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师工作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

2021-07-06赵越

南北桥 2021年14期
关键词:工作压力主观幸福感高职院校

赵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改革,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工作压力的增加导致主观幸福感越来越低,成为很多高职院校教师关注的课题。现如今,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严重缺乏主观幸福感,其主要影响因素就是由工作压力造成。因此,本文对导致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通过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来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高职院校  工作压力  主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017

主观幸福感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如果高职院校的教师能够在工作中保持积极的心态,不仅能够缓解强大的工作压力,还能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的工作压力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因此本文提出要适当地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这样才能让教师始终保持乐观的工作态度。

一、增加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压力的主要因素

(一)工作强度大幅度增加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之间的差距就是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现如今,很多学生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就会选择高职院校,导致高职院校中的学生数量明显上升,但任课教师却没有增加,这就意味着给教师增加了更多的工作量。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毕业后就会参加工作,学生的就业方向也是给教师增加工作压力的主要因素。

(二)社会外界因素

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的家长以及社会上的舆论,对高职院校的教师都抱有很大的期望,他们希望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悉心栽培下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然而,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薪资待遇,都没有相应的提升,这会给高职院校的教师带来很大的心理落差,长此以往,教师的工作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另外,随着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教育部门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不断对教学课程进行创新,一些年纪较大的高职教师就会在备课过程中感觉到压力[1]。

(三)师生关系

信息技术已经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开始厌学,喜欢追求时尚潮流,课余时间全部留给了终端设备,心思已经完全不在学习上。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如果对学生提出批评,学生立马就对教师横眉冷对,如此紧张的师生关系,不仅给教师增加了工作压力,还会使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到影响。另外,还有一些高职院校招生比较困难,因此对已经入校的学生几乎秉持着“放养”的态度,有些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还会将管理学生的工作交给教师,这就给教师和学生之间增加了更多的矛盾,导致师生关系一直得不到缓解,这同样也是给教师增加工作压力的原因之一。

二、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实施策略

(一)教师实现自我提升

高職院校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首要工作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因此,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这样才能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学生如果能全力配合,提高课堂的参与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自然会得到提升。

另外,成就感也能提升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成就感是提高教师自身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专业技能的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师要对参赛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不仅能够缓和紧张的师生关系,还能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提升,学生与教师长时间接触也能转变对教师的看法。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比赛与其他学校的专业教师进行交流,这也是实现自我提升的一种途径。

最后,高职院校的教师要适当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高职院校的学生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群体,很多学生是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才会选择高职院校,与家长之间也会出现隔阂,导致很多学生的逆反心理很强。事实上,导致高职院校学生逆反心理强的真正原因是他们缺乏自信心,如果高职院校的教师能够找到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不断地增强他们的自信,通过沟通能充分尊重学生,就能够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这样就能恢复他们的自信心。判断一个学生是否优秀,考试成绩并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教师要经常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还能增强教师的主观幸福感[2]。

(二)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

认可是对职业评价的一种统称,无论哪种职业,想在社会中提高认可度,都要根据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声望。如果一个人从事的职业是大众眼中比较有吸引力的职业,就会有很多人投来羡慕的眼光,那么这个人的优越感就比别人强烈,从而增加主观幸福感。高职院校如果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度,不但能对他们的工作态度起到积极的作用,还会吸引到更多的优秀教师。国家政府部门明确指出,要提高高职院校在社会中的地位,但仅凭政府单方面的提议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一起努力。提高高职院校认可度后,高职院校的学生也不会认为自己不如那些本科院校的学生,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也不会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另眼相看,同时也会使高职院校的教师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从而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

(三)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调整

高职院校的教师与本科院校的教师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就职的院校的社会认可度不同,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就会消极怠工。为了让这种情况得到改善,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就要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调整。首先,要对专业课程教师的薪资待遇进行调整,将工作效率与绩效直接挂钩,对于工作态度积极的教师要给予奖励,同时还要根据教师的能力将绩效工资上调。其次,将正常的带薪休假落实到实处,如果教师在工作期间请婚假或者丧假,不允许扣除工资。最后,学校还要鼓励教师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中,教师提出的意见学校要酌情采纳,增加高职院校教师的归属感。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是向国家建设输送人才的载体,学校要尽量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这样才能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促使教师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从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本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科学研究2016年项目“江西省高职教师幸福指数测量、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项目批准号:JC16100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段建华.总体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51):56-57.

[2]董海樱,方建中.高校教师组织认同探微——基于浙江省高校的实证调查[J].教育发展研究,2012(1):69-74.

猜你喜欢

工作压力主观幸福感高职院校
ICU护士的工作压力研究
档案工作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飞行员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和应对方式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