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2021-07-06蒋成玉
蒋成玉
【内容摘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强调素质教育的落实,注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则需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计划,选择新型教学模式,高效地落实教学任务,早日实现教学目标。同时由于高中物理的特殊性,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选择恰当崭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吸收物理知识的同时,能够提升知识迁移能力,掌握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开展高效的学习。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 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的教学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对物理的核心素养有了全面的认知。教师根据学生发展情况和素质教育的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核心素养的培养,解决传统的物理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过程与结果、练习与方法并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物理学习,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善于在生活中积累物理现象,解决物理问题,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
一、借助微课,高效导入课堂
微课具有一般的灵活性,教师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将微课视频插入到课堂的任意一个环节中,不仅可以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同时还能解释说明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在物理的教学中,微课应用于课前的导入环节,改变以往的教学现状,为学生呈现全新的物理课堂,高效地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教师可以提前做好微课视频,引进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的匀速直线运动的相关知识,并利用动画为学生演示匀速直线运动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种不同的运动状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观察两种运动存在的差异,提出位移与时间、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使得学生充分的认识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作用,教师也可以利用动画为学生演示当年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在视频最后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加速度是固定的吗?在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会发生变化吗?利用这一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高效地导入课堂,使得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探究问题的答案。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这一教学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课前预习阶段的时间,还通过微课视频的使用,让学生提前掌握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细化内容,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内化核心素养,提高教学效率。
二、巧设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问题式教学具有较强的引导性和导向性,便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开展物理核心素养培养,提高学生物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把握问题的层次性,导向性和多元性,通过问题的一步步引导,学生能够从物理知识的表层挖掘深层的内涵与内在联系,从低阶思维过渡到高阶思维,开展深层学习。
例如在学习第3章相互作用力的知识时,首先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力呢?学生们纷纷回答:摩擦力,弹力,浮力,压力。教师再次詢问道:你们知道这些力是怎样产生?又是如何作用的吗?大多数的学生并没有回答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演示摩擦力的作用,引导学生自行尝试,感受摩擦力作用下的受力情况。随后教师继续提问:你们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了吗?有学生回答道:需要我们走路,而且鞋底一定是不光滑的。结合学生的这一回答,教师引进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结合知识进行学习。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生活中的题目,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到力的合成与分解,激发学生的物理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了解到力的相互作用,掌握力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提高核心素养的培养效率。
三、开展互动教学,发散学生思维
互动教学这一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物理课堂,它不仅使得课堂由原来静态教学转化为动态教学,让课堂动起来,同时还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掌握主动权,发展物理思维,并将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表达出来,在教师的帮助下,开展探究活动,自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课下时间完成知识的自学,观看在线课程视频,掌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做好笔记工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问题都可以积累下来,带入到翻转课堂中,和教室同学开展知识的探索活动。
例如在学习曲线运动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要求学生提前学习曲线运动和平抛运动的知识,并为学生分享了较为详细的在线课程。学生登录学习平台,观看视频内容,做好笔记,认识曲线运动的定义,以及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观看完视频后,学生们并不理解曲线运动中,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以及应当如何解决平抛运动的相关问题?将这些问题带入到课堂中,询问教师应该如何解决。在翻转课堂正式开始前,教师需要搜集学生遇到的不同问题并制定了针对性的教学计划。首先教师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要求各个小组回顾曲线运动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于曲线运
动特点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问题:物体做曲线运动,那么它的作用力和速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思考解决这一问题。小组之间进行激烈的交流讨论,而教师也参与到这个过程中,了解各个小组的想法,通过表达自己的观念,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平抛运动的学习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学习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转变学生固有的学习解题思路,引导学生结合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分解平抛运动,认识到平抛运动可以分为水平和垂直的不同运动,并分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特点,通过翻转课堂,学生能够高效的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高效地吸收物理知识,并借助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物理思维,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探究学习活动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各个小组在课上课下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索同一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成员的交流互动学生能够迸发出新的想法,产生对知识的新认知。同时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学生能够挖掘到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物理知识框架,建立良好的学习基础。
随着知识的不断累加,学生遇到的题目更加的复杂多样化。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磁场和力学之后,遇到的题目是将磁场和力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结合所设计的题目。这一类题目一般是在运动轨道上加入磁场。由磁场来影响小球的运动,判断小球的速度,平抛的水平距离等等。由于磁场的加入,学生在分析判断上可能存在较大的阻力。这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要求各个小组针对这一题目进行分析讨论,仔细地研究当小球进入到磁场和轨道后,产生的力以及对小球作用的力。尤其是包含半圆轨道的题目,还涉及向心力以及小球抛出后的平抛运动。学生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认识到了知识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能够借助这一联系分析题目,提炼出题目中的重要信息,然后进行分析判断。在讨论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当小球进入到动摩擦因数为0.5的水平轨道和光滑半圆形轨道时,与水平轨道没有摩擦,因此初始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而另一位学生受到启发,继而提出:进入到磁场后,小球受到磁场力洛伦兹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在不同力的作用下,小球的运动和速度发生了变化。经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分析和研究,学生借助小球所受的不同力认识到小球的变化,最后计算小球的平抛运动。这一类题目使得学生将电磁学与力学相关联,认识到了它们的内在联系,并掌握了具体的解题方法,具备清晰的解题思路。
五、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中的教学内容之一,它有助于实现知识的内化,引导学生从理论的静态学习转化为实验的动态学习,掌握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就是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根据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假设,然后设计实验,在教师的帮助下开展实验,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开展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这一实验时,教师要求各实验小组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要求制作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想法以及实验步骤。一般在电流表改装电压表实验中,采用最多的为微安表,它可以改装为各种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微安表的改装原理。随后引导各个小组开展实验。学生们遵循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串联电阻分压的原理,首先用半偏法测量出表的内阻值,然后校对改装表。正确读出改装后表盘的读数,满偏电流值与满偏电压值。然后对改装电压表进行校准。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观察每个小组的操作情况,并要求每个小组做好实验的记录工作。实验结束后。教师询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现象以及自己的理解,最后提交实验报告在报告中每个小组都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同时也涵盖了本次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通过开展实验教学,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并加深对这些知识的印象,学会如何应用这些知识。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手段已经不再适用,需要教师结合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创新,引进新思想,新观念,新手段,为学生呈现全新的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物理知识,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动手实验验证猜想,开展探究活动,提升自身的知识迁移能力,早日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梁从丽.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J].才智,2020,(18):177.
[2]高振宇.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情境创设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75):125-126.
[3]馮金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0,(15):101.
[4]谢丽欣.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习题课有效课堂模式建构[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3):13.
[5]李成.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中外交流,2019,26(14):258.
[6]魏国英.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31):40.
(作者单位: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