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2021-07-06石亚伟
石亚伟
【内容摘要】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地图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地理学中非常直观的表述学习的工具。地图可以形象简单地把地理知识呈现在眼前,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老师采用以图导学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能够逐渐掌握和理解所学地理知识。此文中,笔者所要研究的就是“以图导学”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以图导学 地理教学 教学实践 训练思维
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促进学生理解和学习地理知识,地理的学习是非常抽象的,而地图便能更加直观的表现出具体的信息内容,让所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学生也能够通过直观的视觉观察进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以图导学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培养主观能动性,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从地理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结合地图教授所学知识,注重地图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喜欢上地理这门学科。
一、善于利用地理形式
学习地理知识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学会看地图,并且熟练应用地图,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實践进行联系,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观察来发现气候变化以及地貌风土等。初中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具就是地图,他能将地球变成3D建模,更加直观地将整个世界缩小展现在一张纸片上,学生通过地图学习更多的地理知识。在地理课堂中地图能为地理学习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性,也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以图导学的教学方法核心就是借助地图来将所学知识具体化,将抽象难懂的知识进行形象的传达,方便学生理解掌握。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这是对于地理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应用识图用图“以图导学”的学习效果。
通过以图导学的教学方法,可以将课本中的知识更好地呈现出来,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和空间理念,能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探究理论知识。将抽象的知识用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得学生加强记忆,帮助完成最终的学习目标。实际学习生活中,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手动制作地图,在动手的过程中逐渐理解所学知识,并且能够对地图有更深的认知,帮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并在实践中对地理以及空间位置等有自己的理解,地图能够让学生更轻松的理解地理知识。面对不同地形不同地图的样式,获得不同的地理知识,例如通过观察喜马拉雅山的地势分布图,让学生了解到随着海拔不断升高,气温是不断下降的,且伴随着海拔的不同气候也会发生变化,山体大多是温带季风气候,而到了高海拔地区就变成了高原山地气候。学生通过对这一地理现象,会对地理学习其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加快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再比如通过观察中国山川分布图,可以看到在我国的南北分界线秦岭,秦岭以南为中国南方,秦岭以北作为中国北方。
二、根据地图进行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自身认知和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部分学生在学习地理课时十分困难,无法理解所学知识,没有奠定扎实的前期基础,这样古板的教学模式,很难产生良好的学习效率,学生自身也会产生厌学心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气氛深沉,无聊,学生参与热情不高,不愿意学习听课。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教师教学方式选择的错误,课堂缺乏趣味性,没有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生的好奇心较重,所以老师要抓住这一重点,转变其教学方式,借助以图导学的模式帮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愿意学习,并且享受课堂教学,逐渐喜欢上地理这门学科。在学习地图的实践应用中,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之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学习全球气候的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向学生进行整体的知识讲解,将气候类型进行分类介绍,都分布在什么地方,这些气候类型是如何形成,并且不同地区气候不同的原因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在理解所学知识之后进行实践应用。就比如在赤道的两侧南北纬20度的地方,分布的气候大多是热带气候,全年高温,雨量充足,这就是热带气候。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主动分析,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在实践应用中掌握,更好的学习地理知识。再例如中国西北部的大陆气候,可以在地图上指出具体的地理位置,然后引导学生学习对应的地理气候情况,将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1]。同时还可以引进多媒体技术,借助音频、视频的方式向学生直观的展示西北地区的具体地貌以及风景等,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学习知识,老师通过照片使学生更具有感官体验,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借助地理训练思维
对学生进行地理教学时,老师要用以图导学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地理教材中的很多知识和历史相关的一些内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将历史故事带入课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度,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锻炼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对地理有基础的认知,如地球是圆的,同时可以穿插历史故事进行讲解,例如著名的航海学家马可波罗,就是通过航海然后发现地球是圆的。此时学生会表现出疑问,在实际生活中,肉眼观察到的地球是平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此时教师就需要借助地图对学生进行讲解,并且将地图进行旋转折叠,让学生通过地图的变换来观察得到最终结论,解决学生的疑问,加深知识印象。
关于地球的相关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地球仪,让学生在地球仪上进行观察,并将南北极以及赤道等特殊地理位置进行介绍,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学会地理位置的标注,用经纬度标记出来。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还可以将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锻炼这种想象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知识,这也是教学工作开展的核心内容。此外在学习我国与邻国的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在地图上进行国家地理位置查找,按照老师说的名字进行寻求,明确地理位置,从不同区域例如中国东部的邻国有韩国、朝鲜、日本,南部有泰国、越南,北部有蒙古国、俄罗斯等等,在学生的查找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方向性和区域性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学生通过读图可以了解到这样的一些情况。
四、结合地图联系生活
地理知识学习的同时还需要和实践生活进行联系,要做到学以致用,教学工作的开展是一个双向的知识传递过程,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并且培养主动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地理产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用到这些知识,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照片视频等举例说明,帮助学生分析地理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2]。例如在学习气温的这一章节,老师可以让学生收看天气预报,通过多地的气温差异来学习环境对于气温的影响,组织学生对当天的天气预报进行播报,体会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观察不同的天气符号信息,让学生喜欢和享受这种学习过程。在课后也可以进行复习,向朋友或家长进行介绍,出门旅行时,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学习的地理知识,风土人情,对当地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该善用情景教学方法,巧妙地选择与地理知识相结合的一些兴趣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历史故事,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并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愿意学习,主动学习。例如在讲印度的时候可以引入名著《西游记》,同学们大多都知道《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那么在现实生活中西天在哪里?西天就是古代历史中的天竺也是现在的印度,那么印度在什么地方?在地图上它的经纬度又是多少?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进行导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瞬间提起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心理准备。再例如在课堂的学习中,把古词名句中优美的诗词画意带入课堂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深度讲解,让学生对于地理知识耳目一新,有非常强的代入感,以此达到最高的境界,让学生有更好的接受能力。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可以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些古代名言名词,让学生自行去探讨,发掘其中包含的深刻地理知识。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穿插一些趣味故事,这些故事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又能够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利用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就可以将气候季风等概念将气候概念引出。
在生活中,老师可以通过一些照片,让学生观察不同的地貌景觀,并经过思考分析之后得出相应的结论,熟练应用所学知识[3]。例如在学习气候的内容时,老师可以向学生们提出问题,一年为什么有四个季节?春风、秋风都是从哪来的?为什么夏天热而冬天冷,全球是一致的吗?通过这些不同的疑问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让学生自己思考,借助地图进行观察分析,得出相应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对气温的变化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解。一天中只有正午太阳是直射,所以气温最高,到了下午气温逐渐降低。针对季节变化,气温也会随之改变。在一年当中,大多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温度为19摄氏度,北半球在7月而南半球因为受地球自转和太阳公转的影响,所以它的最高温度在1月份。
结语
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以图导学是将地理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积极性,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实现了教学目标,帮助培养学生的学科素质,地理知识较为抽象,意图导学可以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便于理解分析,还能促使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需要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活动,通过实践帮助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晶文,邓欧,李亦秋."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2).
[2]徐起程."以图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J].读书文摘(中),2018(9):106.
[3]王翠芳.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12).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山县山丹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