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孩子的诗

2021-07-06李兰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心点中心词高山流水

李兰

记得有一期兰姐推荐过果麦的《给孩子读诗》,那本书从选诗到书本的装帧都透着一种天真童稚的味道,很适合小学、初中的同学阅读。本期兰姐要推薦由诗人北岛选编的《给孩子的诗》,它更适合初高中生读,尤其是曾被2019年山东省高考模拟题那首《刈禾女之歌》“惊吓过”的同学,更适合拿这本诗集来练练手。

可以说在现代文阅读板块,现代诗的读懂门槛比小说和散文都高。很多同学常常拿着一首现代诗束手无策。之所以会看不懂,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在文本中,我们看不到前后句在逻辑上自然的承接关系,感觉很多语句的逻辑是毫无预兆地跳跃的。我们难以理解前后句的逻辑关系,所以就不明白作者到底要在文本中表达什么,更遑论如何将文本跟现实来进行对接感受和思考了。

有同学说得很真实:诗歌里的每一个字我都认识,但搁在一起我就不认识了。

如果上面的感受,恰好就是你读这几首诗歌的感受,那么我要祝贺你,这意味着我们接触到了表意更抽象的文学作品,这其实也就意味着我们将被这些文字强行拉出我们日常阅读理解的舒适区,从而走入了一个更考验我们智力和能力的陌生区域。

是的,同学们,我们要开始通过“打怪”来升级了。

可能有些同学听人说过,对抽象艺术作品的理解是无章可循的,它有的时候就是一种电光石火之间的灵感。比方说诗歌中的某个词语,触发了你记忆里的某一个开关,使得那个句子和你的生活片段或者感受一下子对接上了,然后一刹那间你豁然开朗。

也有很多人说,对于抽象艺术作品的解读没有什么正确答案可言,只要你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

这些说法都对。但这并不意味着抽象文学作品没有起码的文本解读原则和规律,因为我们再怎么“无章可循”,也不可能把《十二月十九夜》这首诗解读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再如何答案不唯一,我们还是必须依据文本来“自圆其说”,也还是要结合文本的上下句来“言之成理”。

那么接下来,兰姐就来跟你们掰扯一下抽象类文本解读的一些原则和规律吧。

首先,我们必须来认识一个名词——“意识流”。

百度百科上说,意识流既是一个心理学方面的名词,又是一个文学流派的分支。在这里我们不要过多纠缠于理论上的问题,我们认识这个概念,只是为了借助它帮我们理解新诗。所以我们只需要知道,如果你感觉文学作品中的逻辑是断裂或是跳跃的,你看不到显见的逻辑承接关系,我们就可以把它称之为“意识流”。

事实上,当我们没有目标明确地思考问题的时候,我们日常的思维往往都是一种意识流——我们想到的事情是随机的(比方上一秒你因为肚子饿可能在想炸鸡腿,下一秒你可能就会为面前摆着的作业而发愁),每一个想到的事情之间的逻辑是松散的(顺着之前的例子说——炸鸡和作业之间似乎没有任何逻辑关系,但事实上,你是因为做了很长时间作业饿了,然后想到了炸鸡腿。但是你还没做完作业,而且妈妈也已经把中餐准备好了,所以你不可能出去吃炸鸡腿,这时候你很是发愁。也就是炸鸡腿和作业之间还是存在着逻辑联系,只是这个逻辑有点绕,我们就说它们的逻辑关系是松散的)。

但是,文学作品里的意识流和日常生活的意识流还是有所区别的。因为文学作品的意识流虽然看起来上下文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但其实它要么是有一个中心发散点(就是所有片段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来的,比方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不论“我”的意识如何跳跃,所有的联想都源自墙上的那个斑点),要么就是有一条隐藏的逻辑线(就是所有的片段都在一条情理主线上,比方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都是在循着主人公的“追忆”写)。

上面两部作品没读过也别慌,兰姐只是想举例告诉你,读懂抽象类文学作品的关键其实就在于:把握中心点,补充逻辑线。

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首诗:

