,给人“开源见流”的良好印象。二是联系实际。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感悟,不要写成成绩汇报,也不要写成检讨书;还可以联系生活中相似、相关或相反的事例,对论点加以论证,做到言中有物、切中肯綮。当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的部分,使“联”与“引”“藕”断“丝”连。比如张艳琴读了《腰门》后,这样联系生活:
相比之下,我应该是幸福的,可仔细想想,我并不比“水”幸福。我的生活风平浪静,我就好像温室里的花朵,听不见狂风的怒吼,看不到大海的波涛。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我没有水的坚强和勇敢,更没有“水”的乐观和从容;对于父母的付出,我一直认为理所应当,从来不懂得回报和感恩,而“水”却对收养他的老奶奶知恩图报。与“水”的遭遇对比,我为自己原来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水”的坚强意志和乐观态度以及感恩之心,永远值得我学习!
作者联系生活实际构思布局,选择“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以及感恩之心”这个阅读感点,运用夹叙夹议的方式,使文章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论证有力。
四、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结是读后感的收尾环节,也是总结全文的部分。写作时,既可以强化感点,照应开头;又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还可以提出解决办法,得出结论。无论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要精练,并且恰当地联系“读”的内容,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比如某同学读《鱼丸姐姐的微笑》后,结尾这样写道:
让我们一起向着明天的幸福生活前进,学习“鱼丸姐姐”知足乐观、懂得珍惜的精神吧!
结尾发出号召,重申主题。
又如贾鹏飞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这样结尾:
朋友们,“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让我们学习保尔的精神,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做一块好钢,用在刀刃上,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作者提出希望,发出号召,同时强化了文章的感点。
总之,要在熟练掌握读后感结构的基础上灵活运用,适当变化,做到“读”与“感”交融,使全文成为严密的整体;同时,还要“感”得实在,“感”得有针对性。
佳作展示
坚忍不拔,勇往直前
——《长征路上的红小鬼》读后感
许博汪
“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在长征途中,先辈们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涌现出许多机智勇敢、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英雄。
《长征路上的红小鬼》讲述了许多这样无名英雄的故事。他们从小参加红军,大多十二三岁左右。他们中有柔性大炮美誉的彭清云,他勇猛无比,夺下敌人两门大炮,又机智过人,用温和的语气策反俘虏。有机智聪明,独自俘虏47人的贺柄炎将军,他在战斗中不幸失去了一只手臂,被大家誉为“独臂将军”。还有能文善武的杨成武将军,被人亲切地称为“红秀才”,在革命队伍里由握笔杆子的文弱书生逐步成长为紧握枪杆子的坚强战士。他在战场上奋不顾身,勇猛冲锋,在工作间隙把自己的思念、情感和回忆写成一篇篇文章……
读完此书,我被震撼了,更被感动了,被“红小鬼”们的智慧和勇气折服了。虽然他们年纪小,但英勇不屈,聪明机智,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创造了一个个神话,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我也心生惭愧,觉得自己特别渺小。平时遇到点困难和挫折,或是被爸爸妈妈批评了,就会觉得委屈,小脾气立刻就来了;取得一点小成绩,又开始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和这些红军小英雄比,我无地自容。
我们现在生活幸福,有安定的环境和优良的学习条件,有疼爱我们的爸爸妈妈,应该学习这些“红小鬼”的精神,努力学习,实现从雏鸟到雄鹰的蜕变。让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精神,乘风破浪,迎接挑战吧!
点评
本文开篇点明题意,总领全文。第二自然段概括介绍了几位“红小鬼”的生平事迹,让读者了解他们的精神。接下来,照应开头,并对故事中的主角进行分析和解读,抒发真切的感受,表达独特的认识。然后,结合亲身经历,深入浅出地发表看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结尾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余味悠长。
永不放弃,知难而进
——读《始皇陵中的永生石》有感
陈雯静
今年暑假,我读了《始皇陵中的永生石》。麻团科考探险队收到一张手绘地图,队长麻哥组织队员出发赶往骊山小镇——始皇陵的开凿地,寻找地图上的“永生石”。他们不怕牺牲,经历无数困难后,终于找到了“永生石”,并将它带了回来。可是,经专家鉴定,所谓的“永生石”实际上是一块陨石。
读完这本书,我如梦初醒,原来“永生石”是假的。但是,麻团科考探险队寻找“永生石”的过程,让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不能随便放弃的道理,因为只有不放弃,才能实现目标。队长麻哥是合格的领头人,带领团队战胜许多困难,最终成功找到了“永生石”!我是班长,也是领头人,我要向麻哥学习,以身作则,带领同学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和科考探险队成员对比,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前,我遇到困难,总想打退堂鼓。现在想想,我的困难其实太不值得一提了。现在,遇到困难时我就会想起麻哥,有一股力量激励我迎难而上,克服困难。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只要坚持,就能取得成功!
其实,困难并不可怕,有时候只需要换个方式思考,就会有转机。这本书让我获益良多,同学们有时间也可以看看!
点评
本文采用“引、议、联、结”的形式架构全文,开篇简介内容,突出了“永不放弃,知难而进”的意义,并联系自身实际,激励自己发奋努力,永不放弃。首尾呼应,层次清晰。通篇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并阐述了深刻的认识,是一篇很成功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