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介入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探究
2021-07-06高萌
高萌
莆田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福建 351100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一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会导致脑缺血及缺氧性改变,进而出现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和软化[1]。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病的70%~80%,好发于中老年群体,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习性的不规律以及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导致发病出现年轻化趋势,并且有近50%以上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有长期吸烟及饮酒史。据统计,脑梗死的年发病率为(116~219)/10万人,年病死率(58~42)/10万人,我国现存脑血管病患者700余万人[2]。脑梗死后遗症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如偏瘫、偏身感觉减退、失语、眩晕、恶心、呕吐、偏盲、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会出现昏迷、植物状态甚至死亡[3]。脑梗死后遗症的治疗主要以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为主,但是以往的药物治疗无法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从而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针刺介入治疗能够有效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以及促进脑组织的代谢修复,从而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康复率。基于此,本文探究常规治疗联合针刺介入治疗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82例,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范围为40~65岁,年龄(52.74±4.26)岁;病程范围为3~16个月,病程(9.77±2.34)个月。观察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范围为39~65岁,年龄(52.36±3.98)岁;病程范围为3~17个月,病程(9.91±3.56)个月。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均符合脑梗死后遗症诊断标准;意识清楚可配合康复训练;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排除标准:患有精神障碍;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患者呼吸通畅、给予间断高流量吸氧、抗血小板、抗凝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等,连续治疗30 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针刺介入治疗,具体步骤如下:选择曲池、肩髃、阳陵泉、环跳穴等足少阳胆经穴位,辅以上肢的合谷、手三里和下肢的悬钟、解溪、足三里等穴位,然后选择28号毫针,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对患肢及健肢的上述穴位进行交替针刺,得气后留针25 min。每日针刺1次,连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肢体运动功能水平。在治疗开始前及治疗后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水平进行对比,肢体运动功能水平采用运动功能评定法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50分为严重运动障碍,51~84分为明显运动障碍,85~95分为中度运动障碍,96~99分为轻度运动障碍,100分为正常,分数越高说明肢体运动功能水平越好。(2)治疗优良率。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进行分析,若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无明显改善,则判定为差;若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并相比于治疗前运动能力提升50%,则判定为良;若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级为轻度运动障碍或者恢复正常,则判定为优。其中,运动功能改善率=[发病6周时Fugl-Meyer量表(FMA)评分-入院时FMA评分]/(100-入院时FMA评分)×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行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分,±s)
注: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刺介入治疗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41 41治疗前57.21±9.71 57.98±9.78 0.358 0.721治疗后80.21±10.21 91.31±6.51 5.869<0.001 t值10.452 18.165 P值<0.001<0.001
2.2 两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优良率为95.12%(39/41),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8,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例(%)]
3 讨 论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一种常见病,多数患者表现为局灶性症状和体征,包括偏瘫、偏麻、共济失调及言语功能障碍等。脑梗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或者血管炎造成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被称为脑血栓;另一种是由于某些异常物体(栓子)经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引发的脑局部血流堵塞,被称为脑栓塞[4]。研究表明,30%~50%的脑梗死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综合功能改善及生活质量,所以在治疗后常常存在后遗症。
脑梗死后遗症主张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发现脑梗死后遗症的病灶,应立即进行抗凝、改善微循环、建立侧支循环等措施,同时保护患者的脑细胞,在治疗过程中,应尽早进行康复,比如恢复肌张力、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等[5]。在当前治疗中,治疗脑梗死后遗症多采用药物治疗,通过扩张脑血管及改善脑神经细胞功能来改善病情,虽然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细胞,但是无法提高其认知能力,使患者不能尽早进行康复训练,不能及时恢复肌张力,运动功能难以恢复,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并增加后遗症的风险[6]。本文研究结果所示,虽然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有所提升,但治疗优良率仅为75.61%,并未达到理想效果。针刺治疗指用毫针刺激一定的穴位,运用迎、随、补、泻的手法以激发经气,使人体新陈代谢机能旺盛起来,从而达到治疗效果[7]。针刺介入治疗在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中,主要通过一定的传递方式来兴奋中枢神经;研究表明,针刺介入在促进脑细胞修复和功能恢复以及增强体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有助于舒张小血管平滑肌,抑制血小板的凝聚及侧支循环的构成,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脑组织血液循环,促进患者的感觉及运动障碍的恢复。针刺还可加快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微循环血流,改善血流状态,激活患者残存的功能,促进脑组织的代谢修复,改善大脑生理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并且针刺治疗能使增强的肌张力降低,减弱的肌力增加,更有利于机体处于平衡状态,使痉挛状态自然解除,肌力恢复,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使患者尽快地进入康复训练,最大程度地抑制了后遗症的发生[8]。如本文研究结果所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针刺介入进行治疗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有所升高,且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优良率上,观察组优良率为95.12%(39/41),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与常规治疗相比,常规治疗联合针刺介入治疗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治疗效果更加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治疗优良率,临床应大力推广。