十二月十九夜

废名

深夜一枝灯,

若高山流水,

有身外之海。

星之空是鸟林,

是花,是鱼,

是天上的梦,

海是夜的镜子。

思想是一个美人,

是家,

是日,

是月,

是灯,

是炉火,

炉火是墙上的树影,

是冬夜的声音。

首先看标题,然后看全诗,大概可以划定这首诗表达的内容是写“十二月十九夜”发生或感受到的事情。这一步叫——划定内容方向。

其次,按照逻辑承接紧密的程度,以及标点符号,来划分意义小节。这一步叫——划分意义小节。

再次,找寻每个意义小节的中心词。也就是不论逻辑再如何跳跃,整个小节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词来发散的。这一步叫——找寻围绕中心。

比方上面整首诗可以分成几个小节:

深夜一枝灯,

若高山流水,

有身外之海。——①中心词是“灯”

星之空是鸟林,

是花,是鱼,

是天上的梦,

海是夜的镜子。——②中心词是“星空”

思想是一个美人,

是家,

是日,

是月,

是灯,

是炉火,

炉火是墙上的树影,

是冬夜的声音。——③中心词是“思想”

最后,把这些中心词放置在整篇诗歌的内容框架里,来理解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补充作者逻辑跳跃的空白。这一步叫——补充逻辑空白。

比如这首诗的内容框架是“作者十二月十九夜的所观所感”。他面对着“一枝灯”,想到了“星空”,又想到了“思想”。

接下来的每一节,都需要调动咱们的情境化思维来“把握中心点,补充逻辑线”——

深夜一枝灯,

若高山流水,

有身外之海。——①中心词是“灯”

这一枝灯,让作者想到了“高山流水”。我们既可以理解为,摇曳的灯火,那尖尖的火苗仿佛是高山,那摇曳的姿态仿佛是流水。然后由流水的水波叠合眼前那跳动的火焰的姿态,就像是波涛在交叠,这又使得他联想到了波浪起伏的大海。——这些是用字面义和情境义解读出来的。

我们还可以理解为,“高山流水”代表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文本情境是“我”对着一枝灯,那在这个孤寂的夜晚,“我”与灯就像“高山流水”,就像知音。

都说诗人废名与禅学渊源极深。

“身外之海”还可以代表佛家眼里的滚滚红尘。滚滚红尘一盏灯,也就是在俗世之海中,往往需要一盏明灯来指引我们前行。——这些是用文化义解读出来的。

前三句可以理解为:

十二月十九夜,“我”独对一枝灯,在幢幢灯影里,“我”仿佛看见了高山流水,仿佛看见了“我”身外(遥远处)那翻涌的大海。此时,灯于我也就像是“高山流水”的知己,它的光笼罩着“我”,就仿若将“我”隔绝在了滚滚红尘之外。

星之空是鸟林,

是花,是鱼,

是天上的梦,

海是夜的镜子。——②中心词是“星空”

星空就像是鸟林(一闪一闪的星星就像是活泼翻飞的小鸟,那样多的小鸟在跳,可不就是挂满了小鸟的林子),像是漫天开了繁花,像是漫天游了小鱼,美得就像是天上的梦。这样美的星空倒映在海里,海就是夜晚的镜子。——这些是用字面义和情境义解读出来的。

鸟、花、鱼,这些都是中国古典诗歌和古典画作中情趣雅致且充满了生机的意象。所以,废名笔下的星空,可以说是充满了情趣和生机的。

而不论是“南柯一梦”也好,“庄周梦蝶”也罢,这里的“天上的梦”,都会给人一种恍惚的、现实与虚幻傻傻分不清楚的感觉。——这些是用文化义解读出来的。

海是夜的镜子,这个“海”,是不是在照应前面那个“身外之海”呢?那么这一句又是不是在说,如果那海就是滚滚红尘,这红尘美得那样生机盎然叫人沉醉流连,其实不过就是一场繁华的幻影?

思想是一个美人,

是家,

是日,

是月,

是灯,

是炉火,

炉火是墙上的树影,

是冬夜的声音。——③中心词是“思想”

思想就像是一个美人(让“我”心仪,让“我”迷戀),就像是家(让我的灵魂得以栖居),就像是太阳(照亮了“我”的世界,给“我”以生命力),就像是月亮(明媚而又明净),就像是灯(回到了眼前这盏灯,照亮了“我”的周围,让“我”得以不置身于黑暗之中),就像是炉火(温暖了“我”)。炉火熊熊,会使得房间里的一切影子变得很清晰。而墙上的树影也很清晰。这时,“我”听到了冬夜的声音。

最后两句可能最难懂(也就是最难建构起比较顺畅的逻辑关系)。那么我们依然用之前用过的方法——把握中心点,补充逻辑线。

炉火是墙上的树影,

是冬夜的声音。

这一小节的中心点是“炉火”,那炉火是如何与“墙上的树影”以及“冬夜的声音”建构起逻辑关系的呢?

