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补阙 嘉惠学人
2021-07-06韩世明
人们认识历史,研究历史问题,首先要充分占有历史资料。前人留下来的遗迹、遗物和文献记载是我们认识古代社会的基础。研究者只有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才能再现前人的社会生活状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辽史研究停滞不前,资料匮乏错愕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元人修撰《辽史》时,历经金、元迭代,距契丹王朝灭亡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与辽朝相关的文献散失严重,修史资料不足和对辽代社会状况不了解,严重制约《辽史》的修撰工作,致使《辽史》修撰得比较简略粗糙,讹误抵牾之处众多。为了弥补这一缺憾,自清乾嘉以来,众多学者开始对辽史的若干问题拾遗补缺。直至今天,对辽代文献的整理工作依然是辽史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历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和攫取史料范围的不断扩大,辽代相关文献整理工作也取了很大进展。近些年来,辽史研究取得比较大的成绩,辽代石刻资料在辽史研究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是其重要的推动因素。对金石碑铭等契丹字、汉字文献资料的释读工作,填补和纠正了许多《辽史》记载的不足和错误。同时,二十世纪以来,辽代遗迹遗物的不断被发现,也在还原辽代社会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这么说,没有这些新资料的发现和研究,就不可能有今天辽史研究的新局面。
在已经发现的辽代遗迹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索博日嘎北约十余公里的辽庆陵就是非常重要辽代考古遗存。庆陵包括永庆陵、永兴陵、永福陵,是辽圣宗耶律隆绪、兴宗耶律宗真、道宗耶律洪基三帝及其后妃的陵墓。墓葬内出土了多方用契丹字、汉字镌刻的帝后哀册,许多哀册资料填补了《辽史》记载的不足,是研究辽史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除了文字资料以外,玄宫内壁画内容甚为丰富,有契丹人物、建筑装饰彩绘等,其中,玄宫内的四季山水画表现了辽朝皇帝“四时捺钵”的习俗,富有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现陵区内地表仍可见到享堂、祭殿、神道、陵门等遗迹,是研究辽代历史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
自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庆陵屡遭盗掘,随葬文物基本散失。一九四九年以后,中国政府对庆陵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却只发现木俑、木狗数件,已经很难窥其全貌。在一九四九年以前,许多参与调查和盗掘的人员之中,以日本人用功最多,占有的调查材料相对也比较全面。一九五三年,田村实造、小林行雄又据此编著了《庆陵:内蒙古辽代帝王陵及其壁画的考古学调查报告》(以下简称《庆陵》)一书。后来,田村实造等根据这些调查材料,编纂出版了《庆陵的壁画》《庆陵调查纪行》等专著。《庆陵》一书是目前有关庆陵遗址调查发掘保留资料最为权威、最为完整的一部著作,许多庆陵考古调查资料赖以保存。在今天看来,这部著作依然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庆陵》一书已经出版多年,对研究辽代历史与考古弥足珍贵。此书系原作者用日文编纂而成,国内现已不易见到。而且书中许多史实由于作者的角度和时间关系,一些已不甚明晰。有鉴于此,李俊义教授及其哲嗣李彦朴君,与学术界同道合作,又将日文版《庆陵》一书译成中文并校勘注释出版,以方便学者使用,这无疑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对辽史的研究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李俊义教授多年致力于历史文献研究整理工作,对内蒙古东部地区的辽、元文献用功尤深,有乾嘉学者遗风。在他的主持下,近些年出版了《林东辽代遺迹踏查记》《祖州城:内蒙古满其格山辽代古城址的考古学历史学发掘调查报告》《内蒙古东部历史文献丛书》等一系列文献整理著作。
文献整理是费时费力的基础工作,要求作者有较深的学术功底和耐得住寂寞刻苦求实的精神。俊义与彦朴能够沉下心来,致力于此,这在当今学界尤为难得。希望俊义与彦朴持之以恒,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是为序。
二○一六年三月二十三日,写于吉林大学
附识:本文作者韩世明,男,汉族,一九五七年七月生于黑龙江省富锦市。历史学博士。现为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辽金暨契丹女真史学会会长。多年从事辽金史、明清史、东北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学术成果有:《辽金时期女真家庭形态研究》《金完颜始祖史事探赜》《女真姓氏与姓氏集团研究》《梁国王墓志铭文初释》等论文数十篇,《辽河流域民族风俗》《〈金史·食货志〉与〈百官志〉校注》《明代女真家庭形态研究》等著作十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