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香依旧

2021-07-06付天柱

意林·作文素材 2021年9期
关键词:鏊子麦秆麦香

付天柱

步入家乡的老街,一排排煎饼摊在向我们招手。迎着衣着质朴摊主的笑靥,一股股麦香沁人心脾,钻入鼻孔去寻找那些内心深处的记忆。

在它们见诸报端、登上荧屏之前的岁月里,故乡户户滚石磨,家家飘麦香。石磨雕刻让几位“艺术家”声名鹊起,鏊子铸制也让几位“铁花”大师红极一时,这条老街就成为他们扬眉吐气的擂台。

煎饼只有蝉翼薄,心灵巧手才能烙。拿起这“针线活”的往往是母亲,推磨这个体力活自然就交给父亲。条件好些的家庭会把牲口请出来拉磨,石磨碾着麦粒嗡嗡嗡嗡,谱写出劳动的乐章。我们这些人总会讨论拉磨的驴子为什么会被蒙上眼睛,有人说,这是为了驴儿不偷吃粮食,我便信了。

五更鸡初鸣,父亲就会早早起床。伴着石磨吱吱啦啦的响声,我就会想起那些年老体弱的邻居。他们该如何推动这么重的石磨呢?又如何吃上这样的石磨煎饼?母亲的身体并不好,可她坚持烙煎饼,常打趣地说闻到麦香味才想家。她说,烙下第一张煎饼时,擦满豆油的鏊子油滑油滑的,一勺面糊放上去,竹劈子一荡就滑开了,成形的煎饼又厚又软,毫无麦香而言。母亲总把这张煎饼藏起来,留给自己吃。待到后面摊的黄澄澄的煎饼飘出麦香时,她就大声招呼我。一同到来的,还有儿时的玩伴。

被火柴点燃的麦秆在鏊子底下噼里啪啦响,母亲舀的那勺麦糊摊在鏊子上发出吱吱声,不免让人想起“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的诗句。这时,母亲就会给我讲关于麦子的故事,她说,这是小麦对人类的奉献,是大地的恩典。每当这时,我就觉得這鏊子如宣纸,母亲在上面绘制,绘出她的人生。母亲就如这麦秆,燃烧自己,成就了下一代。

邻里因鸡毛蒜皮的小事闹起矛盾,纠纷解决后碍于情面,谁都不愿意先和谁讲话,母亲就会让我把一张张她辛苦烙下的煎饼送给人家小孩吃。我们有时会收到一小袋花生,还有可能是几个苹果、馒头。这样,大人们顺理成章地就搭了腔。

煎饼是求学路上的宝馕。农村的公交车稀有,学生这支骑行队骑着自行车穿行于大街小巷也不安全,离家远的就被安排住校。周末返校,每个人都会备足伙食,煎饼就是每周返校的必备行李。每当这时,全家和着五更的鸡鸣,在泛着红光的灯影下轻手轻脚地淘麦、磨麦、备柴、支鏊子,只为烙盆麦香煎饼,躺在床上的只有一个不懂事的我。新烙的煎饼融入了阖家的希望和寄托,叠成方块状,一层一层,麦香四溢。这些煎饼承载着的是亲人的汗水和辛劳,抚着这些带有温度的煎饼包裹离开家奔向校园,心头总会涌上阵阵酸涩,不觉就会想起他们疲惫的身躯、饱含憧憬的眼神和谆谆教诲。

求学路上不尽是顺心顺舟,逆风而上的苦楚是啃着母亲烙的煎饼咽下的,而后,化为源源不断的力量。那时,很多同学会把新烙的煎饼放到课桌的抽屉里,整个教室就会氤氲着浓郁的麦香——家的味道。

每到新年,母亲图个吉利,把放煎饼的高粱秆拍子系个红绳,穿针引线过程中常在嘴里默念,念叨最多的是希望我们都能考出好成绩。她常常烙些煎饼塞给我,让我在年关给年老体弱的邻居送去。

时过境迁,母亲烙的煎饼只陪儿女一程,可煎饼散发出来的麦香一直影响着我们,伴随我们一生。

猜你喜欢

鏊子麦秆麦香
风吹麦香
大丰麦秆画
麦香遍地粮满仓——山西省“三夏”生产综述
折段麦秆来作画
麦香——一『厅级农民』赵德兴
变废为宝的麦秆画
把煎饼摊出正宗山东味
飘着麦香的夜晚
来,我们聊聊鏊子肉
煎饼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