首先可以理解为,“我”的思想因为炉火,回到了墙上的树影(因为炉火会产生清晰的影子,于是让“我”借“炉火—影子”这样的联想,而关注到了眼前墙上的树影),而后“我”的思绪借此回到了现实中,于是,“我”听到了冬夜的声音。——这些是用字面义和情境义解读出来的。

另外,还可以结合前文来理解。前文说思想是炉火,那么这两句可以同义替换为——思想就是墙上的树影,也是冬夜的声音。

废名是辛亥革命时代生人,死在20世纪60年代,他应该是接触过西方哲学的。看过《苏菲的世界》的同学应该有印象,柏拉图有一个著名的洞穴理论,就是说理想的世界是完美的,而我们眼见的这个世界,不过是坐在洞穴中的我们,看到理想世界透过火把倒映在洞穴墙壁上的影像而已。简单来说,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不过是完美世界在墙上的倒影。而这也是哲学界中一个比较著名的理论。

所以说,如果替换为“思想是墙上的树影”,就可以理解为,思想是让我们通过现象去探求本源的渠道。

再就是白居易曾有一首《冬夜》,不知道废名先生是否曾被这首诗感动过。白居易在《冬夜》中曾极言自己的贫病孤苦,但最后却说“不学坐忘心,寂莫安可过。兀然身寄世,浩然心委化。如此来四年,一千三百夜”。坐忘,就是人把自己完全融化在思想之中,超脱了物质的世界,超然物外,物我两忘。且不论废名这最后一句与白居易的诗歌是否有关联,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冬夜的声音”一定是让人听来可以看见满地霜华的那种冷硬寒凉的声音。这既是一种让人感觉到冷寂和孤独的声音,也是可以让人忘却俗世的声音。所以,如果说“思想是冬夜的声音”,那么就等同于说,思想(走向深邃)会让人冷寂孤独,也会让人忘却俗世。如果是这样理解,我们就会发现这一句其实是在总括前面的诗歌内容:

中心词为“灯”的那一节,在讲“我”对冷寂的理解;中心词为“星空”的那一节,在讲“我”对俗世的理解;最后一句讲“思想(走向深邃)会让人冷寂孤独,也会让人忘却俗世”,这样就在逻辑上把前两节串起来了——这些是用文化义解读出来的。

我们顺带可以发现一个小秘诀,就是诗歌的最后几句,往往会起到总括或升华全诗的作用。

但即便最后一句没有明显的总括全诗的作用,我们在分小节解读完诗歌之后,还是要找出整首诗歌的中心点和逻辑线。

整首诗歌是讲夜晚的所想,所以说“思想”其实是全诗的中心点,那么它的逻辑线就是——诗人从眼前的一枝灯开始延展开自己的思索,首先联想到星空(具体而言是灯→海→星空→海),继而联想到思想的价值,最后又回到眼前的情境(墙上的树影和冬夜的声音)。而整首诗歌的意思,就是前面楷体字串联起来的意思了。

下面我们来小结一下咱们解读上面这首诗歌用到的方法:

一、操作步骤:

1.划定内容方向

2.划分意义小节

3.找寻围绕中心

4.补充逻辑空白

二、重要方法:把握中心点,补充逻辑线。

每一个小节都要找出中心点和逻辑线;全诗也要拎出中心点和逻辑线。

以上是兰姐告诉你的技巧,你要运用技巧来反复练习,这些技巧才能成为你的能力哦。

一路讲下来,你是否已经找到一点感觉了呢?有时间可以再找两首诗来练练手哦。咱们下期再见!

猜你喜欢

中心点中心词高山流水
Scratch 3.9更新了什么?
高山流水遇知音
如何设置造型中心点?
磨课,一段痛苦与快乐交织的过程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英汉口语中名词性省略对比研究
俄汉语定语对比
寻找视觉中心点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提升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