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还有书籍
2021-07-06目田君
目田君
我已经很久没读完一本书了,一年里,零零散散打开了很多书,却都只是翻开五六页,运气好的书会被我翻到中间,随后停止。我可以把未完成阅读功课归咎于日益繁忙的工作,也可以抱怨日常的信息接收愈发碎片化,导致无法专心,或许还可以强调,自己每天在工作、通勤上耗费了太多精力,回到家里只想躺平,丝毫提不起精神去做别的。总之,能找到一万种理由不去读书。但最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懒。
然而这并不影响我每个月购买2至3本纸质书的习惯。近几个月,我的枕边又新增了几本 “经典”:胡安·鲁尔福的《佩德罗·巴拉莫》、卡夫卡的小说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还有许多新发掘的作者的书,比如袁哲生、布尔加科夫、接受《巴黎评论》采访的作家们。
在过往,书籍是权力和影响力的象征,古人皓首穷经,连一个字也要解释出不同的涵义。而现在,书籍是文化,也是商品。书籍作为商品,能够大范围地印刷、复制乃至电子化,这给了我们这些普通民众获取智识和理解力的可能。越来越方便的阅读形式——手机、pad、kindle,反而使得纸质书作为商品的意味更浓。油墨和纸张毕竟实体存在,拿来、买来,就多了一丝“收藏”的况味。
买书肯定要翻看,但不一定要读完。中学时候,常和我妈一起逛书店,挑选了几本新书准备结款时,我妈肯定会说一句:“又买新的,之前的看完没有?”但常买书的人肯定知道,书怎么可能读得完呢?尤其21世纪的读者们,早已有了很多其他的选择,短视频、视频课、听书,书又何必一定要用读的形式?而且,“买书”与“读书”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从书店书架上抽出,从网上下单邮寄到家,“买了”是一个完成的动作,“读书”则是一个持续的行为,这个行为没有“买”那么直白,那么干脆,往往伴随着思考和一定程度的痛苦。于是我也逐渐放松下来,享受“购书”的乐趣,而减少了“读书”的痛苦。
但不光是阅读,其实近年来,或许是减少了关注书籍内容的缘故,我也开始留意起装帧、排版、编辑这些部分。有时,会因为好的封面,留意起一位此前不太了解的作家。有时也会因为同一系列的包装装帧,强迫症似的要凑齐这一系列的书,摆放在书架上,整齐划一,颇有满足感。也是这两年才留意到,写作的作者固然伟大,但把书编辑成型、印刷成册,责任编辑、封面设计、版式校对都有不可忽视的功劳,也因此,我近来特别喜欢看前言、后记,也喜欢反复去看书籍的封面,琢磨封面和内容的匹配程度。
Bilibili有一套微纪录片《但是,還有书籍》,带我们了解了编辑、封面设计、绘本作者、把书作为艺术品的艺术家的心路故事。实际上,书籍有什么伟大的呢?拆分开来,不过是油墨和纸张的结合罢了。但就是这样神奇的魔术,出现了千变万化的组合,让人心安。
而到了我们这个“后古登堡”的年头,媒体多样,资讯爆炸,大家连在一个网页停留一分钟的耐性都没有,短视频看前5秒,若不“值得一看”,便毫不留情地滑走。
但是,还有书籍;好在,还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